心得体会是我们对生活、工作和学习等方面的感悟和总结。写心得体会时,可以适度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表现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农业现代化心得体会报告篇一
5月10日,镇党政班子一行10人赴彭州市镇参观学习该镇在现代农业方面的做法和经验,通过听取镇领导的介绍和查阅相关的资料,现场参观该镇银定村的现代农业发展情况,镇确实在现代农业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和探索,让我们深受启发,受益匪浅。
镇在现代农业方面,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因地制宜,科学指导,延伸服务,做好种前的引导,种植期间的技术培训,收成后的营销服务,在促进现代产业发展,助农增收方面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一)农业服务专业化。镇坚持农业技术指导专业化,将镇上农业方面的技术人才组成服务组,到群众当中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到田间地头进行指导,为群众提供更加专业的技术服务。同时,还邀请县上对口的专家到产业基地开展现场培训和指导,提高群众农业技术水平,为农业增产增效打下了坚实的基石。
(二)农业生产基地化。生产基地对现代农业起到很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镇根据本镇的实际情况,建立了大蒜、川芎、菲菜等生产基地,基地拥有一批稳定成熟的技术人员,又有一定的规模,较好地实现了很好技术优势和规模优势,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在周围群众当中起到了示范和带动作用,进一步促进产业的发展和壮大。
(三)经营产业化。一是主要是针对不同产业成立的专业合作社,建立网上销售平台,联系各地客商到镇进货,建立较为稳定的营销网络。二是培育当地的营销大户参与到农业产品的营销活动中,促进农产品的销售。三是同时开拓中高端市场,让彭州蔬菜直接进入超市,形成绿色蔬菜生产、销售的中枢神经。
(一)合理布局产业。因地制宜,针对我镇半丘半坝的地形地貌,合理布局我镇农业产业,在坝区主要发展水稻制种、川泽泻和川芎中药材种植;在丘区发展苗木产业和蚕桑产业;在集镇附近的吴堰、石山村发展蔬菜产业以及在石山村发展花卉苗木等。
(二)强化技术服务。针对我镇的产业布局的产业特点,利用镇机关农技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技术服务,比如:开展水稻制种培训、开展中药材种植培训、开展蔬菜种植培训和园林艺术专题培训等,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群众的种植技术,促进各产业增产增效。发现和培育各产业的“土专家”、“田秀才”,建立不同产业的技术自愿服务队,组织开展专题技术培训、现场指导等,提高群众技术水平。联系县上对口的高级技术人才到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提高群众技术水平。
(三)提高营销水平。利用现代的网络,建立现代化的网络营销平台,拓宽销售渠道,实现产品较好的销售价格。进一步培训当地营销大户,积极联系外地客商,建立新的销售渠道。做好产品的品牌包装和宣传,积极创建名优品牌,扩大影响力,实现良好的品牌效益。
通过此次参观学习,让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下一步,我们将紧紧结实际,不断探索现代农业方面的新办法、新举措,实现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产增收,让群众更加幸福满意。
农业现代化心得体会报告篇二
我有幸参加由xx县委组织部和xx县农委在xx共同举办的现代农业发展知识培训班。通过为期x天的培训学习,倾听了相关领域专家领导的精彩授课,实地参观了多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使我进一步拓宽了视野,更新了观念,对如何发展现代农业,创新农业经营管理模式,扎实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等方面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农产品应发挥品牌效应,才能促使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我们要着眼市场、立足市场、找准项目、寻求突破。利用大山区、大库区丰富的资源和物产,我县农业完全可以创造条件打造自己的品牌。我县茶叶、土鸡、黑毛猪等种养植业已有一定的规模,政府要加以扶持,形成规模、成行成势,打造几项特色产业的品牌,才能真正实现助农增收。同时要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为农产品流通做好一条龙服务,使之网链逐渐伸延。
农产品深加工既可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又可以帮助农民解除后顾之忧。切实强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我们要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包装、储藏保鲜,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延长产业链,这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
经过近几年的大力发展,我县的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形成一定规模,在发展农村经济,为农民创收增收上发挥了巨大作用。在家庭承包经营体制下,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可以有效解决农户分散生产、规模小、科技推广难、标准统一难等问题,促进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和现代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已经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种主要模式,成为当前农业生产经营的发展趋向。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是对“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完善,是对现代农业经营管理制度的一种创新。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也有利于巩固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稳定农业生产关系,为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建立一个长效的机制,推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充分利用供销合作社的资源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不仅能够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稳步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而且能够节约行政资源,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同时也可以使供销合作社的资源更好地为广大农民所用。
发展专业合作社应注重发挥示范社的带动作用,加大对示范社的政策资金支持,加强市场信息引导,将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同时,对示范社的财务运行和日常管理应加强监督。借助三资代理模式,可以尝试对示范社资产的托管;在示范社的日常管理上,可以考虑建立党支部,通过社员大会、社员代表会、理事会、建设会的形式实现民主管理。
基层干部直接面对群众,直接和群众打交道,如何搞好群众工作,只说不做不行,和群众没有感情更不行。从xx市现代农业发展的经验来看,只有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心坎上,处处为老百姓着想,全心全意为老百姓服务,为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才能得到他们的支持,各项政策措施才能很好地落实,进而发展更新。
基层干部要树立群众第一的观念,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真心实意对人民负责的精神,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标准,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时刻关心群众。基层干部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要善于见微知著、以小见大,要把群众当作是自己血脉相连的亲人,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群众、深入实践,广开言路、倾听民意,了解群众所思、所盼,及时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在为群众排忧解难中建立感情。基层干部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全身心地深入到群众中去,体察民情、倾听呼声、了解民意、把握民心,千方百计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始终与广大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唯有如此,才能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办到群众心坎上。
感受xx现代农业经验,处处是创新,处处是创意。这种创新不应该是脱离实际的空想,而是根植于实际,在实践中不断摸爬滚打得来的。利用我县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业加速发展的有利条件,农业创新推动创意农业,必将为全县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也必将反过来促进旅游业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创意农业把人们对传统农业的基本温饱需求,提升到了对现代农业的休闲娱乐、观光旅游等多种附加值高的复合型需求,实现了农业的增值与增效。而农业的农产品研发、生产、营销、加工和流通,乃至管理的各个环节,对于不同消费者的需求都极具开发价值,从而能更快更好地创造出更加新颖和更加引人入胜的创意产品,进而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通过这次培训,使我深切的认识到了自身不足,缺少发现分析问题能力,缺乏创新精神,这是一次全新的洗礼;通过这次培训,体会到了与现代农业发达地区的差距,充分利用有利资源和后发优势,实现跨越赶超。农业现代化事关四化同步,事关美丽中国建设。身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我时刻牢记肩负自身的使命,一定将所学到的知识贯彻到今后的工作当中,从中不断总结提高,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注入自己的力量。
农业现代化心得体会报告篇三
近年来,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为了进一步了解并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我参加了一次农业现代化调研。通过这次调研,我对我国农业现代化面临的问题、存在的挑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以下是我在调研中得到的心得体会。
首先,要充分认识我国农业现代化面临的问题。在调研中,我看到了我国农业面临的一系列挑战。首先,土地资源紧张,大部分农民耕地面积有限,而且大多数土地质量不高,这给农业的规模化发展带来了困难。其次,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劳动力短缺是制约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问题。再次,农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依然突出,农产品加工技术和品牌建设亟待加强。最后,农业生产不稳定,农产品价格波动大,农民收入水平低,这些都制约了农业的跨越式发展。因此,我们需要积极应对这些问题,加强土地资源保护与高效利用,推动农业机械化进一步发展,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与安全控制,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农民收入。
其次,我认为要充分认识我国农业现代化面临的挑战。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我们面临着一系列挑战。首先,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制约了农业的科技进步和现代化发展。其次,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依然严重,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再次,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劳动力供给不足,制约了农业现代化进程。最后,农产品市场竞争激烈,要想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我们必须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因此,我们需要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加强农村人口结构调整,加强农产品质量控制和品牌建设,提高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综合竞争力。
第三,要充分认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未来发展方向。通过这次调研,我深深感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是科技创新驱动、绿色可持续和现代农业发展。首先,要注重农业科技创新,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提高农业创新能力,推动农业技术的现代化和智能化。其次,要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再次,要推动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的规模化、专业化和品牌化水平。最后,要加强农村人口结构调整,引导农民向非农领域转移就业,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我们要不断总结经验,加强对农业现代化发展规律的研究,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第四,要加强政府的引导和支持。在调研中,我深切感受到政府在促进农业现代化方面发挥的积极的作用。政府需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完善农业政策,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同时,政府还需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农业科技咨询和技术支持,加强农民培训和职业教育,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政府的引导和支持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我们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提高政府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最后,要加强农民的主体地位。农民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主体,也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最大受益者。在调研中,我看到了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积极探索农民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模式,推动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农民增收致富。同时,我们还要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只有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地位,才能够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实现乡村振兴。
综上所述,通过这次农业现代化调研,我对我国农业现代化面临的问题、存在的挑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我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引领下,我国农业现代化一定能够取得更大的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做出更大的贡献。
农业现代化心得体会报告篇四
20xx年x月x—x日,我有幸参加了xx县委组织的大学现代农业专题研修班,聆听到了xx教授关于农业产业化发展与品牌农业、设施农业与农业现代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与管理、农村基本经营模式与农业主体培育、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等课程。参观了xx省xx市xx街道xx植示范基地和xx村新农村建设。
通过学习参观,开阔了眼界,看到了xx与xx地区经济发展的巨大差距,感受到了xx农业发展的蓬勃态势,认识到了我县农业发展的条件优势和面临的良好机遇。紧密结合xx实际,我认为加快xx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关键要把握四点:
农业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试验场,也是实现以点带面,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提高科技含量,搞好全方位、多品种农业结构调整的载体模式。我们一要扩大四大地标认证农产品种植面积,在现有的六大种植基地基础上,改良种植品种,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单产,提高品质,在产品、产量上创新高。二要通过土地流转,建立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农机合作社,实行机械化作业、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产品标准化、科技化、专业化、商品化生产能力,使农业生产逐步由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营,由传统种植向专业化生产转变。
我们无工业、无污染,有着生产有机产品的良好条件,农产品品质好、绿色安全。但是我们的农产品都是以初级产品出售,并不能体现出我们农产品的特点和优势,价格低,受市场波动影响大。我们要转变生产观念,把我们的农产品进行加工转化,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一是要围绕“优质、高效、生态”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和高附加值农产品,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上进一步扩大以莜麦为主的小杂粮种植面积,发展无公害及绿色农产品,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二要以四大地标认证农产品为依托,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建立农产品加工企业,提高农产品的加工程度和产业化程度。
我感受明显的一点xx经济发展的特点是品牌战略运用很成功、文化包装很到位。旅游景点挖掘其背后的传说典农产品顺应人们追求健康、追求高品位生活的需求,挖掘其养生健体的功效,把这些特点放大进行广泛宣传,吸引眼球。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品牌的追求越来越明显,知名度高,有信赖感、安全感的品牌会增加农产品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因此着力培育品牌农产品,不仅可以提升产业竞争力,也可以为农产品生产带来更高的效益。我们要加强农产品生产过程质量监管,积极推进标准化生产;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品牌建设,加快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步伐,积极开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创立品牌,打响品牌,做大做强生态农产品品牌,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社会声誉。
农业现代化心得体会报告篇五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2022年,**市按照“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争当现代农业建设排头兵”的总要求,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三大体系建设,巩固农业基础地位、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全面夯实现代农业的发展基础。
一、重点工作任务开展情况。
5万已完成全部工程量的95%;
2万亩正在进行测绘和设计工作。争取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资金160万元,在**镇**村实施农田防护项目,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项目已完成工,正在验收中。
肉类总产量达到15895.27吨,同比增长20%;
禽蛋产量达到23599.08吨,同比增长0.003%。一是积极推进项目建设。推进畜禽规模化养殖项目,全市现有畜禽规模养殖场37家,其中2022年新建、改扩建4家。依托本地大型肉牛养殖基地,开展黄牛产业园区建设项目,拟建设现代化牛舍及配套肉牛屠宰加工深加工基地,目前正在设计项目建设方案。二是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开展春秋两季动物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突出抓好非洲猪瘟、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以及布病、结核病、炭疽等主要人畜共患病的防控,确保全市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全年各病种共计免疫畜禽193.06万头(只、羽)次,使用各类疫苗144.38万毫升、137.68万头(羽)份,应免动物免疫率达到100%。
中草药材247.5公顷,产量435吨;
蔬菜和食用菌1072.58公顷,产量34031.17吨;
瓜果类70.5公顷,产量1125吨;
其他农作物55公顷,产量340吨。渔业总产量384吨,其中养殖产量340吨、捕捞产量44吨,林蛙产量5吨。一是稳步推进人参产业发展。加快建设人参全产业链综合体,实现人参产业链升级,推动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争取人参产业集群建设补助资金,支持总投资5亿元的人参实验室项目建设。二是加快推进棚膜果蔬产业发展。托棚膜果蔬种植、加工、产业旅游3大产业,形成果蔬种植板块、果蔬特色深加工板块、果蔬生产经营服务板块、果蔬仓储物流板块、果蔬种植与加工技术研发和技术示范推广板块6大功能板块布局,2022年预计实现总产值153268万元,带动周边农户数量20000户。
4、做强农产品加工业。2022年我市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50家,总产值750亿元,增速25%,位居全省之首。一是推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转型升级。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不断转型升级,2022年新认定省级龙头企业4家,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截至年末,全市培育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60家,其中国家级10家、省级15家。二是推动项目建设。争取省级财政资金700万元,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建设农产品仓储保鲜设施,建立“十大产业集群”项目库,开展项目推介活动10次,新启动5000万元以上项目5个。
5、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一是立足产业和园区融合,以大平台打造产业振兴引领区。创建省级人参现代农业产业园,主导人参种植及深加工产业,2022年园区实现总产值7亿元。二是立足生产和加工融合,以大加工打造“接二连三”先行区。全市建有200公顷的“绿色大米”种植基地、8万亩高蛋白大豆种植基地、5万亩林下野山参种植基地、3000亩中药材种植基地。三是立足农业和文旅融合,以大功能打造融合发展先导区。全市共发展休闲农业经营主体400家,国家级美丽休闲乡村3个,省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星级企业7家,2022年新申报省三星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企业8家,获评省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
6、加快建设现代种业。制定了《**市农作物种子市场监管工作实施方案》和《关于开展**市农业种质资源普查的通知》,深入开展种质资源普查和农作物种子市场监管工作。2022年,新征集农作物60种并完成入库鉴定。同时,严查种子产品,打击违法违规行动,累计动执法车80余台次、执法人员320余人次,对全市60余个零售经营门市进行了“拉网式”清理整顿和行为规范,累计检查市场80余次、抽检样品150余种。
7、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全面加强黑土地保护,落实耕地轮作5万亩、保护性耕作10万亩,农业生产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负增长,回收处置农药包装废弃物15吨,回收率86%、处置率100%。加大测土配方施肥宣传,发放有机生物菌肥4000吨,大力推广无毒害生物防控以及低毒高效低残留农药的规范使用。深入实施秸秆禁烧制度,建设秸秆收运储及废弃菌袋回收体系,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位居全省第一。推进粪污资源化利用,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到100%,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5%。成功认定国家级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
8、增强科技创新与应用能力。深入推进信息惠农、信息便农服务,促进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相融合、与农民生产生活相融合,全面支撑现代农业发展。全市农村信息服务站覆盖率达100%。以提升农业质量效益竞争力为目标,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推动农业科技资源整合与协同创新,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围绕科技需求,加强智慧农业、农机装备、生态环保等领域科技创新,我市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70%。
9、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依托高素质农民培育、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农民田间学校等载体,推广现代农业绿色栽培、农机安全驾驶、现代畜牧养殖等技术,共举办各类培训班70次,累计培训农民1.2万余人次、高素质农民91人、农技人员137人次、科技示范主体14人、农机驾驶员370人,印发学习资料2万余份。
10、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加大对种植大户的关注力度,鼓励种植大户录入农业部家庭农场平台,截至目前,我市共发展家庭农场1500家、农民合作社506家。创建县级示范农场55个、省级示范农场10个,县级示范合作社150个、省级示范合作社30个。
全市已完成机械耕地***万亩,机械播种***万亩,机械收获**万亩,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预计达到93%。
发展农产品电商,推动农产品线上销售,实现线上线下两条腿走路,全市农产品线上零售额预计达140亿元,同比增长15%,成功入选2022年全国农产品电商“百强县”。
13、提高气象为农服务能力。建立水稻、玉米、大豆等主要粮食作物气象服务指标体系,开展主要农作物和苹果梨等特色农业气象服务。气象为农服务网络覆盖所有乡镇,形成了镇镇有工作站、村村有信息员的良好格局。
**村利用浓郁的红色文化底蕴和现有的良好础建设条件,重点打造红色教育基地。
组建了4家“乡村工匠”名师工作室和6家实训基地,评选出4名选手授予“**市杰出乡村振兴技术能手”称号、20名选手授予“**市优秀乡村振兴技术能手”称号。三是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撑行动。创新乡村人才职称评价机制,对从事适度规模经营的农民、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电商营销人员等各类乡村人才开展农经师、农技师、农艺师等职称评价,全年评定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5人、初级职称15人。
16、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与农业部、省联合共分4季度对全市农产品、水产品进行抽样监测,共完成了136个蔬菜、水果、水产品样品的农残检测,抽检合格率达到99%。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对全市规模化养殖场、养殖小区进行月检查制度,截至目前,共检查养殖企业130余次,抽尿样390份,监测合格率100%。加强畜产品检疫,全年产地检疫预计猪21251头、牛5449头、羊1627头、鸡1535670只,屠宰检疫预计猪101018头、牛7184头、羊27409只、鸡60990只,储藏后检疫预计达1630吨,开具检疫证明101379张。
17、加快培育农产品品牌。实施品牌战略,强化品牌宣传推介和市场营销,重点打造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品牌。目前,我市共有绿色产品企业14家,绿色农产品20个。2022年向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中心申请并成功认证3家绿色食品。加大对“三品一标”生产单位及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规模农业种植基地农产品农药残留的监测力度,签订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加强责任监督。认真组织开展无公害畜产品认定工作,完成4家企业的无公害畜产品认定复查换证。
二、存在的问题。
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小、层次低,组织农户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能力有限;
龙头企业主体带动作用发挥不够,没有形成抱团取暖、联合经营且稳定、长效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联结机制。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以提升发展质量效益为方向,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一是优化产业布局。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进以人参为主的中药材产业和以延边黄牛为主的畜牧业,构建大板块发展格局。二是建设精深加工园区。围绕**等特色农产品,加快建设竞争力强、带动作用突出的农产品加工园区,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在**市建设原料基地,发展“企业+农户”“龙头+合作社+农户”“龙头+家庭农场”等订单农业生产,构建“农工贸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现代农业产业链。三是着力发展乡村旅游。强化农业与旅游的联姻关系,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农耕体验、红色教育等,打造一批“三产引导一产、一产促进三产、一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示范样板。
(二)以提高综合生产水平为方向,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一是加强农田基础建设。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造一批集中连片粮食生产基地。健全耕地质量监测体系,探索开展轮作、保护性耕作、农药化肥减量增效等生产模式,提升耕地质量,全面加强黑土地保护。二是严格产品质量监管。精准掌握种植养殖情况、推行优化绿色生产方式、促进化肥农药减量工作、全面推行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强化日常巡查、例行监测、监督抽查、执法检查的“四方联动”,让农业生产、安全监管和执法部门有效协同,执法监管工作落在实处。加强对绿色食品、地理标志农产品标识的宣传,加大使用和推广力度,指导生产主体懂标、用标。三是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实施乡村人才聚集工程,持续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和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加大农业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提升乡村人才职称和乡村振兴优秀人才评聘力度,提高农民知识水平和科技服务能力。四是探索绿色发展模式。实施农业废弃物回收处置、秸秆综合利用、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行动,探索循环农业模式,通过发展种养一体化功能农业,采取种植、养殖结合的循环模式,打通种养一体化产业链条,培育高效、优质、环保、可持续的现代化农业。
(三)以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为方向,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一是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实施村集体经济强村工程,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大力推进村集体经济折股量化。多形式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二是强化品牌宣传推介。持续开展农业品牌提升行动,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品牌宣传活动,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多渠道宣传优质农产品品牌。三是壮大经营主体实力。加大资金、项目、信贷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扶持发展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适度规模经营主体,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培育壮大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市场竞争力强、辐射带动面广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引领和带动县域现代农业发展。
农业现代化心得体会报告篇六
近年来,我国农业一直在朝着现代化的道路上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为了更好地了解农业现代化的实际情况,我参与了一次农业现代化调研。通过这次调研,我深刻体会到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优势和挑战。下面将从五个方面分述我对农业现代化的心得体会。
首先,农业科技是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调研中,我了解到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新种植技术、高效化管理和现代化设施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通过基因改良,人们培育出了高产、抗病的新品种;通过先进的设备和智能化系统,农民能够更好地监测和管理农作物生长过程。这些科技手段的应用,使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为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
其次,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环节。在调研中,我发现越来越多的农业生产企业开始注重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他们严格遵守国家的质量标准,并且引进了现代化的生产手段来监控和确保农产品的安全。同时,一些农产品也获得了知名品牌和地理标志,进一步提升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我深刻认识到,只有优质安全的农产品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为农民增加经济收益。
第三,农村经济发展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在调研中,我看到越来越多的农村地区实行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他们通过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乡村旅游和农村电商等新兴产业,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业平台。我认为,农村经济的发展不仅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还可以促进农村城镇化进程,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第四,农民素质提升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在调研中,我发现一些地方政府注重培养农民的科技与经营技能。他们引进了技术专家和培训班,以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和管理能力。同时,政府还为农民提供了金融支持和政策扶持,帮助他们转变农业生产观念和经营方式。我认为,只有提升农民的素质,才能更好地适应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要求。
最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在调研中,我发现一些地方政府通过采取措施保护土壤、水源、生物多样性等农业生态环境。他们推行有机农业和绿色农业,减少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同时,政府还组织农民进行生态环境的教育宣传,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我认为,只有保护好农业生态环境,才能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通过这次农业现代化调研,我了解到我国在农业科技、农产品质量与安全、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素质提升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同时也意识到,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农业科技创新、市场需求变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农业现代化的研究和实践,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农业现代化心得体会报告篇七
xxxx年x月x—x日,我有幸参加了xx县委组织的大学现代农业专题研修班,聆听到了xx教授关于农业产业化发展与品牌农业、设施农业与农业现代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与管理、农村基本经营模式与农业主体培育、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等课程。参观了xx省xx市xx街道xx植示范基地和xx村新农村建设。
通过学习参观,开阔了眼界,看到了xx与xx地区经济发展的巨大差距,感受到了xx农业发展的蓬勃态势,认识到了我县农业发展的条件优势和面临的良好机遇。紧密结合xx实际,我认为加快xx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关键要把握四点:
农业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试验场,也是实现以点带面,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提高科技含量,搞好全方位、多品种农业结构调整的载体模式。我们一要扩大四大地标认证农产品种植面积,在现有的六大种植基地基础上,改良种植品种,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单产,提高品质,在产品、产量上创新高。二要通过土地流转,建立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农机合作社,实行机械化作业、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产品标准化、科技化、专业化、商品化生产能力,使农业生产逐步由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营,由传统种植向专业化生产转变。
我们无工业、无污染,有着生产有机产品的良好条件,农产品品质好、绿色安全。但是我们的农产品都是以初级产品出售,并不能体现出我们农产品的特点和优势,价格低,受市场波动影响大。我们要转变生产观念,把我们的农产品进行加工转化,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一是要围绕“优质、高效、生态”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和高附加值农产品,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上进一步扩大以莜麦为主的小杂粮种植面积,发展无公害及绿色农产品,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二要以四大地标认证农产品为依托,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建立农产品加工企业,提高农产品的加工程度和产业化程度。
我感受明显的一点xx经济发展的特点是品牌战略运用很成功、文化包装很到位。旅游景点挖掘其背后的传说典农产品顺应人们追求健康、追求高品位生活的需求,挖掘其养生健体的功效,把这些特点放大进行广泛宣传,吸引眼球。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品牌的追求越来越明显,知名度高,有信赖感、安全感的品牌会增加农产品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因此着力培育品牌农产品,不仅可以提升产业竞争力,也可以为农产品生产带来更高的效益。我们要加强农产品生产过程质量监管,积极推进标准化生产;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品牌建设,加快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步伐,积极开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创立品牌,打响品牌,做大做强生态农产品品牌,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社会声誉。
农业现代化心得体会报告篇八
实现中国梦,基础在“三农”。***总书记指出,没有农业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富强,没有农民安居乐业,国家现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时期,也是夯实现代农业基础、调整优化农业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的攻坚期。2016年10月国务院印发的《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围绕农业现代化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提出创新强农、协调惠农、绿色兴农、开放助农、共享富农五大发展任务,明确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五年来,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级农业农村部门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扣打赢脱贫攻坚战和补上全面小康“三农”短板重点任务,凝神聚力推进《规划》落实、落地,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断完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体系,持续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壮大新型经营主体队伍,推动农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了由改造传统农业到建设现代农业的转变,由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向多元化适度规模经营的转变,由粗放发展向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转变。据评估,我国农业现代化整体处于转型跨越初期阶段,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大城市郊区、国有垦区和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等已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这标志着农业现代化建设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夯实,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保障水平稳步提升。
始终把解决好十四亿人口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贯彻“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坚持不懈抓好粮食生产,突出做好生猪稳产保供工作,统筹重要副食品生产供应,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安全提供了重要基础支撑。
粮食产能站稳新台阶。着力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坚决扛稳国家粮食安全重任。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确保永久基本农田保持在15.46亿亩以上。大力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已建成8亿亩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全面完成10.88亿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任务,建成了一批粮食生产核心基地。切实落实国省两级救灾备荒种子储备制度,守好应对新冠疫情、旱涝灾害等突发风险的底线。深入推进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行动,集成推广良种、良田、良技、良法配套。不断完善粮食生产支持政策,坚持并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在东北四省实施玉米、大豆“市场化收购加补贴”机制,持续加大粮食产量大县奖励规模,调动农民务农种粮和政府重农抓粮积极性。强化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建立粮食主产区、产销平衡区、主销区共同承担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责任机制。2020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6949万吨,连续6年稳定在65000万吨以上;粮食单产达到382.3千克/亩,比2015年提升12.1千克;人均占有量稳定在470千克以上,远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千克安全线。
生猪产业加快转型。坚持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和稳定生猪生产、保供两手抓,持续加强非洲猪瘟防控,统筹做好疫情监测排查、确诊报告、应急处置以及产地检疫、调运监管、屠宰管理和无害化处理等各项工作,加快推进分区防控,加快建立现代化的养殖体系、防疫体系、治污体系、流通体系。国办印发《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促进转型升级的意见》,实施加快生猪生产恢复发展三年行动,强化生猪生产用地、环评、贷款贴息等扶持政策落实落地,扩大生猪养殖场贷款贴息范围,支持大型企业发展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2019年,年出栏500头以上的生猪养殖规模化率达到53%,年屠宰生猪2万头以上的规模屠宰企业达到2028家,占屠宰企业屠宰总量的89.7%。
其他“菜篮子”产品实现稳定供应。积极发展设施蔬菜,推动设施装备升级、技术集成创新和优良品种推广,优化区域布局,保障蔬菜均衡供应。实施园艺产品提质增效工程,建设一批果菜茶良种繁育基地,推进果菜茶优势产区老果茶园改造,集成推广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模式。2019年,蔬菜、水果、禽蛋、水产品产量分别为72102.6万吨、27400.8万吨、3309.0万吨、6480.4万吨,比2015年分别增长8.5%、11.7%、8.6%、4.3%,果菜茶肉蛋鱼等产量稳居世界第一,较好满足了人民群众不断提升的多样化消费需求。
打赢新冠疫情保供战。及时建立应急保障工作机制,统筹抓好生产发展、产销衔接、流通运输、市场调控、质量安全等各项工作,充分发挥流通企业、电商平台作用,推进批发市场、物流配送和销售终端互联互通,确保“菜篮子”产品供得上、不脱销、不断档,保障市场价格基本稳定,增强了应对新冠疫情风险挑战的底气。第一时间建立湖北省农产品生产和市场运行情况调度机制,疫情期间组织调运玉米、豆粕等饲料原料直供湖北,为湖北省特别是武汉市抗疫阻击战取得胜利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新冠疫情期间的农业稳产保供工作,为做好粮食等重要农产品应急保供探索了一条有效路径。
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农业质量和综合效益明显提升。
顺应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要求,处理好稳定粮食生产、优化农业结构与促进农民增收的关系,持续调整优化农产品结构和区域生产力布局,着力推动农业由数量导向转向提质导向。
农业结构不断优化。按照稳粮优经扩饲思路,稳定东北优势区玉米生产,累计调减“镰刀弯”等非优势产区玉米种植面积5000万亩,增加大豆种植面积5000多万亩。引导生猪养殖向玉米主产区和环境容量大的区域进一步集中,在东北等主产区选择部分典型县,开展生猪种养结合循环发展试点,示范引导有序承接生猪产能转移,降低南方水网密集区养殖密度。启动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充分发挥区域资源多样化优势,出台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规划纲要,分四批认定了308个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667个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加快将资源优势转变为产品优势、经济优势。
草食畜牧业迅速发展。深入开展粮改饲补贴,大力发展全株玉米青贮和优质饲草料生产。巩固提升北方草食畜牧业发展质量,在北方农牧交错带等地区推行禁牧、休牧、轮牧和草畜平衡制度,开展牧区畜牧良种推广,实施肉牛、肉羊标准化规模养殖项目建设,优质牛羊肉产量稳定增长,2020年全国牛肉、羊肉产量分别为672万吨和492万吨,比2015年增长8.9%和11.8%,牛羊肉产量占猪牛羊禽肉总产量比重达到15.2%。大力实施奶业振兴计划,支持奶牛养殖大县开展整县种养结合试点,建设了一批优质奶源供应基地,奶牛规模养殖的比重达到64%。召开第四届中国奶业20强(d20)峰会,引导从规模扩大转向优质安全。开展生鲜乳质量安全全覆盖监测,规模养殖场生鲜乳质量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国产乳品品牌逐步赢得消费者信任。
渔业加快转型升级。大力优化养殖生产、空间布局,转变养殖方式,积极发展水产健康养殖,开展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建设活动,截至2019年年底,共创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5468个、国家级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49个,实现水产健康养殖示范面积比重增加至65%的目标。合理调整捕捞业,优化捕捞空间布局,降低捕捞强度,2019年,全国水产品养殖产量5079.1万吨,较2015年增长11%;捕捞产量1401.3万吨,较2015年下降14.3%,养捕比例从2015年的74∶26提升到2019年的78∶22。渔业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式全面转型升级。农业对外合作不断深化。坚持双向开放、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着力提升农业对外合作的层次和水平,统筹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不断增强。优化农业对外合作布局,农业领域“一带一路”建设积极推进,同80余个共建国家签署农渔业合作协议,农业投资合作项目近700个。建立农业走出去部际联席会议制度,认定20个境外农业合作示范区和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引导和支持有实力的企业打造平台,带动国内企业抱团出海、集群式发展。积极应对中美经贸摩擦,加强贸易政策协调,推进磋商谈判,及时研究谋划大豆、水产品等应对措施,积极拓宽进口渠道。2020年我国农产品贸易总额达到2468.3亿美元,同比增长8%,多元开放的农业对外合作格局加快形成。
三、农业创新体系加快构建,科技装备水平整体跃升。
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科技自主创新道路,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全力攻克农业核心关键技术,推进科技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强化实用性技术集成应用,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取得长足进步,加快农业发展由依赖资源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发展。
农业科技支撑能力显著增强。持续建设50个主要农产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形成80多个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南京、太谷、成都、广州、武汉5个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农业硅谷”初具雏形。攻克了小麦赤霉病防控、牛奶品质与质量安全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难题,率先在国际上揭示了植物免疫、非洲猪瘟病毒结构及装配等机制,n7n9禽流感疫苗、国内首个猪病毒性腹泻三联活疫苗研发成功并应用。基本形成以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导,农业科教单位、农民合作社、涉农企业等为补充的多元化农技推广体系,示范推广绥粳18水稻、百农207小麦等一大批重大品种,玉米籽粒低破碎机械化收获、生物可降解地膜替代技术等一批关键技术以及多熟种植、“果—菜—茶”等生态种养等一批先进模式。2020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
现代种业“芯片”不断创新突破。水稻基因组学研究及应用国际领先,超级稻亩产突破1000千克。主要农作物新一轮品种更新换代成效显著,新品种保护申请量连续3年位居世界第一,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实现了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畜种主要核心种源自给率超过75%,自主培育的京红、京粉系列蛋鸡品种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种质资源收集与保护体系初步形成,长期保存农作物种质资源达到51万份,国家级家畜基因库收集保存国内外各类畜禽遗传材料90万份。正在建设的国家种质资源库长期保存能力将达150万份,居世界第一。建成海南、甘肃、四川三大国家级育制种基地,培育52个制种大县和100个区域性基地,保证了全国70%以上的农作物用种需求,畜禽保种场、核心育种场能够满足全国3/4的畜禽养殖用种需求。以隆平高科、中化集团为代表的种业企业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国家级“种业航母”初具规模。
农业机械化向全程全面发展。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实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建成614个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推动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2019年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突破70%,畜牧养殖和水产养殖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34.2%和29.9%;2020年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1%。农业机械化正在从主要作物耕种收环节向植保、秸秆处理、烘干等全程延伸,正由种植业加速向畜牧业、渔业、设施农业、农产品初加工业拓展。智能农用航空实验全域大规模应用。信息化助农弯道超车。中共中央办公厅(以下简称中办)、国务院办公厅(以下简称国办)印发《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农业农村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启动实施数字农业建设试点,适合农业观测的高分辨率遥感卫星“高分六号”成功发射并正式投入使用。遥感等信息技术在动植物疫病远程诊断、轮作休耕监管、农机精准作业、无人机飞防等领域加快推广应用,农业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数据化、服务便捷化取得明显进展。截至2020年年底,12316信息进村入户服务已覆盖所有省份,公共信息服务正在惠及更多农民。
四、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农业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水平不断提升。
坚持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和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赋予双层经营体制新内涵,加快发展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稳步发展。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领作用持续发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快构建政策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意见》,以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两类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为重点,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深入开展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围绕土地、资金、劳动、技术、产品,引导农业企业、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主体融合发展。截至2020年6月,全国县级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约9万家,依法登记的农民合作社达到221.8万家,家庭农场名录系统填报数量超过100万家,各类新型经营主体正在成为引领适度规模经营、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有生力量。
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渐成规模。聚焦薄弱环节和服务普通农户,积极发展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创新服务方式和服务机制,着力培育构建立体多元、功能互补、复合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2019年,全国从事农业生产托管的社会化服务组织数量超过44万个,托管面积超过15亿亩次,覆盖小农户6000万户,实现了高效、便捷、全程的服务规模化;农村承包地流转总面积达到5.55亿亩,占全国农村承包耕地面积的35.9%,实现了集中连片种植和集约化经营,有力推动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高素质农民加快培育。启动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和百万高素质农民学历提升行动计划,着力健全完善“一主多元”的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初步建立教育培训、发展扶持、引导激励相衔接的培育机制,培育的针对性、规范性、有效性大幅提升,基本实现高素质农民培育由单一的技术培训拓展向技能培育和经营管理并重转变。截至2020年年底,全国高素质农民规模超过1700万,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占比达到35%,大批高素质农民活跃在农业生产经营一线,成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骨干力量。
农村实用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深入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素质提升计划,重点面向贫困地区,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示范培训,累计培训8万余人,为农村培养了一大批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带头人,辐射带动各地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力度。截至2019年年底,全国农村实用人才总量约2300万人,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撑。
五、乡村富民产业加快发展,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明显提升。
立足农业农村资源,充分挖掘乡村多种功能和价值,聚焦重点产业,聚集资源要素,延长产业链、完善供应链、提升价值链,加快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
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向优势区布局。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促进农产品加工业从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分散布局向集群发展转变。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支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提升农产品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水平,引导大型农业企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基本形成农产品加工业向主产区、特色优势产区、重点销区及关键物流节点梯度转移的格局。截至2020年年底,已建成超过17万座农产品初加工设施,马铃薯、水果、蔬菜产后损失率从15%降低至6%以下,加工转化率从2015年的65%提高到2020年的68%。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约23.5万亿元,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达到2.4∶1。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迅速。农业多种功能不断拓展,共享农业、体验农业、创意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大量涌现,科技、文化、教育、旅游、康养等产业与农业跨界融合。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创建了388个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认定了1216个“一村一景”的美丽休闲乡村。开展中国美丽乡村推介活动,累计推介970个功能完备、特色突出的美丽休闲乡村和1000条精品旅游线路。2019年,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营业收入超过8500亿元,年均增速9.8%,直接带动1200万农村劳动力就业增收,成为拓展农业功能、提升乡村价值的重要实现形式。
农村创新创业成为热潮。国办印发《关于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支持返乡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军人、科研人员和乡村能人等返乡下乡创业。2020年,返乡入乡创新创业人员达到1010万人,在乡创新创业人员3000多万人。实施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培育行动,连续举办5届全国新农民新业态创业创新大会,农事体验、电商直播等蓬勃兴起,直播农业成为农村经济新亮点,为农业供应链转型和价值链提升提供了新动能。截至2019年年底,注册在县及县域以下的农村电商数量超过800万家,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到1.7万亿元,农产品电商零售总额达到3975亿元。
农村产业融合渐成趋势。加快建设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大型经济圈、现代农业产业园中型经济圈、农业产业强镇小型经济圈和“一村一品”微型经济圈,推动构建乡村产业“圈”状发展格局,形成国家、省、市(州)、县四级联动乡村产业体系,实现“点线面”结合,功能有机衔接,区域性辐射带动。累计创建特色优势产业集群50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51个、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228个、农业产业强镇811个,让更多的就业机会留在乡村、更多的增值收益留给农民。
六、农业绿色发展扎实推进,乡村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五大行动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创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加快推进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着力构建山清水秀、天蓝地绿的农业生产环境和干净整洁、村美人和的农村生活环境。
农业资源利用强度明显下降。强化耕地、水资源、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持续利用,合理降低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强度。深入推进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启动实施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稳步推进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强化南方重金属污染区耕地土壤污染管控与修复,2019年全国耕地质量平均等级达到4.76,较2014年提升0.35个等级。加快推进国家农业节水行动,推广旱作农业、高效节水灌溉等技术,水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不断提高,全国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到3.39亿亩,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59。严格控制地下水资源利用,华北、东北部分地区地下水水位止跌回升。
产地环境更加清洁。实施化肥减施增效、绿色防控和果菜茶有机肥替代等重大行动,积极推广配方施肥、种肥同播、水肥一体化等新技术,全国农药和化肥使用量连续四年负增长,2020年,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农药、化肥利用率分别达到40.6%、40.2%,分别比2015年提高4个百分点、5个百分点。国办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见》,支持585个畜牧大县整县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从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三个环节提高利用水平,2019年全国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5%,提前一年实现规划目标,大型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6%。深入推进以东北地区为重点的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全国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6.7%。以西北地区为重点,建设了100个农膜回收示范县,大力推进标准地膜应用、机械化捡拾、专业化回收、资源化利用,农膜回收率达到80%,重点地区“白色污染”得到有效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明显增强,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加快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2020年达到97.8%。大力推进绿色优质农产品认证管理,全国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总数超过4.35万个,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持续提升。
生态系统建设稳步推进。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推动农业生态系统养护与修复,实现农业生态系统更加稳定、农业生态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扎实推进退耕还林还草,加快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等工程,全面落实退牧还草、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2020年全国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56.1%,森林覆盖率超过23%,草原荒漠化、沙化、石漠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加强湿地管理,开展退化湿地恢复和修复,全国湿地面积保持在8亿亩。推动水生生态养护与修复,坚决打赢长江禁捕退捕攻坚战,内陆七大重点流域禁渔期制度实现全覆盖,长江流域332个水生生物保护区率先实现全面禁捕,共抓长江大保护、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工作格局基本形成。海洋渔业资源总量管理制度基本建立,提前完成“十三五”海洋捕捞渔船数量压减任务,渔业资源得到休养生息,水生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保护力度显著提升,近海养殖水域滩涂环境明显好转。
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深入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因地制宜、持续发力,全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各项重点任务,组织实施村庄清洁行动,集中整治农村环境脏乱差。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建立健全农村厕所建设与管护机制,集成推广一批适宜不同区域的农村改厕模式,着力抓好农村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统筹推进农村污水治理与粪污处理,实行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行、统一管理,加强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累计建成农村污水治理设施50余万套。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建设,积极推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累计建成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理设施450多万个(辆)。截至2020年年底,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68%,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90%以上的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水平不断提升,95%以上的村庄开展了清洁行动,基本实现村庄干净整洁。
七、农村改革全面深化,要素活力、发展动力进一步激发。
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农村发展的根本动力,从农业农村发展深层次矛盾出发,围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坚持不懈推进农村改革和制度创新,有效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稳步推进。顺应农民保留土地承包权、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意愿,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实施意见》,确立农村承包地坚持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的“三权”分置制度安排,这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的又一大创新。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的意见》,明确长久不变的内涵和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延包基本原则,并按照中央要求,组织16个省20个县的61个村(组)开展延包先行试点。积极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全国2838个县市区、3.4万个乡镇、55万多个行政村基本完成了此项工作,15亿亩承包地确权到承包农户,为近2亿农户颁发了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颁证率超过96%,保证土地承包关系的稳定,真正让农民吃上“长效定心丸”。启动实施新一轮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实现形式。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推开。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进一步明晰农村集体产权,引导农民发展股份合作,赋予农民对农村集体资产股份相关权益。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基本完成,清查核实集体土地资源65.5亿亩、账面资产6.5万亿元,实现了“底清账明”。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有序推进,确认集体成员6亿多人,43.8万个村完成改革,其中41.3万个村领到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证,2019年全国村集体收益超过5万元以上的村占到48.2%,集体成员累计分红超过3800亿元。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不断完善。坚持问题导向,推动从单一依靠财政逐步转向立体的政策性供给,逐步建立起覆盖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储存与消费,农产品贸易全过程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先后实施大豆、棉花目标价格补贴试点,实行“市场定价、价补分离”,取消玉米临储政策,建立“市场化收购+生产者补贴”制度。基本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促进农业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农业补贴政策体系,全面推开种粮直补、农作物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三补合一”改革,支持耕地地力保护和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农业保险实现扩面增品提质,开展农业大灾保险试点、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中央财政对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奖补试点,“十三五”期间,累计为农业产业提供风险保障12.2万亿元,服务农户8.02亿户次。多层次农业风险保障机制基本构建。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基本健全,2020年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在保项目69万个,在保金额2060亿元,政策放能放大了3.21倍。
农村领域其他改革稳步推进。全国34个垦区公检法和基础教育改革任务全面完成,基本医疗公共卫生、社区改革分别完成93.4%和97.4%,土地实际确权发证面积4.13亿亩,发证率96.2%。16个省级农垦集团以资本为纽带的母子公司管理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完善,18个国有农场归属市县管理的垦区组建300余家区域集团和专业化产业公司。光明食品、首农食品、北大荒集团营业收入已超千亿,与天津、广东等农垦集团一起已成为城市主副食品供给骨干力量。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等协同推进。制修订25部农业农村领域法律法规和25部部门规章,95%的市、90%的县完成农业综合执法改革。
八、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水平持续提高,农民同步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始终把促进城乡融合、区域协调摆在突出位置,着力构建机会平等、服务均等、成果普惠的农业农村发展新体制,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努力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掉队。
城乡融合发展稳步推进。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加快构建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的门槛不断降低、通道逐步拓宽,超过1亿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城镇化率突破60%。坚持城乡基础设施一体规划,农村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水平全面提升,99.61%的行政村通硬化路,农民安全饮水基本保障,行政村通光纤、通4g比例均超过98%。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加快建立,城乡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初步建立,乡村两级医疗机构和人员“空白点”基本消除,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制度逐步建立。
区域农业发展协调性进一步增强。有序实施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大力推动区域农业高质量发展。贯彻落实东部率先、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等战略要求,推动地区间比较优势发挥和分工协作格局加快形成。东部地区发挥排头兵的示范带动作用,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走在全国前列;东北和中部地区发挥水土资源匹配较好的优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大粮仓”地位进一步巩固;西部地区加大生态建设力度,加快农牧业转型升级,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积极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和长江经济带建设,推进各区域内产业协同、市场协同、科技协同、生态协同、城乡协同,逐步形成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利益相连的发展形态,重点区域现代农业发展定位目标日渐清晰。
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取得明显进展。不折不扣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把发展产业作为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农业农村部联合九部门印发《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精准脱贫指导意见》,推动832个贫困县完成了扶贫产业规划编制,累计实施扶贫产业项目超过100万个、建成扶贫产业基地超过10万个,每个贫困县都形成了2~3个特色鲜明、带贫面广的扶贫主导产业,贫困地区造血功能显著提升。一大批带贫龙头企业在贫困地区成长壮大,“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和农产品产销机制不断健全,扶贫产品流通和销售渠道进一步拓宽。产业扶贫带贫效果全面显现,90%以上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得到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支持,2/3以上的贫困户主要靠外出务工和产业脱贫,产业扶贫已成为覆盖面最广、带动人口最多、可持续性最强的扶贫举措。据专家测算,产业发展对贫困户增收贡献率达到57%。
农民收入水平快速提升。始终把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在国家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推动下,不断稳定基本盘、拓宽增收面、提升增收点,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获取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增值收益,激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活力,分享农村改革红利,农民收入的多元化增长态势明显。“十三五”期间,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2020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131元,年均实际增长6%,提前一年实现翻番目标。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15年的2.73稳步下降至2.56。同期,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由9223元提高到13713元,年均实际增长8.3%,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
回顾“十三五”,是农业现代化理念愈加先进、路径愈加清晰、模式愈加丰富的五年,是农业转型升级快、质量效益明显提高的五年,是农民得到实惠多、公平发展机会和权利得到更好保障的五年。成就振奋人心,经验更是弥足珍贵。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不断推动“三农”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办好农村的事,关键在党。“十三五”期间,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强调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制定《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健全党管农村工作的领导体制和制度体系,建立“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工作机制,创新性地提出了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等一系列重大思想重大任务,为农业农村发展举旗定向,提供了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实践证明,“十三五”农业农村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最根本在于始终坚持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实行正确的“三农”路线方针政策,为农业农村发展掌舵引航、指引方向。始终坚持落实新发展理念,推进现代农业三大体系协同发展。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十三五”期间,农业现代化坚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把“创新”作为农业生产发展、经营方式优化和产业体系构建的第一动力,把“协调”作为优化结构、提升质量、补齐短板的内生途径,把“绿色”作为实现农业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发展的普遍形态,把“开放”作为拓展农业发展空间的必由之路,把“共享”作为实现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和农民富裕的根本目的,推动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实践证明,新发展理念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战略思想,正是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农业农村在复杂严峻的内外部环境变化中,始终保持了正确的发展方向,不断行稳致远。始终坚持深化改革,不断激发资源、要素、市场活力。改革是推动发展的制胜法宝。“十三五”以来,我们始终把改革作为“三农”发展的根本动力,按照“扩面、提速、集成”的要求,坚持不懈推进农村改革和制度创新,奋力破除体制机制弊端,着力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农业生产资源要素不断激活,农村发展内生动力持续激发,带来了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性变化。实践证明,只有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坚持深化改革,正确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农民和集体的关系、农民和市民的关系,才能为农业农村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始终坚持尊重农民主体地位,一并推进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保障农民物质权益和民主权利,是“三农”工作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十三五”以来,我们把发展乡村产业作为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途径,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提升农民生活品质的重大工程,把脱贫攻坚作为农民全面奔小康的关键性举措,始终坚持发展为了农民、发展依靠农民、发展成果由农民共享。实践证明,只有充分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才能激发亿万农民重农务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有效保证农业生产稳定、农村社会和谐有序。始终坚持汇聚合力,引导形成政府、市场、农民多元参与格局。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凝聚各方面的智慧。“十三五”以来,我们积极推动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现代产业园、产业强镇等建设,广泛采取政府引导、企业带动、农民参与的方式,进一步明确政府在制度安排中的角色地位,强化顶层设计,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让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提高农民生产组织化程度,构建了政府、市场、农民共同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格局。实践证明,只有引入多方资源,汇聚多方合力,让各类主体各展所长、各得其利,才能统一目标、统一方向,达到合作共赢的目的。
总结历史是为了更好地面向未来。“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对标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农业农村发展仍然是经济社会发展最大的短板,是国家现代化最突出的短腿,农业发展基础差、底子薄、发展滞后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展望“十四五”,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期,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大国战略博弈成为常态,国内经济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坚阶段,农业农村发展内外部环境更加复杂多变。危与机同生共存,机遇寓于挑战、挑战蕴藏机遇。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瞄准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大目标,坚定不移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紧扣推动高质量发展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一步夯实现代农业基础,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推动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不断提升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保障水平,着力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在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中谱写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新的华彩乐章!
农业现代化心得体会报告篇九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科教兴农支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的重要途径,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促进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的重要手段和组织保证。
通过学习,我们要坚持改革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推进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改革,促进农业技术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加大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支持力度,切实加强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工作的领导,逐步构建起以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导,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农业科研、教育等单位和涉农企业广泛参与,分工协作、服务到位、充满活力的多元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我们推广形式要多样化,推广内容要全程化。要依法规范推广行为,加强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的管理,规范各类经营性服务组织的行为,建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信用制度,完善信用自律机制。
在学习中,老师们认真负责,教学经验丰富,能够把握业内的最新方向,使我们在学习上有很大的提高。我的感受主要有两个方面:
2.提高经济效益是农技推广的目的。我的故乡是在农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深刻认识到农业技术发展对我国农民是多么的重要,如何提高农业技术的科技含量与推广的有效性,让农民摆脱繁杂,落后的农业技术,已成为我不断努力向前的不竭动力。最后是我对这门课程提出的建议,也就是实践的重要性。理论学习固然重要,但最终的目的是将其灵活运用到具体的农业推广过程中。虽然有点困难,但是我相信会有办法解决的。
农业现代化心得体会报告篇十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2022年,**市按照“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争当现代农业建设排头兵”的总要求,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三大体系建设,巩固农业基础地位、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全面夯实现代农业的发展基础。
一、重点工作任务开展情况。
5万已完成全部工程量的95%;
2万亩正在进行测绘和设计工作。争取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资金160万元,在**镇**村实施农田防护项目,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项目已完成工,正在验收中。
肉类总产量达到15895.27吨,同比增长20%;
禽蛋产量达到23599.08吨,同比增长0.003%。一是积极推进项目建设。推进畜禽规模化养殖项目,全市现有畜禽规模养殖场37家,其中2022年新建、改扩建4家。依托本地大型肉牛养殖基地,开展黄牛产业园区建设项目,拟建设现代化牛舍及配套肉牛屠宰加工深加工基地,目前正在设计项目建设方案。二是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开展春秋两季动物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突出抓好非洲猪瘟、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以及布病、结核病、炭疽等主要人畜共患病的防控,确保全市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全年各病种共计免疫畜禽193.06万头(只、羽)次,使用各类疫苗144.38万毫升、137.68万头(羽)份,应免动物免疫率达到100%。
中草药材247.5公顷,产量435吨;
蔬菜和食用菌1072.58公顷,产量34031.17吨;
瓜果类70.5公顷,产量1125吨;
其他农作物55公顷,产量340吨。渔业总产量384吨,其中养殖产量340吨、捕捞产量44吨,林蛙产量5吨。一是稳步推进人参产业发展。加快建设人参全产业链综合体,实现人参产业链升级,推动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争取人参产业集群建设补助资金,支持总投资5亿元的人参实验室项目建设。二是加快推进棚膜果蔬产业发展。托棚膜果蔬种植、加工、产业旅游3大产业,形成果蔬种植板块、果蔬特色深加工板块、果蔬生产经营服务板块、果蔬仓储物流板块、果蔬种植与加工技术研发和技术示范推广板块6大功能板块布局,2022年预计实现总产值153268万元,带动周边农户数量20000户。
4、做强农产品加工业。2022年我市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50家,总产值750亿元,增速25%,位居全省之首。一是推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转型升级。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不断转型升级,2022年新认定省级龙头企业4家,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截至年末,全市培育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60家,其中国家级10家、省级15家。二是推动项目建设。争取省级财政资金700万元,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建设农产品仓储保鲜设施,建立“十大产业集群”项目库,开展项目推介活动10次,新启动5000万元以上项目5个。
5、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一是立足产业和园区融合,以大平台打造产业振兴引领区。创建省级人参现代农业产业园,主导人参种植及深加工产业,2022年园区实现总产值7亿元。二是立足生产和加工融合,以大加工打造“接二连三”先行区。全市建有200公顷的“绿色大米”种植基地、8万亩高蛋白大豆种植基地、5万亩林下野山参种植基地、3000亩中药材种植基地。三是立足农业和文旅融合,以大功能打造融合发展先导区。全市共发展休闲农业经营主体400家,国家级美丽休闲乡村3个,省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星级企业7家,2022年新申报省三星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企业8家,获评省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
6、加快建设现代种业。制定了《**市农作物种子市场监管工作实施方案》和《关于开展**市农业种质资源普查的通知》,深入开展种质资源普查和农作物种子市场监管工作。2022年,新征集农作物60种并完成入库鉴定。同时,严查种子产品,打击违法违规行动,累计动执法车80余台次、执法人员320余人次,对全市60余个零售经营门市进行了“拉网式”清理整顿和行为规范,累计检查市场80余次、抽检样品150余种。
7、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全面加强黑土地保护,落实耕地轮作5万亩、保护性耕作10万亩,农业生产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负增长,回收处置农药包装废弃物15吨,回收率86%、处置率100%。加大测土配方施肥宣传,发放有机生物菌肥4000吨,大力推广无毒害生物防控以及低毒高效低残留农药的规范使用。深入实施秸秆禁烧制度,建设秸秆收运储及废弃菌袋回收体系,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位居全省第一。推进粪污资源化利用,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到100%,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5%。成功认定国家级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
8、增强科技创新与应用能力。深入推进信息惠农、信息便农服务,促进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相融合、与农民生产生活相融合,全面支撑现代农业发展。全市农村信息服务站覆盖率达100%。以提升农业质量效益竞争力为目标,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推动农业科技资源整合与协同创新,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围绕科技需求,加强智慧农业、农机装备、生态环保等领域科技创新,我市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70%。
9、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依托高素质农民培育、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农民田间学校等载体,推广现代农业绿色栽培、农机安全驾驶、现代畜牧养殖等技术,共举办各类培训班70次,累计培训农民1.2万余人次、高素质农民91人、农技人员137人次、科技示范主体14人、农机驾驶员370人,印发学习资料2万余份。
10、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加大对种植大户的关注力度,鼓励种植大户录入农业部家庭农场平台,截至目前,我市共发展家庭农场1500家、农民合作社506家。创建县级示范农场55个、省级示范农场10个,县级示范合作社150个、省级示范合作社30个。
全市已完成机械耕地***万亩,机械播种***万亩,机械收获**万亩,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预计达到93%。
发展农产品电商,推动农产品线上销售,实现线上线下两条腿走路,全市农产品线上零售额预计达140亿元,同比增长15%,成功入选2022年全国农产品电商“百强县”。
13、提高气象为农服务能力。建立水稻、玉米、大豆等主要粮食作物气象服务指标体系,开展主要农作物和苹果梨等特色农业气象服务。气象为农服务网络覆盖所有乡镇,形成了镇镇有工作站、村村有信息员的良好格局。
**村利用浓郁的红色文化底蕴和现有的良好础建设条件,重点打造红色教育基地。
组建了4家“乡村工匠”名师工作室和6家实训基地,评选出4名选手授予“**市杰出乡村振兴技术能手”称号、20名选手授予“**市优秀乡村振兴技术能手”称号。三是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撑行动。创新乡村人才职称评价机制,对从事适度规模经营的农民、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电商营销人员等各类乡村人才开展农经师、农技师、农艺师等职称评价,全年评定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5人、初级职称15人。
16、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与农业部、省联合共分4季度对全市农产品、水产品进行抽样监测,共完成了136个蔬菜、水果、水产品样品的农残检测,抽检合格率达到99%。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对全市规模化养殖场、养殖小区进行月检查制度,截至目前,共检查养殖企业130余次,抽尿样390份,监测合格率100%。加强畜产品检疫,全年产地检疫预计猪21251头、牛5449头、羊1627头、鸡1535670只,屠宰检疫预计猪101018头、牛7184头、羊27409只、鸡60990只,储藏后检疫预计达1630吨,开具检疫证明101379张。
17、加快培育农产品品牌。实施品牌战略,强化品牌宣传推介和市场营销,重点打造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品牌。目前,我市共有绿色产品企业14家,绿色农产品20个。2022年向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中心申请并成功认证3家绿色食品。加大对“三品一标”生产单位及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规模农业种植基地农产品农药残留的监测力度,签订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加强责任监督。认真组织开展无公害畜产品认定工作,完成4家企业的无公害畜产品认定复查换证。
二、存在的问题。
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小、层次低,组织农户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能力有限;
龙头企业主体带动作用发挥不够,没有形成抱团取暖、联合经营且稳定、长效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联结机制。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以提升发展质量效益为方向,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一是优化产业布局。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进以人参为主的中药材产业和以延边黄牛为主的畜牧业,构建大板块发展格局。二是建设精深加工园区。围绕**等特色农产品,加快建设竞争力强、带动作用突出的农产品加工园区,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在**市建设原料基地,发展“企业+农户”“龙头+合作社+农户”“龙头+家庭农场”等订单农业生产,构建“农工贸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现代农业产业链。三是着力发展乡村旅游。强化农业与旅游的联姻关系,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农耕体验、红色教育等,打造一批“三产引导一产、一产促进三产、一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示范样板。
(二)以提高综合生产水平为方向,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一是加强农田基础建设。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造一批集中连片粮食生产基地。健全耕地质量监测体系,探索开展轮作、保护性耕作、农药化肥减量增效等生产模式,提升耕地质量,全面加强黑土地保护。二是严格产品质量监管。精准掌握种植养殖情况、推行优化绿色生产方式、促进化肥农药减量工作、全面推行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强化日常巡查、例行监测、监督抽查、执法检查的“四方联动”,让农业生产、安全监管和执法部门有效协同,执法监管工作落在实处。加强对绿色食品、地理标志农产品标识的宣传,加大使用和推广力度,指导生产主体懂标、用标。三是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实施乡村人才聚集工程,持续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和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加大农业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提升乡村人才职称和乡村振兴优秀人才评聘力度,提高农民知识水平和科技服务能力。四是探索绿色发展模式。实施农业废弃物回收处置、秸秆综合利用、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行动,探索循环农业模式,通过发展种养一体化功能农业,采取种植、养殖结合的循环模式,打通种养一体化产业链条,培育高效、优质、环保、可持续的现代化农业。
(三)以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为方向,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一是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实施村集体经济强村工程,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大力推进村集体经济折股量化。多形式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二是强化品牌宣传推介。持续开展农业品牌提升行动,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品牌宣传活动,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多渠道宣传优质农产品品牌。三是壮大经营主体实力。加大资金、项目、信贷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扶持发展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适度规模经营主体,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培育壮大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市场竞争力强、辐射带动面广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引领和带动县域现代农业发展。
农业现代化心得体会报告篇十一
今年,市政协围绕加快推进我市农业现代化进程进行了专题调研。各调研组深入各县区、走进田间地头,摸实情、察民意、汇民智,全面了解了我市农业发展现状,认真分析和查找了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出了推进我市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对策建议。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这次调研非常重视,在调研课题确定、重点内容把握等方面都给予了强有力的指导,余学友书记参加了推进农业现代化专题协商会,对推进我市农业现代化提出了重要指导意见,对深化调研提出了明确要求;各县区和市直有关单位积极配合,对市政协调研给予了大力支持,确保了调研活动的顺利开展。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现代农业发展、建设粮食生产核心区的良好机遇,着力调结构、转方式、促提升、求实效,农业生产效益持续提升,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全市粮食生产实现连续增长,品质不断优化。2019年,全市粮食总产量达到141亿斤,分别是1978年、2019年的3.9倍、1.9倍;平均亩产791.4斤,分别是1978年、2019年的3.4倍、1.6倍;优质小麦种植面积达到386万亩、总产量居全省第一位,玉米优质率在95%以上。全市有3个县(上蔡、西平、正阳)被表彰为全国粮食百强县,西平县被确定为“全省优质小麦生产重点示范县”。特色农业加快发展,效益明显提高。全市花生、蔬菜、烟叶、白芝麻、食用菌、花木种植和生猪、肉牛、水产养殖等特色农业发展都达到一定的规模。2019年,全市油料总产量达到11.19万吨,其中花生总产居全省第一位;肉类总产量达到86.22万吨,其中猪肉产量居全省第一位。全市拥有4个全国油料百强县(正阳、汝南、泌阳、确山)和2个全国肉类百强县(西平、正阳),正阳、平舆、泌阳县分别成为全国花生、芝麻、香菇生产第一大县。
(二)农业生产基础条件明显改善。一是高标准粮田建设稳步推进。全市累计投入资金19.7亿元,建设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工程”项目536个,建成高标准粮田243万亩。二是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加强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先后实施了125座大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中小河流治理和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工程等项目,打配机电井8.15万眼(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483平方公里,新增和恢复有效灌溉面积72万亩,新增旱保田58万亩。不断完善农村土地、道路、电网、水网等农村农业公共基础设施,改建县、乡公路336公里,新建农村公路连通工程115公里。三是农业机械化水平快速提升。至2019年底,我市拥有大型农业机械的专业合作社、农机服务组织达到800家;全市农业机械固定资产总值达到85.6亿元,农机总动力达到了1451万千瓦;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5.1%,均居全省第一位。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新进展。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加快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农业生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产业化经营,提高了农业产业化水平。产业化集群加快发展。目前,全市已发展农业产业化集群21个,销售收入达414亿元,带动农户82万户,其中11个被省政府命名为农业产业化集群,数量居全省第三位。农业产业化经营持续推进。全市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316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46家,有5家企业受到省委、省政府表彰;农产品加工企业达1326家,实现总产值1096亿元。农业专业合作社蓬勃发展。至2019年6月,全市已注册农民合作组织11464家,其中农民合作社8841家、家庭农场2623家。
(四)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不断建立完善市场体系。全市已发展综合市场、专业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等430多个,年成交额超过50亿元,初步形成了大中小相结合、功能比较完善的市、县、乡三级市场体系。汝南三门闸蔬菜批发市场已被确定为农业部重点市场,正阳中原花生批发市场已成为豫南最大的花生交易市场,泌阳香菇市场获得了“省级标准化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称号。加快构建农业信息化体系。建立了“驻马店农业信息网”和“驻马店兴农网”,基本实现了网络一体化和农业信息资源的快速传递,部分地方已形成了“网上订单、网上种植、网上收获”的网络农业生产新格局。积极推动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目前,我市已制定和发布各级农业标准规范91项,其中国家级3项、省、市级地方标准规范88项;全市“三品一标”产品已达170个;泌阳、西平和汝南等县被列入“河南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县”。逐步建立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全市共有市、县区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机构96个,其中市级14个,县级82个,从事农技推广和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1724人。规划了89个农技推广区域站,已开工84个、交付使用4个,计划在年内完成所有建设任务。
(五)农村各项改革稳步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有序推进。全市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全部完成,集体土地使用权登记发证已完成30%以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已经启动。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全市基本形成了村信息员、乡镇服务站、县区服务中心、市网络交换一体化的土地流转信息服务网络体系,各县区成立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委员会。积极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县级农村信用社全部完成了股权改造工作,有2家组建农商行正式挂牌营业,有2个县成立村镇银行。不断扩大农业保险范围。全市小麦保险面积524.4万亩,玉米保险面积275.9亩,花生保险面积86.5万亩,财政保费补贴13460万元,赔付金额8870多万元。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实施意见》,从资金、税收、水电、土地、登记管理等方面,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一)农业发展基础仍然薄弱。从总体上看,我市农业发展特别是保障粮食生产的基础设施仍然薄弱。一是中低产田比例较大。目前,全市仍有600万亩中低产田(占耕地总面积的48%),其中有150万亩基本是“靠天收”的岗地旱地,350万亩为低洼易涝地。这部分农田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制约着粮食的稳产增产。二是高标准粮田建设进度缓慢。我市目前已建成的高标准粮田仅占2020年规划面积的四分之一。由于资金渠道分散和投入标准、建设标准不统一,已建成的高标准粮田也存在着建设标准低、设施不完善的问题。三是农田水利设施不够完善。全市规模较大的水库、湖泊等水利工程设施不够配套,有些年久失修,灌溉、排洪能力远未发挥。如宿鸭湖、板桥、薄山、宋家场四大灌区涉及灌溉面积175万亩,实际灌溉面积在50万亩左右。农田灌排“最后一公里”水利设施线长面广,国家顾不上,地方没钱投,农民建不起,原有设施老化失修,新建设施难推进。因产权不清、使用和维护主体不明,水利设施管护不到位、效益发挥有限。另外,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项目建设和城镇发展与农业生产争地的问题将进一步显现,加上各地出现的“非农化”、“去粮化”倾向,我市要实现到2020年粮食产量达到155亿斤的目标任务非常艰巨。
(二)集约化生产经营水平不高。一是粗放经营和分散经营普遍存在。一家一户三五口人五六亩地的局面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经营方式还处于传统的粗放经营状态,存在着农业科技难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难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难保证等问题,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很不适应。二是农业生产效益偏低。农业生产分散投入成本大,生产效益不高,抗御自然灾害、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即使是在农业生产基地内部,“公司”和“农户”之间大多停留于一般。
购销合同。
关系,集约化、标准化生产体系远未形成,造成了资源的过度浪费和优势产业的大起大落。2019年全市虽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393.84亿元,但平均农业劳动力人均创造增加值仅有7164元。三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水平不高。总体数量虽多,但真正形成规模经营的不足300家,“空壳社”的问题突出;县区之间、乡村之间发展不平衡,有的县还存在一些空白村;产业链条短,品牌层次低,市场竞争力弱;管理不够规范,职业化经营程度低。四是土地流转规模小。到2019年底,我市土地流转面积为148.7万亩,仅占耕地面积的12.5%,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
(三)农业科技支撑作用发挥有限。全市农业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仅有53%。一是农业科技研发不健全。农业科技研发与农业大市地位和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缺乏国家和省级研究研发机构。二是农技推广人才缺乏。县、乡级农技推广机构人员少、工资低、条件差,留住人才难,引进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更难;有些地方对农技推广人员的配备把关不严,非专业人员比例较高;现有农技推广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知识更新缓慢。全市农业科技推广人才队伍总体比较薄弱,专职农业技术人员与乡村人口比例为1∶3384。三是经费投入明显不足。财政对农技推广安排的经费非常有限,大多数农技推广机构仅有的事业费只能勉强维持正常办公,开展相关的试验、示范等工作十分困难,连测土施肥、配方播种等一些简单易行的实用技术也难以大面积推广。四是农民文化素质偏低。我市农村文盲、半文盲占劳动力总数的28%,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12%,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13%。特别是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后,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中,老人和妇女占较大比例,大多只能从事传统的种植业、养殖业,农业新技术在农村难以推广。
(四)农业产业化水平仍然偏低。一是企业规模小,加工能力不强。全市1326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大多数处于“小、散、差”的状况。全市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仅有2家,占全国1253家的1.6‰;省级只有46家,占全省760家的6%。涉外经营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匮乏,对外形不成市场,对内缺少辐射力。全市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的比率为1.58∶1,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相比差距较大,区域内一些优势农产品加工能力更是严重不足。二是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生产、加工、销售环节脱节严重,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普遍联系不紧,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我市有全国粮食大县、全国油料大县和畜牧大县10多个,至目前没有一个农产品加工大县,大多数农畜产品以原字号销售为主,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三是知名品牌少,市场竞争力弱。很多企业管理理念落后,科技创新意识不强,一些经营者对名牌产品所蕴涵的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认识不够,缺乏争创品牌的紧迫感和自觉性。驻马店号称“中原粮仓”、“中州油库”和畜牧大市,却缺乏在全国叫得响的农产品知名品牌。
(五)市场体系和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比较滞后。一是农产品批发市场功能不全。虽然已形成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市场,但规模普遍较小,大多处于区域性自我循环状态,仅仅起着区域内调剂余缺的作用,在全国缺乏知名度和影响力,辐射地域非常有限。二是农产品期货市场发展缓慢。尽管我市香菇、白芝麻、花生等优质农产品资源丰富,但在农产品期货发展方面还几乎处于空白阶段,期货市场风险转移和价格发现的作用远未发挥,造成近年来农产品“卖难”与“买难”交替出现。三是农业信息体系建设滞后。缺乏负责收集、分析、预测和发布信息的专门机构,各业务部门提供的农业和农产品信息零星分散且不及时,大部分农户对市场供求把握不准,继续沿习传统种植模式和种植习惯,极易造成农产品的生产过剩和过度竞争,农产品交换经常出现“买涨卖低”的现象。
(六)融资渠道不够畅通。政府投入方面,由于我市经济基础薄弱,全市财政收入用于农业生产和各项农业事业费的支出仅占财政总支出的14.6%。金融投入方面,由于各级金融部门加大对不良贷款的监控力度,农村新增贷款必须有担保或抵押物作为放贷条件,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贷款十分困难。经营主体投入方面,绝大部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土地都是流转过来的,成本较高,出于收益考虑,他们在农业生产方面投入的真金白银不多。农户投入方面,2019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7437元,只占全省平均水平的87.7%、全国平均水平的83.6%,直接约束了农户的投资行为。2019年,全市农村固定资产投入78.24亿元,户均仅4289元。
三、对策和建议。
在调研中,大家普遍认为,推进农业现代化正逢其时,机遇难得。要坚持以改革为动力,以市场为导向,以富民为根本,典型带动,示范引导,全面推进,走出农业大区发展现代农业的新路子。
(一)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1、加强引导,发展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一是支持具有较高文化水平、掌握一定专业技术、善于经营管理的农村实用人才、青年致富带头人和回乡大学生、复员转业军人等,通过土地流转扩大生产规模,成为种养专业大户。二是支持各类农业企业、种养大户、农机经营大户、经纪人、农业科研机构、专业协会和农村基层组织,依托自身发展基础和专业技术优势,组建种植、养殖、农机等专业合作社。鼓励不同类型的合作社组成联合社,提高综合服务保障水平。三是支持专业大户和在外务工回归农民、农村经纪人、农村能人等依托技术、资金优势,开办家庭农场。四是支持农业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收购等形式,组建大型企业集团,拓展经营领域,扩大生产规模。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合作,组建现代农业产业联合体,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模式。五是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经营的种养业,向农村输入现代生产要素和管理模式。建议市直有关单位和各县区加快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示范工程,探索新路子,建立新机制,高标准抓好一批典型,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
2、注重规范,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康发展。建议各级政府建立培育和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组织领导和工作指导机构,并充分发挥乡镇和村级基层组织作用,深化课题研究,加强工作指导,总结推广经验。一是结合各地实际,区分不同类型,建立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注册登记制度,防止“空壳社”的出现。二是指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善章程,建立运作机制,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三是及时提供法规政策、土地流转、农业科技、市场需求等信息,帮助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协调解决资金、人才等方面的困难,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康发展。
3、多措并举,培育发展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农民是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农业现代化很大程度上是人的现代化。建议采取多种形式,培育和造就“有技术、懂管理、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一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提升农民的地位。推动城乡一体化户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淡化传统农民的身份性质,促进有专业技能的农民自由流动,使广大农民真正成为依赖农业职业技能而非依靠土地的职业化农业从业人员,加快推进农民职业化。二是坚持普及和重点相结合,培育农业产业人员。依托大中专院校、科研机构等专业培训机构,加强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骨干力量、农业经纪人、农业技术人员、社会化专业服务人员等的培训,增强市场化理念,提升经营管理水平。通过县区职业培训机构和“阳光工程”、“雨露计划”、“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计划”等培训工程培训农民,提高农业生产技能。建议有关培训机构按照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区分不同类别,科学制定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定标准,完善“农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三是吸引各类人才,形成高素质的新生代农民队伍。建议出台能够增强农村和农业对各类人才吸引力的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在外务工返乡农民、投资参与者等群体投身农业现代化,成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力量。
(二)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
1、完善政策措施,持续推动土地流转。按照稳定所有权、维护承包权、放活经营权的总体思路,以推动农村土地确权为重要抓手,出台相关政策,完善配套措施,鼓励和支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业企业流转,推动农业生产规模经营。一是按照《物权法》规定,赋予土地生产经营者的物权属性,明确确权后的农村土地、集体土地使用权可以抵押、有偿出租、转让。建议在完成集体土地确权登记的基础上,加快做好确权证书的发放工作。二是针对目前农民承包地条块分割、分散布局和部分农民不愿参与土地流转的现状,建议各级政府出台相关规定,在群众自愿的前提下,对现有农村土地作出适当调整,把不愿流转的农户土地向村庄周边集中,解决大块土地流转难的问题。三是采取设立专项资金、利用粮食生产先进县奖励资金等形式,对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种粮大户等流转大户给予奖励,充分调动各级参与土地流转的积极性。
2、强化服务保障,规范农村土地流转。建议加快构建县、乡、村一体化土地流转服务体系。一是规范土地流转流程,完善土地流转合同文本,建立档案管理制度,提高农村土地流转的规范化水平。建议各县区制定统一规范的农村土地流转合同文本,在区域内推广。二是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市场,培育和规范土地市场化流转机制,形成土地承包经营权公开、公平、公正交易的市场环境。三是积极搞好信息提供、法律政策咨询、资质审查、价格评估、合同签订和鉴定等服务。四是建立和完善县区、乡村土地承包经营和流转纠纷调解仲裁机构,及时处理各种土地承包经营纠纷,切实维护流转双方的合法权益。近年来,上蔡等县通过建立“村有信息员、乡有服务站、县有流转中心”的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加快了农村土地流转的进度,他们的经验和做法值得借鉴和推广。
3、尊重群众意愿,维护广大农民利益。一是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因地制宜,不搞行政干预,不下硬性指标,严禁“一刀切”。二是坚持农业家庭联产承包的主体地位,对现有从事特色种植业、收益较好的农户,不强行要求参与土地流转;对以种田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家庭,应允许他们自主发展。三是建立健全土地承包权流转价格形成机制,引导流转双方合理定价,并对农民在流转土地上的劳动、使用家庭农业机械的报酬,以及入股分红等事项作出明确规定,写入土地流转合同,保证农民在土地流转中利益不受损失。
4、加强监管力度,稳定粮食种植面积。驻马店作为农业大市,承担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责任。建议在推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防止“非农化”、“非粮化”倾向。一要加强顶层设计,搞好功能区规划,划定粮食生产和发展特色农业重点区域,明确界定不同地域的土地用途。二是针对目前农业补贴分散发放、收效不明显的问题,遵循“谁种田补贴谁”的原则,逐步将各种农业项目补贴直接补给种粮大户,并加大对农技、仓储、良种、农资、水利设施的补贴力度,引导农民多种田多种粮。三是建立审查机制,加强监督检查,严格管控土地开发和使用,保证土地的农业用途,严把基本农田“红线”,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确保粮食稳产增产。
(三)积极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1、持续优化农业内部结构。建议各级政府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确保粮食稳产增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同时,充分发挥我市地理、区位、农业资源的多方面优势,加强顶层设计,突出科学规划,持续优化农业内部结构,加快特色农业发展,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下大力调整农业种养殖结构。加快发展蔬菜、芝麻、花生、食用菌种植等产业,大力发展花卉种植和林果业,持续发展牛、羊、生猪养殖等畜牧业,积极发展水产养殖产业,形成各种种养殖发展齐头并进的局面。坚持发展种养殖业与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并重。积极引进资金和项目,扩大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模,进一步拉长产业链,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2、大力培育产业集群。充分发挥我市农业资源优势,积极培育经济效益明显、上下游产业互联、专业分工明晰、产加销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集群,形成具有驻马店地域特色的优势主导产业。一是科学搞好规划,加强政策引导,着力抓好农业生产“六大基地”建设,即优质小麦、玉米生产基地,生猪、肉牛生产基地,花生、芝麻油料基地,食用菌生产基地,蔬菜生产基地,水产、花木、茶叶、林产品等特色种养基地。二是依托产业聚集区和特色产业园区,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着力打造面制品加工、肉制品加工、油脂加工、皮革加工等基地。力争今后5到2019年形成产值处在全省前列的农业产业化集群1~2个。
3、不断壮大龙头企业。一是加大扶持力度。建议市政府选择10个左右起点高、规模大、生产竞争力强、辐射带动面广的大型龙头企业,积极申请国家和省扶持项目,给予重点扶持,支持这些企业做大做强。二是扩大招商引资。以政府为主导,围绕发挥我市农产品资源优势招商引资,引进国内外有影响的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进驻驻马店。以中国“农洽会”为重要平台,组织企业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对接,扩大项目和技术合作,引进资金、项目、技术、人才和品牌,提高企业综合实力。三是重视培育本土农产品加工企业。对已具规模和竞争力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要给予政策和资金方面的倾斜,支持优先发展;对规模小、有发展潜力的中小型企业,指导其创新发展思路,转换经营方式,提升发展水平;支持本土企业之间合作联合,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建成一批在全国、全省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龙头企业。
4、着力打造知名品牌。结合农业大市实际,把打造农产品知名品牌摆在我市质量建设、品牌创建工程的突出位置,出台扶持政策,建立奖励机制,健全服务体系。充分发挥我市农业资源优势,鼓励龙头企业依靠科技提高农产品档次,与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联合开发新产品,以新取胜,以特取胜,以质取胜,大力开发具有驻马店地域特色的高、新、精农产品,努力提升“夏南牛”作为全国第一肉牛品牌的知名度,把“一加一”、“悦生合”、“泌阳花菇”等品牌培育成国内知名品牌,不断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四)持续完善农业基础设施。
1、加大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力度。建议市政府加快制定完善全市农业水利设施建设近期和中长期规划,加大建设力度。一是加强板桥、薄山、宋家场等大型水库和宿鸭湖灌区配套设施建设,疏通引水渠道,增加泵站数量,最大限度地增加有效灌溉面积。二是结合高标准粮田建设,加强灌排管网建设,完善机井灌溉配套设施。同时,尽早展开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建立完善管护机制,使其更加有效地发挥作用。三是在确山、泌阳县等浅山区和丘陵地带,应加强小型水库等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不断改善岗地旱地的灌溉条件。四是在高标准粮田推广喷灌技术,在设施农业区域推广滴灌技术,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2、加快高标准粮田建设进度。建议市、县(区)政府抓住国家建设粮食生产核心区和省加大高标准粮田建设的机遇,不断加快高标准粮田建设进度。一是超前计划安排项目,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加快项目实施进度,力争提前完成高标准粮田建设任务。二是针对目前资金渠道分散、建设标准不统一的问题,积极向上级反映,促进国家政策支持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千亿斤粮食规划项目、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现代农业项目、土地整理项目等方面资金的整合利用,最大限度地提高高标准粮田建设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三是注重长远规划,有效解决目前高标准粮田建设布局分散、条块分割的问题,实施区域连片开发,为实施大型机械耕作、推广农业灌溉新技术创造条件。
3、抓好低洼易涝地治理。建议市政府和各县区科学规划,加大投入,加快推进350万亩低洼易涝地改造工程。加快实施低洼易涝地域的农田改造工程,增加田间排水沟渠管网密度,提高田间排涝能力;疏浚河道,新建闸站、涵闸、泵站,提高集中连片低洼地的排洪能力;通过新修水库和扩大现有水库的库容量、开挖池塘等途径,提高低洼易涝地域的蓄洪能力。
4、加大岗地旱地改造力度。我市有150万亩的岗地旱地,这类土地保墒保肥能力差,应加大对岗地旱地农田的改造力度。实施土地整治工程,平整地势相对宽阔的岗地,对山区陡坡地兴修水平梯田进行改造,从根本上改变这类土地的形态;加深耕作层,改善土壤结构,增加蓄水保墒能力;推行地膜覆盖、植物保护等综合栽培技术,提高保墒能力,防止水土流失。
5、加快各种配套设施建设。一是加大乡村道路建设力度,提高农村道路“村村通”建设标准,并逐步向田间延伸,不断增加农村路网密度,为大型车辆和农业机械进出提供方便。二是继续抓好农村电网改造,增加田间输电线路,加强配送电站建设,提高农业用电保障能力。三是完善农村信息化设施,加强无线通信站点建设,实施有线电视通村入户工程,加快宽带网络在农村的推广使用,逐步实现农村地区“三网融合”,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
(五)加快建立完善农业服务体系。
1、建立完善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体系。一是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队伍建设。加强市本级农业科技研发机构建设,尤其是注重引进和培养高端人才,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充实县乡农业科技推广队伍,改善结构,加强培训,提高专业化水平;健全村级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力争在每个村建立农技推广示范户;加快完成89个农技推广区域站建设任务,落实部门责任,完善基础设施,建立运作机制,使其尽早发挥作用。二是加大农技研发和推广力度。在农技研发上,鼓励农业科技研发机构自主研发农业种植新技术。在品种改良上,大力推广小麦、水稻、玉米和畜禽、水产品、花生、芝麻、烟叶、林果、食用菌、花木等优良品种,努力培育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打造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特色优势主产区。在生产加工上,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和工艺,推动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加工质量。三是创新农业科技进步机制。建立农科教结合、产学研协作机制,实现科技与农业的深度融合;建立多元化农技推广机制,逐步形成以企业、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和各种产业化组织为主体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立农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设立农业科技创新奖和推广应用专项奖,引导和鼓励农业科技机构和企业大胆创新。
2、建立完善市场体系。加强统一规划,积极引导国有、集体、个人和外商参与市场建设,新建和改建一批布局合理、服务规范、管理有序的农产品集贸市场,重点兴建辐射国内外的优势农产品批发市场,形成大小结合、城乡衔接、专业与综合配套的市场体系新格局;大力发展农业市场组织,对农业生产和流通环节,提供技术、资金、信息、经营管理方法等方面的咨询和服务,使农村经济和市场经济接轨。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中介组织、农民经纪人、运销大户等以各种形式进入流通领域,培养一批大型“农产品联营公司”。
3、建立完善信息服务体系。推进农产品期货交易,建立和完善市、县、乡三级信息服务网络,搞好各类市场信息的预测和分析,为各级农业管理部门和经营者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使现代农业朝着信息农业、精准农业方向发展。把电子商务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渠道和平台,加强与阿里巴巴、淘宝合作,着力打造电子商务阿里巴巴驻马店产业带和淘宝特色中国驻马店馆,努力实现生产与销售的无缝对接,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加大对信息技术人员的培育和引进力度,逐步培养一支高素质的适应农业信息化发展的专业人才队伍。
4、建立完善农机服务体系。一是加快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提高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特别是要着力抓好玉米机械化收获、花生机械化收获和设施农业、农作物植保、保护性耕作等农机发展重点。二是建立以农机合作社、农机协会为平台的农机服务机制,通过农机补贴、装备引进等形式,进一步增加大型拖拉机等农机数量,扩大深耕面积,实现秸秆还田,改善品质,提高地力。三是要加强培训,培养能熟练操作使用现代农业机具装备的新型农民。
5、建立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以政府服务机构为主导、以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以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努力为农业生产提供产前生产资料供应、产中技术服务以及产后销售、运输、加工等一体化服务。建议各级政府出台优惠政策,制定相关规范,支持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各职能部门要在各类社会服务组织办理注册登记时简化手续,严格落实国家农业生产资料购置补贴政策,对经营有困难和新开办的企业在税收上给予减免的优惠。
6、建立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一是建立准入体系。建立政府信息发布,广播电视、互联网向社会定期发布禁用、限用以及推荐使用的农业投入品品种目录制度,从源头上控制农产品质量安全;建立完善市场准入制度,抓好驿城区、汝南县农产品市场准入试点工作,并在全市各县区推广,逐步达到只有经专业机构认定的农产品才能进入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超市,从销售环节控制农产品质量安全。二是建立检测体系。争取资金,补充设备,完善手段,充实专业技术人员,提高检测能力,加快建设由市、县(区)和批发市场三级组成、运行高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动态监管。三是建立认定体系。选择部分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大型超市,开展“三品一标”认定、产品包装标识和连锁配送、超市经营、专柜销售的销售模式试点工作。
1、大力发展都市生态农业。按照规划,在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和确山、遂平、汝南3个组团县县城周边,以特色种植业、设施园艺业、生态休闲业为主体,建设一批具有综合功能的农业园区,打造一批集特色高效农产品生产基地、休闲观光旅游和“菜篮子”工程为一体的都市生态农业工程。
2、推广生态化农业生产技术。一是引导各专业合作社和种粮大户对地表质地黏重的沙姜黑土、黄褐土等农田,通过大型农业机械深耕土地,活化土壤,改变土壤理化性状。二是采取增加补贴的形式,鼓励各农机专业合作社、专业户购置和装配秸秆还田设备,引导农户搞好秸秆还田,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三是各地农技推广服务部门加强对农田养分丰缺状况的检测,根据不同作物的需肥规律和肥料养分的利用率,为农户制定科学合理的施肥配方和施用方法,减少因过度施肥对土壤的破坏。四是在有条件的区域,积极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预防土壤板结和肥力流失。同时,要通过土地整治养护,尽可能扩大轮休轮作,加大劣质退化土地改造和修复的力度。
3、建立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加强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建设,探索基本农田、水源地、公益林等生态补偿资金来源渠道,明确补偿的环节、主体、标准等,发挥激励作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1、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一是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提高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逐步实现工业反哺农业;要建立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逐年增加财政在“三农”方面的支出。二是针对目前农业生产经营存在的“非粮化”倾向,增加种粮补贴项目,提高补贴标准,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三是针对传统农区地方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财力有限的实际,建议各有关部门积极向上级反映,减少或取消重要农产区市、县涉农项目资金配套。
2、创新金融支持机制。建议各级政府积极搭建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投融资平台,拓宽融资渠道,破解现代农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瓶颈。一是落实中央“保障金融机构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村”的要求,引导金融机构提高涉农贷款比例;完善农村金融网点布局,推动金融服务下乡。二是主动对接农行、农发行、农信社等金融机构,展开试点工作,完善有关配套政策和细则,探索农民合作社产品订单、大型农用生产设施、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等财产抵(质)押贷款的办法。三是综合运用优惠政策、税收、补助、参股、贴息、担保等手段,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建设现代农业。四是推进农村金融组织创新,发展村镇银行和农村资金互助组织,支持组建主要服务“三农”的金融租赁公司,探索土地信托、土地银行等新的融资方式。
3、整合涉农项目资金。针对当前涉农项目资金种类多、管理渠道分散、使用效益低、浪费较大的实际,改变涉农项目资金的投放方式,统筹规划,集中安排项目资金,发挥涉农资金的集聚效应。建议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根据各县区实际情况安排项目资金,保障农业重点建设任务;建立“一个项目库、规划一个本、审批一条龙、实施能同步、标准能统一”的项目运作机制,解决同一地域项目推进难同步、建设标准不统一的问题。
4、积极推进农业保险。一是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增加政策性农业保险险种。二是引导和支持农业保险机构把保险的功能与农民的需要有机结合起来,增加优势农产品保险产品,提高小麦、玉米等粮食品种保险覆盖范围。三是加强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把农业保险机构向基层乡镇延伸,为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提供农业保险信息、保险销售和理赔等服务。四是加强农业保险政策与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之间的衔接,建立完善地方财政对农业保险的保费补贴政策。五是探索建立土地流转风险保障机制,确保大灾之年农民的基本收入和利益,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建议由农办牵头,联合农业、农机、畜牧等部门,加强与保险公司合作,开展有关种植、养殖、农机保险的试点工作,推出适合当地实际的保险业务,制定完善政府财政保费补贴的措施。
农业现代化心得体会报告篇十二
这份报告被广泛使用。根据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任务完成后,一般要向上级写一份报告,反映工作的基本情况、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工作思路。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实现中国梦,基础在“三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农业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富强,没有农民安居乐业,国家现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时期,也是夯实现代农业基础、调整优化农业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的攻坚期。2016年10月国务院印发的《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围绕农业现代化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提出创新强农、协调惠农、绿色兴农、开放助农、共享富农五大发展任务,明确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五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级农业农村部门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扣打赢脱贫攻坚战和补上全面小康“三农”短板重点任务,凝神聚力推进《规划》落实、落地,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断完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体系,持续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壮大新型经营主体队伍,推动农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了由改造传统农业到建设现代农业的转变,由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向多元化适度规模经营的转变,由粗放发展向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转变。据评估,我国农业现代化整体处于转型跨越初期阶段,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大城市郊区、国有垦区和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等已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这标志着农业现代化建设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夯实,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保障水平稳步提升。
始终把解决好十四亿人口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贯彻“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坚持不懈抓好粮食生产,突出做好生猪稳产保供工作,统筹重要副食品生产供应,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安全提供了重要基础支撑。
粮食产能站稳新台阶。着力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坚决扛稳国家粮食安全重任。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确保永久基本农田保持在15.46亿亩以上。大力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已建成8亿亩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全面完成10.88亿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任务,建成了一批粮食生产核心基地。切实落实国省两级救灾备荒种子储备制度,守好应对新冠疫情、旱涝灾害等突发风险的底线。深入推进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行动,集成推广良种、良田、良技、良法配套。不断完善粮食生产支持政策,坚持并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在东北四省实施玉米、大豆“市场化收购加补贴”机制,持续加大粮食产量大县奖励规模,调动农民务农种粮和政府重农抓粮积极性。强化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建立粮食主产区、产销平衡区、主销区共同承担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责任机制。2020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6949万吨,连续6年稳定在65000万吨以上;粮食单产达到382.3千克/亩,比2015年提升12.1千克;人均占有量稳定在470千克以上,远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千克安全线。
生猪产业加快转型。坚持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和稳定生猪生产、保供两手抓,持续加强非洲猪瘟防控,统筹做好疫情监测排查、确诊报告、应急处置以及产地检疫、调运监管、屠宰管理和无害化处理等各项工作,加快推进分区防控,加快建立现代化的养殖体系、防疫体系、治污体系、流通体系。国办印发《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促进转型升级的意见》,实施加快生猪生产恢复发展三年行动,强化生猪生产用地、环评、贷款贴息等扶持政策落实落地,扩大生猪养殖场贷款贴息范围,支持大型企业发展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2019年,年出栏500头以上的生猪养殖规模化率达到53%,年屠宰生猪2万头以上的规模屠宰企业达到2028家,占屠宰企业屠宰总量的89.7%。
其他“菜篮子”产品实现稳定供应。积极发展设施蔬菜,推动设施装备升级、技术集成创新和优良品种推广,优化区域布局,保障蔬菜均衡供应。实施园艺产品提质增效工程,建设一批果菜茶良种繁育基地,推进果菜茶优势产区老果茶园改造,集成推广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模式。2019年,蔬菜、水果、禽蛋、水产品产量分别为72102.6万吨、27400.8万吨、3309.0万吨、6480.4万吨,比2015年分别增长8.5%、11.7%、8.6%、4.3%,果菜茶肉蛋鱼等产量稳居世界第一,较好满足了人民群众不断提升的多样化消费需求。
打赢新冠疫情保供战。及时建立应急保障工作机制,统筹抓好生产发展、产销衔接、流通运输、市场调控、质量安全等各项工作,充分发挥流通企业、电商平台作用,推进批发市场、物流配送和销售终端互联互通,确保“菜篮子”产品供得上、不脱销、不断档,保障市场价格基本稳定,增强了应对新冠疫情风险挑战的底气。第一时间建立湖北省农产品生产和市场运行情况调度机制,疫情期间组织调运玉米、豆粕等饲料原料直供湖北,为湖北省特别是武汉市抗疫阻击战取得胜利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新冠疫情期间的农业稳产保供工作,为做好粮食等重要农产品应急保供探索了一条有效路径。
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农业质量和综合效益明显提升。
顺应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要求,处理好稳定粮食生产、优化农业结构与促进农民增收的关系,持续调整优化农产品结构和区域生产力布局,着力推动农业由数量导向转向提质导向。
农业结构不断优化。按照稳粮优经扩饲思路,稳定东北优势区玉米生产,累计调减“镰刀弯”等非优势产区玉米种植面积5000万亩,增加大豆种植面积5000多万亩。引导生猪养殖向玉米主产区和环境容量大的区域进一步集中,在东北等主产区选择部分典型县,开展生猪种养结合循环发展试点,示范引导有序承接生猪产能转移,降低南方水网密集区养殖密度。启动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充分发挥区域资源多样化优势,出台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规划纲要,分四批认定了308个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667个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加快将资源优势转变为产品优势、经济优势。
草食畜牧业迅速发展。深入开展粮改饲补贴,大力发展全株玉米青贮和优质饲草料生产。巩固提升北方草食畜牧业发展质量,在北方农牧交错带等地区推行禁牧、休牧、轮牧和草畜平衡制度,开展牧区畜牧良种推广,实施肉牛、肉羊标准化规模养殖项目建设,优质牛羊肉产量稳定增长,2020年全国牛肉、羊肉产量分别为672万吨和492万吨,比2015年增长8.9%和11.8%,牛羊肉产量占猪牛羊禽肉总产量比重达到15.2%。大力实施奶业振兴计划,支持奶牛养殖大县开展整县种养结合试点,建设了一批优质奶源供应基地,奶牛规模养殖的比重达到64%。召开第四届中国奶业20强(d20)峰会,引导从规模扩大转向优质安全。开展生鲜乳质量安全全覆盖监测,规模养殖场生鲜乳质量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国产乳品品牌逐步赢得消费者信任。
渔业加快转型升级。大力优化养殖生产、空间布局,转变养殖方式,积极发展水产健康养殖,开展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建设活动,截至2019年年底,共创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5468个、国家级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49个,实现水产健康养殖示范面积比重增加至65%的目标。合理调整捕捞业,优化捕捞空间布局,降低捕捞强度,2019年,全国水产品养殖产量5079.1万吨,较2015年增长11%;捕捞产量1401.3万吨,较2015年下降14.3%,养捕比例从2015年的74∶26提升到2019年的78∶22。渔业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式全面转型升级。农业对外合作不断深化。坚持双向开放、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着力提升农业对外合作的层次和水平,统筹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不断增强。优化农业对外合作布局,农业领域“一带一路”建设积极推进,同80余个共建国家签署农渔业合作协议,农业投资合作项目近700个。建立农业走出去部际联席会议制度,认定20个境外农业合作示范区和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引导和支持有实力的企业打造平台,带动国内企业抱团出海、集群式发展。积极应对中美经贸摩擦,加强贸易政策协调,推进磋商谈判,及时研究谋划大豆、水产品等应对措施,积极拓宽进口渠道。2020年我国农产品贸易总额达到2468.3亿美元,同比增长8%,多元开放的农业对外合作格局加快形成。
三、农业创新体系加快构建,科技装备水平整体跃升。
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科技自主创新道路,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全力攻克农业核心关键技术,推进科技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强化实用性技术集成应用,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取得长足进步,加快农业发展由依赖资源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发展。
农业科技支撑能力显著增强。持续建设50个主要农产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形成80多个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南京、太谷、成都、广州、武汉5个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农业硅谷”初具雏形。攻克了小麦赤霉病防控、牛奶品质与质量安全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难题,率先在国际上揭示了植物免疫、非洲猪瘟病毒结构及装配等机制,n7n9禽流感疫苗、国内首个猪病毒性腹泻三联活疫苗研发成功并应用。基本形成以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导,农业科教单位、农民合作社、涉农企业等为补充的多元化农技推广体系,示范推广绥粳18水稻、百农207小麦等一大批重大品种,玉米籽粒低破碎机械化收获、生物可降解地膜替代技术等一批关键技术以及多熟种植、“果—菜—茶”等生态种养等一批先进模式。2020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
现代种业“芯片”不断创新突破。水稻基因组学研究及应用国际领先,超级稻亩产突破1000千克。主要农作物新一轮品种更新换代成效显著,新品种保护申请量连续3年位居世界第一,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实现了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畜种主要核心种源自给率超过75%,自主培育的京红、京粉系列蛋鸡品种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种质资源收集与保护体系初步形成,长期保存农作物种质资源达到51万份,国家级家畜基因库收集保存国内外各类畜禽遗传材料90万份。正在建设的国家种质资源库长期保存能力将达150万份,居世界第一。建成海南、甘肃、四川三大国家级育制种基地,培育52个制种大县和100个区域性基地,保证了全国70%以上的农作物用种需求,畜禽保种场、核心育种场能够满足全国3/4的畜禽养殖用种需求。以隆平高科、中化集团为代表的种业企业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国家级“种业航母”初具规模。
农业机械化向全程全面发展。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实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建成614个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推动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2019年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突破70%,畜牧养殖和水产养殖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34.2%和29.9%;2020年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1%。农业机械化正在从主要作物耕种收环节向植保、秸秆处理、烘干等全程延伸,正由种植业加速向畜牧业、渔业、设施农业、农产品初加工业拓展。智能农用航空实验全域大规模应用。信息化助农弯道超车。中共中央办公厅(以下简称中办)、国务院办公厅(以下简称国办)印发《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农业农村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启动实施数字农业建设试点,适合农业观测的高分辨率遥感卫星“高分六号”成功发射并正式投入使用。遥感等信息技术在动植物疫病远程诊断、轮作休耕监管、农机精准作业、无人机飞防等领域加快推广应用,农业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数据化、服务便捷化取得明显进展。截至2020年年底,12316信息进村入户服务已覆盖所有省份,公共信息服务正在惠及更多农民。
四、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农业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水平不断提升。
坚持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和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赋予双层经营体制新内涵,加快发展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稳步发展。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领作用持续发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快构建政策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意见》,以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两类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为重点,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深入开展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围绕土地、资金、劳动、技术、产品,引导农业企业、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主体融合发展。截至2020年6月,全国县级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约9万家,依法登记的农民合作社达到221.8万家,家庭农场名录系统填报数量超过100万家,各类新型经营主体正在成为引领适度规模经营、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有生力量。
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渐成规模。聚焦薄弱环节和服务普通农户,积极发展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创新服务方式和服务机制,着力培育构建立体多元、功能互补、复合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2019年,全国从事农业生产托管的社会化服务组织数量超过44万个,托管面积超过15亿亩次,覆盖小农户6000万户,实现了高效、便捷、全程的服务规模化;农村承包地流转总面积达到5.55亿亩,占全国农村承包耕地面积的35.9%,实现了集中连片种植和集约化经营,有力推动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高素质农民加快培育。启动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和百万高素质农民学历提升行动计划,着力健全完善“一主多元”的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初步建立教育培训、发展扶持、引导激励相衔接的培育机制,培育的针对性、规范性、有效性大幅提升,基本实现高素质农民培育由单一的技术培训拓展向技能培育和经营管理并重转变。截至2020年年底,全国高素质农民规模超过1700万,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占比达到35%,大批高素质农民活跃在农业生产经营一线,成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骨干力量。
农村实用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深入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素质提升计划,重点面向贫困地区,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示范培训,累计培训8万余人,为农村培养了一大批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带头人,辐射带动各地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力度。截至2019年年底,全国农村实用人才总量约2300万人,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撑。
五、乡村富民产业加快发展,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明显提升。
立足农业农村资源,充分挖掘乡村多种功能和价值,聚焦重点产业,聚集资源要素,延长产业链、完善供应链、提升价值链,加快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
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向优势区布局。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促进农产品加工业从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分散布局向集群发展转变。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支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提升农产品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水平,引导大型农业企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基本形成农产品加工业向主产区、特色优势产区、重点销区及关键物流节点梯度转移的格局。截至2020年年底,已建成超过17万座农产品初加工设施,马铃薯、水果、蔬菜产后损失率从15%降低至6%以下,加工转化率从2015年的65%提高到2020年的68%。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约23.5万亿元,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达到2.4∶1。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迅速。农业多种功能不断拓展,共享农业、体验农业、创意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大量涌现,科技、文化、教育、旅游、康养等产业与农业跨界融合。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创建了388个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认定了1216个“一村一景”的美丽休闲乡村。开展中国美丽乡村推介活动,累计推介970个功能完备、特色突出的美丽休闲乡村和1000条精品旅游线路。2019年,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营业收入超过8500亿元,年均增速9.8%,直接带动1200万农村劳动力就业增收,成为拓展农业功能、提升乡村价值的重要实现形式。
农村创新创业成为热潮。国办印发《关于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支持返乡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军人、科研人员和乡村能人等返乡下乡创业。2020年,返乡入乡创新创业人员达到1010万人,在乡创新创业人员3000多万人。实施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培育行动,连续举办5届全国新农民新业态创业创新大会,农事体验、电商直播等蓬勃兴起,直播农业成为农村经济新亮点,为农业供应链转型和价值链提升提供了新动能。截至2019年年底,注册在县及县域以下的农村电商数量超过800万家,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到1.7万亿元,农产品电商零售总额达到3975亿元。
农村产业融合渐成趋势。加快建设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大型经济圈、现代农业产业园中型经济圈、农业产业强镇小型经济圈和“一村一品”微型经济圈,推动构建乡村产业“圈”状发展格局,形成国家、省、市(州)、县四级联动乡村产业体系,实现“点线面”结合,功能有机衔接,区域性辐射带动。累计创建特色优势产业集群50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51个、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228个、农业产业强镇811个,让更多的就业机会留在乡村、更多的增值收益留给农民。
六、农业绿色发展扎实推进,乡村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五大行动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创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加快推进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着力构建山清水秀、天蓝地绿的农业生产环境和干净整洁、村美人和的农村生活环境。
农业资源利用强度明显下降。强化耕地、水资源、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持续利用,合理降低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强度。深入推进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启动实施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稳步推进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强化南方重金属污染区耕地土壤污染管控与修复,2019年全国耕地质量平均等级达到4.76,较2014年提升0.35个等级。加快推进国家农业节水行动,推广旱作农业、高效节水灌溉等技术,水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不断提高,全国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到3.39亿亩,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59。严格控制地下水资源利用,华北、东北部分地区地下水水位止跌回升。
产地环境更加清洁。实施化肥减施增效、绿色防控和果菜茶有机肥替代等重大行动,积极推广配方施肥、种肥同播、水肥一体化等新技术,全国农药和化肥使用量连续四年负增长,2020年,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农药、化肥利用率分别达到40.6%、40.2%,分别比2015年提高4个百分点、5个百分点。国办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见》,支持585个畜牧大县整县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从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三个环节提高利用水平,2019年全国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5%,提前一年实现规划目标,大型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6%。深入推进以东北地区为重点的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全国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6.7%。以西北地区为重点,建设了100个农膜回收示范县,大力推进标准地膜应用、机械化捡拾、专业化回收、资源化利用,农膜回收率达到80%,重点地区“白色污染”得到有效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明显增强,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加快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2020年达到97.8%。大力推进绿色优质农产品认证管理,全国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总数超过4.35万个,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持续提升。
生态系统建设稳步推进。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推动农业生态系统养护与修复,实现农业生态系统更加稳定、农业生态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扎实推进退耕还林还草,加快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等工程,全面落实退牧还草、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2020年全国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56.1%,森林覆盖率超过23%,草原荒漠化、沙化、石漠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加强湿地管理,开展退化湿地恢复和修复,全国湿地面积保持在8亿亩。推动水生生态养护与修复,坚决打赢长江禁捕退捕攻坚战,内陆七大重点流域禁渔期制度实现全覆盖,长江流域332个水生生物保护区率先实现全面禁捕,共抓长江大保护、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工作格局基本形成。海洋渔业资源总量管理制度基本建立,提前完成“十三五”海洋捕捞渔船数量压减任务,渔业资源得到休养生息,水生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保护力度显著提升,近海养殖水域滩涂环境明显好转。
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深入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因地制宜、持续发力,全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各项重点任务,组织实施村庄清洁行动,集中整治农村环境脏乱差。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建立健全农村厕所建设与管护机制,集成推广一批适宜不同区域的农村改厕模式,着力抓好农村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统筹推进农村污水治理与粪污处理,实行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行、统一管理,加强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累计建成农村污水治理设施50余万套。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建设,积极推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累计建成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理设施450多万个(辆)。截至2020年年底,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68%,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90%以上的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水平不断提升,95%以上的村庄开展了清洁行动,基本实现村庄干净整洁。
七、农村改革全面深化,要素活力、发展动力进一步激发。
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农村发展的根本动力,从农业农村发展深层次矛盾出发,围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坚持不懈推进农村改革和制度创新,有效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稳步推进。顺应农民保留土地承包权、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意愿,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实施意见》,确立农村承包地坚持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的“三权”分置制度安排,这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的又一大创新。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的意见》,明确长久不变的内涵和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延包基本原则,并按照中央要求,组织16个省20个县的61个村(组)开展延包先行试点。积极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全国2838个县市区、3.4万个乡镇、55万多个行政村基本完成了此项工作,15亿亩承包地确权到承包农户,为近2亿农户颁发了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颁证率超过96%,保证土地承包关系的稳定,真正让农民吃上“长效定心丸”。启动实施新一轮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实现形式。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推开。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进一步明晰农村集体产权,引导农民发展股份合作,赋予农民对农村集体资产股份相关权益。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基本完成,清查核实集体土地资源65.5亿亩、账面资产6.5万亿元,实现了“底清账明”。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有序推进,确认集体成员6亿多人,43.8万个村完成改革,其中41.3万个村领到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证,2019年全国村集体收益超过5万元以上的村占到48.2%,集体成员累计分红超过3800亿元。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不断完善。坚持问题导向,推动从单一依靠财政逐步转向立体的政策性供给,逐步建立起覆盖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储存与消费,农产品贸易全过程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先后实施大豆、棉花目标价格补贴试点,实行“市场定价、价补分离”,取消玉米临储政策,建立“市场化收购+生产者补贴”制度。基本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促进农业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农业补贴政策体系,全面推开种粮直补、农作物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三补合一”改革,支持耕地地力保护和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农业保险实现扩面增品提质,开展农业大灾保险试点、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中央财政对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奖补试点,“十三五”期间,累计为农业产业提供风险保障12.2万亿元,服务农户8.02亿户次。多层次农业风险保障机制基本构建。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基本健全,2020年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在保项目69万个,在保金额2060亿元,政策放能放大了3.21倍。
农村领域其他改革稳步推进。全国34个垦区公检法和基础教育改革任务全面完成,基本医疗公共卫生、社区改革分别完成93.4%和97.4%,土地实际确权发证面积4.13亿亩,发证率96.2%。16个省级农垦集团以资本为纽带的母子公司管理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完善,18个国有农场归属市县管理的垦区组建300余家区域集团和专业化产业公司。光明食品、首农食品、北大荒集团营业收入已超千亿,与天津、广东等农垦集团一起已成为城市主副食品供给骨干力量。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等协同推进。制修订25部农业农村领域法律法规和25部部门规章,95%的市、90%的县完成农业综合执法改革。
八、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水平持续提高,农民同步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始终把促进城乡融合、区域协调摆在突出位置,着力构建机会平等、服务均等、成果普惠的农业农村发展新体制,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努力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掉队。
城乡融合发展稳步推进。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加快构建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的门槛不断降低、通道逐步拓宽,超过1亿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城镇化率突破60%。坚持城乡基础设施一体规划,农村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水平全面提升,99.61%的行政村通硬化路,农民安全饮水基本保障,行政村通光纤、通4g比例均超过98%。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加快建立,城乡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初步建立,乡村两级医疗机构和人员“空白点”基本消除,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制度逐步建立。
区域农业发展协调性进一步增强。有序实施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大力推动区域农业高质量发展。贯彻落实东部率先、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等战略要求,推动地区间比较优势发挥和分工协作格局加快形成。东部地区发挥排头兵的示范带动作用,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走在全国前列;东北和中部地区发挥水土资源匹配较好的优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大粮仓”地位进一步巩固;西部地区加大生态建设力度,加快农牧业转型升级,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积极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和长江经济带建设,推进各区域内产业协同、市场协同、科技协同、生态协同、城乡协同,逐步形成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利益相连的发展形态,重点区域现代农业发展定位目标日渐清晰。
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取得明显进展。不折不扣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把发展产业作为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农业农村部联合九部门印发《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精准脱贫指导意见》,推动832个贫困县完成了扶贫产业规划编制,累计实施扶贫产业项目超过100万个、建成扶贫产业基地超过10万个,每个贫困县都形成了2~3个特色鲜明、带贫面广的扶贫主导产业,贫困地区造血功能显著提升。一大批带贫龙头企业在贫困地区成长壮大,“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和农产品产销机制不断健全,扶贫产品流通和销售渠道进一步拓宽。产业扶贫带贫效果全面显现,90%以上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得到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支持,2/3以上的贫困户主要靠外出务工和产业脱贫,产业扶贫已成为覆盖面最广、带动人口最多、可持续性最强的扶贫举措。据专家测算,产业发展对贫困户增收贡献率达到57%。
农民收入水平快速提升。始终把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在国家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推动下,不断稳定基本盘、拓宽增收面、提升增收点,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获取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增值收益,激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活力,分享农村改革红利,农民收入的多元化增长态势明显。“十三五”期间,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2020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131元,年均实际增长6%,提前一年实现翻番目标。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15年的2.73稳步下降至2.56。同期,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由9223元提高到13713元,年均实际增长8.3%,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
回顾“十三五”,是农业现代化理念愈加先进、路径愈加清晰、模式愈加丰富的五年,是农业转型升级快、质量效益明显提高的五年,是农民得到实惠多、公平发展机会和权利得到更好保障的五年。成就振奋人心,经验更是弥足珍贵。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不断推动“三农”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办好农村的事,关键在党。“十三五”期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强调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制定《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健全党管农村工作的领导体制和制度体系,建立“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工作机制,创新性地提出了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等一系列重大思想重大任务,为农业农村发展举旗定向,提供了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实践证明,“十三五”农业农村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最根本在于始终坚持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实行正确的“三农”路线方针政策,为农业农村发展掌舵引航、指引方向。始终坚持落实新发展理念,推进现代农业三大体系协同发展。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十三五”期间,农业现代化坚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把“创新”作为农业生产发展、经营方式优化和产业体系构建的第一动力,把“协调”作为优化结构、提升质量、补齐短板的内生途径,把“绿色”作为实现农业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发展的普遍形态,把“开放”作为拓展农业发展空间的必由之路,把“共享”作为实现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和农民富裕的根本目的,推动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实践证明,新发展理念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战略思想,正是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农业农村在复杂严峻的内外部环境变化中,始终保持了正确的发展方向,不断行稳致远。始终坚持深化改革,不断激发资源、要素、市场活力。改革是推动发展的制胜法宝。“十三五”以来,我们始终把改革作为“三农”发展的根本动力,按照“扩面、提速、集成”的要求,坚持不懈推进农村改革和制度创新,奋力破除体制机制弊端,着力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农业生产资源要素不断激活,农村发展内生动力持续激发,带来了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性变化。实践证明,只有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坚持深化改革,正确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农民和集体的关系、农民和市民的关系,才能为农业农村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始终坚持尊重农民主体地位,一并推进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保障农民物质权益和民主权利,是“三农”工作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十三五”以来,我们把发展乡村产业作为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途径,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提升农民生活品质的重大工程,把脱贫攻坚作为农民全面奔小康的关键性举措,始终坚持发展为了农民、发展依靠农民、发展成果由农民共享。实践证明,只有充分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才能激发亿万农民重农务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有效保证农业生产稳定、农村社会和谐有序。始终坚持汇聚合力,引导形成政府、市场、农民多元参与格局。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凝聚各方面的智慧。“十三五”以来,我们积极推动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现代产业园、产业强镇等建设,广泛采取政府引导、企业带动、农民参与的方式,进一步明确政府在制度安排中的角色地位,强化顶层设计,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让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提高农民生产组织化程度,构建了政府、市场、农民共同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格局。实践证明,只有引入多方资源,汇聚多方合力,让各类主体各展所长、各得其利,才能统一目标、统一方向,达到合作共赢的目的。
总结历史是为了更好地面向未来。“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对标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农业农村发展仍然是经济社会发展最大的短板,是国家现代化最突出的短腿,农业发展基础差、底子薄、发展滞后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展望“十四五”,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期,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大国战略博弈成为常态,国内经济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坚阶段,农业农村发展内外部环境更加复杂多变。危与机同生共存,机遇寓于挑战、挑战蕴藏机遇。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瞄准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大目标,坚定不移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紧扣推动高质量发展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一步夯实现代农业基础,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推动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不断提升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保障水平,着力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在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中谱写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新的华彩乐章!
调查时间:2015年5月---2015年7月。
调查地点:天津西青区、河北曲周县、河南许昌县、山东临邑县、安徽芦山县、山西闻喜县、陕西富平县、四川青川县、江苏邳州市、湖北京山县等十个农业大省的十个农业大县(市)的近50个乡镇。
调查对象:基层农业干部、农民。
调查方法:走访、座谈、问卷。
调查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乡村之声《中国乡村调查》组。
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出路,更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和支撑,目前仍是四个现代化突出的“短板”。在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农业现代化建设之路上都面临哪些新机遇、新挑战、新形势和新任务?我们离现代化的目标还有多远?就此,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乡村之声将采访报道与调查相结合,先后派出五路记者,前后历时两个月,行程上万公里,深入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安徽、湖北、江苏、四川等十个农业大省的50多个乡镇,走访了一个个国家绿色粮食增产示范基地、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知名的农业企业和农业科研院所,调查采访了大量的基层农民、农业干部、农业企业、农技服务人员。
调查针对基层农民和农业干部分别设计《中国农业现代化基层调查问卷》(基层干部篇)和(农民篇),每到一地组织农业生产一线人员填写问卷,并就调查内容深入座谈。结合中国乡村之声通过线上线下等其他方式,本次调查共收回《中国农业现代化基层调查问卷》近千份。调查表明农业基本生产受到基金、规划和水利条件等限制;农业生产结构仍需调整;农业科技仍需着重发展;新兴职业农民虽然渐渐出现,但其发展却任重道远;绿色增产亟需建立鼓励补偿机制。
一
农业基本生产受到资金、规划、水利条件等限制。
1、提高粮食生产需要加强科技力量、水利设施。
受访干部和农民分别各有47%的人认为需要加强科技指导,其次是23%的人认为要加强水利建设。仅有14%的认为把土地转租给合作社或者种粮大户能够提高产量。
2、“高标准农田”建设受到资金等条件限制。
“高标准农田”建设遇到资金不足和规划不科学的问题,水利设施是其遇到的主要问题。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正在各地快速推进,其中涉及的农民土地权属问题、资金投入问题和建成后的维护是目前农民比较关注的。
问卷显示,有高达97.37%的农业干部认为“资金不足”是目前高标准农田建设面临最大的困难,高标准农田建设基本上还是要依靠政府财政投入。有近六成的农业干部和农民都认为,高标准农田建成后管理维护跟不上,亟待专家指导和技术资金支持;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基层农业干部,在为耕地自然条件差,达不到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和数量而焦虑,这也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提出要在2020年建设8亿亩高标准农田,在全国18亿亩耕地中,这一比例占比44%左右。
建设高标准农田的土地权属问题是基层农民和农业干部最关心的。在回答高标准农田建设中亟待改善的问题时,有超过一半的农民选择了土地调整中土地权属问题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有四分之一的受访农业干部也认为,建设涉及土地权属问题,农民不支持是目前的一大困难。此外,有四成农民也表示,建设过程中,存在用工补偿、占地补偿不合理的现象。
3、水利设施仍然是制约农业生产的一大问题。
对于目前的农业生产水利设施,农民满意度并不高。超过六成的农民认为基本能满足农业生产需要,可遇到大旱大涝心里没底;有三分之一受访者认为,目前的水利设施不能满足农业生产需要,排水灌溉仍是最大的心病;仍旧有19.10%的农民认为水利设施规划不合理,不符合农业生产的实际;仅有8.7%的受访者对目前的水利设施点赞,不再担心恶劣天气的影响。
提升粮食生产能力的短板,主要矛盾体现在“建”和“管”两个方面。
水利设施的管护也是农民们问题比较集中的地方。问卷显示,有23.3%的农民迫切需要改善水利设施;有41.57%农民认为水利设施存在浪费现象,没有充分被利用。
二
1、农业种植结构趋向多元发展,但是缺乏产业纵深。
62%的受访干部认为当地农产品结构是多元发展、特色种植、绿色农业以及设施农业多种并存,但是74%的地方仍然不能进行初级产品加工或者只能进行简单的粗加工。
2、农产品流通体系急需完善。
只有41%的农业干部认为当地已经具备完善的产业链产销体系,但是有34%的干部认为当地流通营销体系仍然处于各自为政的小打小闹时代,且25%的干部认为缺少信息等现代化营销方式是其软肋。
3、资金是深加工龙头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农民对龙头企业的发展有些矛盾。
对于当地龙头企业发展的情况,46%的农业干部认为财力有限不能投入扶持资金,41%的干部认为缺少金融土地政策支持。
而对于各地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农民们最希望涉及到土地流转问题时,能充分尊重和保护农民的利益,有超过一半农民迫切渴望在与龙头企业的合作中,学习到技术和经营管理的新知识、新观念。
4、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需要“顶层设计”
目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迫切需要“顶层设计”。有近四成的农业干部表示目前他们最需要因地制宜、科学的规划指导。此外缺少政策支持,农民知识水平有限也成为基层农业干部尝试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的主要阻力。
三
农业科技推广还需着重发展。
1、农业科技推广难度大。
受访的农业干部对于农技推广困难的理解看法不一,30%的干部认为缺少投入资金,30%的干部认为农民文化不高很难普及,35%的干部认为推广人员水平参次不齐缺人才。
2、农民对农技知识需求大,但接受起来有困难。
调查发现84%的农民愿意尝试农业新技术,15%的农民先观望再决定,只有1%不愿意采用新技术。
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分别有29%、28%、33%、10%的农民认为受文化限制对新技术接受有困难、农技人员太少服务跟不上、生产中的问题不能技术得到解决和培训不实用。
3、传统方式仍然是解决农业技术问题的主要渠道。
在农业生产遇到困难时,77%的农民在第一时间选择以传统方式解决。其中,51%的农民会第一世家请农技人员指导,另外26%的农民会向当地有经验的农民请教。另外有22%的农民会在第一时间通过互联网等查找。
在农民最喜欢的农技推广方式中,农民对“傻瓜式”、“解决问题式”、“一条龙式”和“参与式”的喜欢程度各占22%、22%、35%、21%。
四
新型职业农民渐渐出现,但是其发展仍任重道远。
1、新型职业农业开始出现,主要由传统种养能手、回乡创业人员等为主。
受访农民中65%的农民认为自己已经是新型农民而不是传统农民。受访干部认为传统种养能手、高校毕业的年轻人已经回乡创业的外出务工能人分别占新型农民的27%、37%、26%。
2、农民培训工作压力大。
受访干部中有38%认为农民培训缺少资金,45%的干部认为培训单位资质良莠不齐,培训内容针对性也不强。在培训方法上,50%的干部认为还是要依靠农民职业培训学校专门培养农民。其次,还要结合农业信息服务网以及现有的新型农民“一对一”带动。
五
绿色增产亟需建立鼓励补偿机制。
调查中,农民认为提高质量和产量对农业增收作用最大,但是几乎所有受访农民近些年生产中都遇到了农药化肥过量使用、灌溉用水不足、产量提高难的瓶颈。有超过一半的农民意识到,农产品质量比产量更能带来高收入。对基层农业干部来说,推广清洁生产技术,说服农民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是目前最大的困难。要改变农民的生产观念,一要尽快建立补偿鼓励机制,用政策和效益引导农民改变,二要加大示范力度,让农民看到示范的力量。
现代农业产业处近日走访了区内部分企业,既有美畅、步长这种蒸蒸日上的企业,也有化建设备制造、今正制药这些发展遇到瓶颈的企业。对比来看,我们不难看出效益好,发展势头迅猛的企业往往都具备以下特点:公司生产的运营流程完善,拥有核心技术与拳头产品,设施配套完备,上下游企业完善,具有稳定的客户群体和销售渠道,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这些优势使得企业的专业化及规模化在行业内处于较高水平,因而效益突出,蒸蒸日上。而效益较差的企业往往与之相反。虽然走访企业数量有限,但这个缩影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杨陵区一部分企业所遇到的发展瓶颈。
杨陵区早期的经济政策往往聚焦于“有没有”,这就导致一些产业园区里包罗万象,鱼龙混杂,行业不同的企业在一个园区里,无法实现产业集聚效应。一些科技含量不高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占据着大片的土地,但又无法成为杨陵区的优质税源,他们的产品往往附加值低,科技含量不高,在市场上不具备竞争优势。时至今日,本就面积狭小的杨陵区可用于增加财政收入的土地资源已然触及天花板,项目投资或扩大生产规模首先就会因为“没有土地”而停滞不前。
除此之外,僵尸企业也是制约我区发展的一大瓶颈。我们区有十余家僵尸企业及资产闲置的工业企业,占地1200亩左右。有的是收到企业内部体系改革的冲击,累积了大量的闲置资产,有的是自身规模与核心竞争力较弱,创新能力和经营理念落后于行业需求,经营不当导致发展停滞。
目前杨陵区的发展是既不平衡也不充分的,土地财政的发展模式已然不可持续,想扭转颓势,就必须将发展产业作为我们的工作重心。现阶段摆在杨陵区面前的是千载难逢的机遇,上合基地建设、国务院的第三次批复,农业自贸区以及刚刚批复的综合保税区都为我区扭转发展颓势、重塑农业产业链条提供了平台与优势。我们组从宏微观两个层面为我区抓产业发展事业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从杨陵区的宏观层面来看:
一、立足于杨陵区的重大的国家使命及特殊的区情,我们要着力于打造一批产业研究中心和产业导入平台,而陈书记提出的建设产业培育中心、农业项目投资研究中心、强强联合中心便是实现目标的三个重要载体。要利用好这三个抓手,打造培育出涵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乡村振兴、农业新流通渠道、三产融合、农业贸易、涉农基金、医药大健康、生命科学等领域的全心的产业体系。
二、企业入区需要的就是场地,而我区可用于发展产的土地有限,因此要依托城中村改造、北办公区建设等项目,配套建设成高品质的写字楼,打造出一批产城融合的综合体,招引轻资产高税收的总部经济企业入驻。同时要加快标准化厂房建设。发达地区“双创”和产业转移热潮涌动,吸引企业将我区作为承接地需要的就是先下手为强,因而需要高质快速地完成标准化厂房的建设工作。(区上有一些具备建设标准化厂房资质的企业,城投公司可以与其合作,共同完成工程建设。)。
三、盘活区内僵尸企业。完善企业“能进能出”制度,对于市场效益落后的企业运用市场和政策手段,让存量资产资源释放出新动能。要设立专门的组织机构,畅通盘后企业的绿色通道,简化项目投资、兼并重组的审批流程,建立服务跟踪机制;利用网络的手段,建立杨陵区闲置资源信息库,对闲置剩余资产进行全名清查建档和动态统计;运用金融杠杆,完善政策导向,主动推动企业与银行合作,解决资金流动、周转困难的问题,税务部门在贯彻落实国家税收优惠和减税政策的同时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企业相应的减免政策;以“再招商”助推企业转型,我区招商局,尤其是几个驻外办都应该仔细了解全区企业资产闲置的实际状况,有针对性地对外选宣传招商。
从招商者的微观层面来看:
一、要明确招商方向。我们应该坚持将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招引一批投资规模大、税收贡献高、带动效应强的龙头企业,向三年新增1万家市场主体入区、税收收入突破10亿元的目标努力。招引对象主要瞄准为农业新技术、新模式、新产品的现代农业企业、附加值高,税收好的税源产业、处于微笑曲线两端的研发及销售环节的总部企业、农村金融实力强的产业基金和金融机构、可以实现打造农业科技旅游的文旅企业及生物医药、涉农装备制造、电子电商、云端大数据这类企业,培育形成我区的骨干税源。
二、加强素质能力。招商引资是一件“无中生有”的工作,对招商队伍的能力和素质有着很高的要求。我们驻京办作为招商经验欠缺但满怀工作热情的新队伍,除了外出考察、集中培训等集体组织的学习活动,还要有意识地思考工作,主动从政策导向、谈判技巧、接待礼仪等方面提升自己的个人能力。在与企业交谈时,既要以过硬的行业知识、产业情况、支持政策为支撑,不卑不亢地审视企业诉求,也要坦诚相待,以真诚寻求合作的姿态打动企业。我们是杨陵区面向北京众多优质招商资源的窗口,面对企业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代表着杨陵区的形象,因此更要加强对自身素质的提高和自我行为的约束,将杨陵区对投资者迫切的期盼和欢迎的热情充分表达给企业。
三、作为驻北京招商分队,我们重点接触涉农央企和全国500强企业,争取将其引进到我区设立区域总部或研发结算中心;还要在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西农校友、各类商会协会、研究院等的交流中挖掘合作的可能。要尝试新的招商手段,将京津冀地区举办的各项重要展会作为推介平台拓展招商渠道。
产业的重塑与发展绝非一日之功,目的是无中生有、过程是难上加难,但招商人仍会迎难而上、砥砺向前。在当下这个充满着机遇的风口,我们作为有机会推动杨陵发展的见证者和参与者,要能感受到肩膀上沉甸甸的使命,齐心协力就能创造历史,攻克杨陵区经济发展的顽疾,开创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农业现代化心得体会报告篇十三
20__年x月x—x日,我有幸参加了__县委组织的大学现代农业专题研修班,聆听到了__教授关于农业产业化发展与品牌农业、设施农业与农业现代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与管理、农村基本经营模式与农业主体培育、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等课程。参观了__省__市__街道__植示范基地和__村新农村建设。
通过学习参观,开阔了眼界,看到了__与__地区经济发展的巨大差距,感受到了__农业发展的蓬勃态势,认识到了我县农业发展的条件优势和面临的良好机遇。紧密结合__实际,我认为加快__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关键要把握四点:
1、实施规模发展战略,整合农业产业资源,组建农业产业示范基地。
农业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试验场,也是实现以点带面,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提高科技含量,搞好全方位、多品种农业结构调整的载体模式。我们一要扩大四大地标认证农产品种植面积,在现有的六大种植基地基础上,改良种植品种,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单产,提高品质,在产品、产量上创新高。二要通过土地流转,建立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农机合作社,实行机械化作业、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产品标准化、科技化、专业化、商品化生产能力,使农业生产逐步由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营,由传统种植向专业化生产转变。
2、实施加工转化战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
我们无工业、无污染,有着生产有机产品的良好条件,农产品品质好、绿色安全。但是我们的农产品都是以初级产品出售,并不能体现出我们农产品的特点和优势,价格低,受市场波动影响大。我们要转变生产观念,把我们的农产品进行加工转化,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一是要围绕“优质、高效、生态”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和高附加值农产品,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上进一步扩大以莜麦为主的小杂粮种植面积,发展无公害及绿色农产品,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二要以四大地标认证农产品为依托,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建立农产品加工企业,提高农产品的加工程度和产业化程度。
3、实施产品品牌战略,全面提升产品社会价值,提高市场竞争力。
我感受明显的一点__经济发展的特点是品牌战略运用很成功、文化包装很到位。旅游景点挖掘其背后的传说典农产品顺应人们追求健康、追求高品位生活的需求,挖掘其养生健体的功效,把这些特点放大进行广泛宣传,吸引眼球。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品牌的追求越来越明显,知名度高,有信赖感、安全感的品牌会增加农产品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因此着力培育品牌农产品,不仅可以提升产业竞争力,也可以为农产品生产带来更高的效益。我们要加强农产品生产过程质量监管,积极推进标准化生产;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品牌建设,加快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步伐,积极开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创立品牌,打响品牌,做大做强生态农产品品牌,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社会声誉。
农业现代化心得体会报告篇十四
调查地点:天津西青区、河北曲周县、河南许昌县、山东临邑县、安徽芦山县、山西闻喜县、陕西富平县、四川青川县、江苏邳州市、湖北京山县等十个农业大省的十个农业大县(市)的近50个乡镇。
调查对象:基层农业干部、农民。
调查方法:走访、座谈、问卷。
调查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乡村之声《中国乡村调查》组。
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出路,更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和支撑,目前仍是四个现代化突出的“短板”。在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农业现代化建设之路上都面临哪些新机遇、新挑战、新形势和新任务?我们离现代化的目标还有多远?就此,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乡村之声将采访报道与调查相结合,先后派出五路记者,前后历时两个月,行程上万公里,深入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安徽、湖北、江苏、四川等十个农业大省的50多个乡镇,走访了一个个国家绿色粮食增产示范基地、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知名的农业企业和农业科研院所,调查采访了大量的基层农民、农业干部、农业企业、农技服务人员。
调查针对基层农民和农业干部分别设计《中国农业现代化基层调查问卷》(基层干部篇)和(农民篇),每到一地组织农业生产一线人员填写问卷,并就调查内容深入座谈。结合中国乡村之声通过线上线下等其他方式,本次调查共收回《中国农业现代化基层调查问卷》近千份。调查表明农业基本生产受到基金、规划和水利条件等限制;农业生产结构仍需调整;农业科技仍需着重发展;新兴职业农民虽然渐渐出现,但其发展却任重道远;绿色增产亟需建立鼓励补偿机制。
一
农业基本生产受到资金、规划、水利条件等限制。
1、提高粮食生产需要加强科技力量、水利设施。
受访干部和农民分别各有47%的人认为需要加强科技指导,其次是23%的人认为要加强水利建设。仅有14%的认为把土地转租给合作社或者种粮大户能够提高产量。
2、“高标准农田”建设受到资金等条件限制。
“高标准农田”建设遇到资金不足和规划不科学的问题,水利设施是其遇到的主要问题。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正在各地快速推进,其中涉及的农民土地权属问题、资金投入问题和建成后的维护是目前农民比较关注的。
问卷显示,有高达97.37%的农业干部认为“资金不足”是目前高标准农田建设面临最大的困难,高标准农田建设基本上还是要依靠政府财政投入。有近六成的农业干部和农民都认为,高标准农田建成后管理维护跟不上,亟待专家指导和技术资金支持;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基层农业干部,在为耕地自然条件差,达不到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和数量而焦虑,这也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提出要在2020年建设8亿亩高标准农田,在全国18亿亩耕地中,这一比例占比44%左右。
建设高标准农田的土地权属问题是基层农民和农业干部最关心的。在回答高标准农田建设中亟待改善的问题时,有超过一半的农民选择了土地调整中土地权属问题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有四分之一的受访农业干部也认为,建设涉及土地权属问题,农民不支持是目前的一大困难。此外,有四成农民也表示,建设过程中,存在用工补偿、占地补偿不合理的现象。
3、水利设施仍然是制约农业生产的一大问题。
对于目前的农业生产水利设施,农民满意度并不高。超过六成的农民认为基本能满足农业生产需要,可遇到大旱大涝心里没底;有三分之一受访者认为,目前的水利设施不能满足农业生产需要,排水灌溉仍是最大的心病;仍旧有19.10%的农民认为水利设施规划不合理,不符合农业生产的实际;仅有8.7%的受访者对目前的水利设施点赞,不再担心恶劣天气的影响。
提升粮食生产能力的短板,主要矛盾体现在“建”和“管”两个方面。
水利设施的管护也是农民们问题比较集中的地方。问卷显示,有23.3%的农民迫切需要改善水利设施;有41.57%农民认为水利设施存在浪费现象,没有充分被利用。
二
1、农业种植结构趋向多元发展,但是缺乏产业纵深。
62%的受访干部认为当地农产品结构是多元发展、特色种植、绿色农业以及设施农业多种并存,但是74%的地方仍然不能进行初级产品加工或者只能进行简单的粗加工。
2、农产品流通体系急需完善。
只有41%的农业干部认为当地已经具备完善的产业链产销体系,但是有34%的干部认为当地流通营销体系仍然处于各自为政的小打小闹时代,且25%的干部认为缺少信息等现代化营销方式是其软肋。
3、资金是深加工龙头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农民对龙头企业的发展有些矛盾。
对于当地龙头企业发展的情况,46%的农业干部认为财力有限不能投入扶持资金,41%的干部认为缺少金融土地政策支持。
而对于各地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农民们最希望涉及到土地流转问题时,能充分尊重和保护农民的利益,有超过一半农民迫切渴望在与龙头企业的合作中,学习到技术和经营管理的新知识、新观念。
4、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需要“顶层设计”
目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迫切需要“顶层设计”。有近四成的农业干部表示目前他们最需要因地制宜、科学的规划指导。此外缺少政策支持,农民知识水平有限也成为基层农业干部尝试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的主要阻力。
三
农业科技推广还需着重发展。
1、农业科技推广难度大。
受访的农业干部对于农技推广困难的理解看法不一,30%的干部认为缺少投入资金,30%的干部认为农民文化不高很难普及,35%的干部认为推广人员水平参次不齐缺人才。
2、农民对农技知识需求大,但接受起来有困难。
调查发现84%的农民愿意尝试农业新技术,15%的农民先观望再决定,只有1%不愿意采用新技术。
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分别有29%、28%、33%、10%的农民认为受文化限制对新技术接受有困难、农技人员太少服务跟不上、生产中的问题不能技术得到解决和培训不实用。
3、传统方式仍然是解决农业技术问题的主要渠道。
在农业生产遇到困难时,77%的农民在第一时间选择以传统方式解决。其中,51%的农民会第一世家请农技人员指导,另外26%的农民会向当地有经验的农民请教。另外有22%的农民会在第一时间通过互联网等查找。
在农民最喜欢的农技推广方式中,农民对“傻瓜式”、“解决问题式”、“一条龙式”和“参与式”的喜欢程度各占22%、22%、35%、21%。
四
新型职业农民渐渐出现,但是其发展仍任重道远。
1、新型职业农业开始出现,主要由传统种养能手、回乡创业人员等为主。
受访农民中65%的农民认为自己已经是新型农民而不是传统农民。受访干部认为传统种养能手、高校毕业的年轻人已经回乡创业的外出务工能人分别占新型农民的27%、37%、26%。
2、农民培训工作压力大。
受访干部中有38%认为农民培训缺少资金,45%的干部认为培训单位资质良莠不齐,培训内容针对性也不强。在培训方法上,50%的干部认为还是要依靠农民职业培训学校专门培养农民。其次,还要结合农业信息服务网以及现有的新型农民“一对一”带动。
五
绿色增产亟需建立鼓励补偿机制。
调查中,农民认为提高质量和产量对农业增收作用最大,但是几乎所有受访农民近些年生产中都遇到了农药化肥过量使用、灌溉用水不足、产量提高难的瓶颈。有超过一半的农民意识到,农产品质量比产量更能带来高收入。对基层农业干部来说,推广清洁生产技术,说服农民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是目前最大的困难。要改变农民的生产观念,一要尽快建立补偿鼓励机制,用政策和效益引导农民改变,二要加大示范力度,让农民看到示范的力量。
农业现代化心得体会报告篇十五
20xx年x月x—x日,我有幸参加了xx县委组织的大学现代农业专题研修班,聆听到了xx教授关于农业产业化发展与品牌农业、设施农业与农业现代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与管理、农村基本经营模式与农业主体培育、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等课程。参观了xx省xx市xx街道xx植示范基地和xx村新农村建设。
通过学习参观,开阔了眼界,看到了xx与xx地区经济发展的巨大差距,感受到了xx农业发展的蓬勃态势,认识到了我县农业发展的条件优势和面临的良好机遇。紧密结合xx实际,我认为加快xx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关键要把握四点:
农业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试验场,也是实现以点带面,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提高科技含量,搞好全方位、多品种农业结构调整的载体模式。我们一要扩大四大地标认证农产品种植面积,在现有的六大种植基地基础上,改良种植品种,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单产,提高品质,在产品、产量上创新高。二要通过土地流转,建立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农机合作社,实行机械化作业、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产品标准化、科技化、专业化、商品化生产能力,使农业生产逐步由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营,由传统种植向专业化生产转变。
我们无工业、无污染,有着生产有机产品的良好条件,农产品品质好、绿色安全。但是我们的农产品都是以初级产品出售,并不能体现出我们农产品的特点和优势,价格低,受市场波动影响大。我们要转变生产观念,把我们的农产品进行加工转化,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一是要围绕“优质、高效、生态”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和高附加值农产品,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上进一步扩大以莜麦为主的小杂粮种植面积,发展无公害及绿色农产品,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二要以四大地标认证农产品为依托,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建立农产品加工企业,提高农产品的加工程度和产业化程度。
我感受明显的一点xx经济发展的特点是品牌战略运用很成功、文化包装很到位。旅游景点挖掘其背后的传说典农产品顺应人们追求健康、追求高品位生活的需求,挖掘其养生健体的功效,把这些特点放大进行广泛宣传,吸引眼球。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品牌的追求越来越明显,知名度高,有信赖感、安全感的品牌会增加农产品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因此着力培育品牌农产品,不仅可以提升产业竞争力,也可以为农产品生产带来更高的效益。我们要加强农产品生产过程质量监管,积极推进标准化生产;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品牌建设,加快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步伐,积极开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创立品牌,打响品牌,做大做强生态农产品品牌,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社会声誉。
要充分发挥科技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一要积极开发运用各种节约型农业技术,提高农业资源和投入品使用效率。大力普及节水灌溉技术,启动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工程。扩大测土配方施肥的实施范围,进一步推广诊断施肥、精准施肥等先进施肥技术。二要积极发展农业机械化。要改善农机装备结构,提升农机装备水平,因地制宜拓展农业机械化的作业和服务领域,在重点农时季节组织开展跨区域的机耕、机播、机收作业服务。建设农机化试验示范基地,大力推广土地深松、化肥深施、秸秆粉碎还田等农机化技术。积极培育和发展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服务组织,推进农机服务市场化、产业化。三要支持科技人员技术入股、技术承包等形式开展科技服务,努力培养造就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现代知识型农民,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农业现代化心得体会报告篇十六
近年来,我国农业现代化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农产品供给质量和数量得到了大幅提升,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农村面貌焕然一新。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状况,我参加了一次农业现代化的调研。通过这次调研,我深刻体会到了农业现代化在我国乃至全球的重要性,并且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几个关键问题有了更多的认识。以下是我对此次调研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认识到农业现代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在调研过程中,我了解到农业现代化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农业机械化的推进,我国农业生产方式正从传统的人工劳动向机械化、智能化转变。这不仅能够提高农产品的产出和质量,还能够提高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农业现代化不仅关系到农业农村的发展,更关系到我国整体经济发展的稳定和可持续性。
其次,农业现代化对农民生活的改善具有积极影响。通过调研,我了解到农业现代化不仅仅是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更是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民的收入逐渐增加,生活品质得到了明显改善。与此同时,农民也受益于农业科技的发展,农作物种植和养殖技术的进步,使得农民能够获得更高的产量和更好的质量,有效地提升了他们的生产效益。此外,农业现代化还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缓解了农村的就业压力,促进了农村社会的稳定。
第三,高质量的农产品是农业现代化的核心目标。通过对一些农业现代化的示范区的调研,我发现高质量的农产品正成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核心目标之一。农产品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的饮食健康和国家的食品安全。因此,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应该是生产出高品质的农产品,确保人民的饮食安全。同时,高质量的农产品还有助于增加出口,提升国际竞争力,为农民增加收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第四,农业现代化需要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和科技创新。在调研中,我发现农业现代化的推进还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一方面,许多农民在农业技术和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欠缺,需要加强技能培训,提升农业生产的水平。另一方面,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还需要增强,需要加大对农业科研机构的投入,提高科研人员的水平,推动科技成果向农业生产力转化。只有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和科技创新,才能更好地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最后,我认为政府在农业现代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这次调研,我深刻体会到政府对农业现代化的关注和支持是农业现代化能够取得如此大的成就的重要原因之一。政府需要加大对农业现代化的投资,提供政策支持,鼓励和引导农民参与更多的农业现代化实践。此外,政府还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加强农业质量安全监管,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保障人民的饮食健康。
综上所述,农业现代化调研让我更加深入地认识到农业现代化在我国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改善中的重要性。在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生产高质量的农产品,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和科技创新,同时,政府也需要发挥更大的作用,提供有效的政策支持和监管机制。相信随着农业现代化不断推进,我们的农业将会迈向更加繁荣和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
农业现代化心得体会报告篇十七
不知不觉间,我在进修学校名师培训班的学习又一学期,细细想来,这学期带给我更多的是回味、是喜悦、是憧憬。
一、在高效的学习中成长。
在这短短的一学期中,有幸聆听到了诸多专家的精彩报告,如:郑金洲教授的讲座《教师专业成长》,华东师范大学席居哲教授的讲座《中小学心理健康辅导讲座整理》,上海的王志刚校长《学校文化建设,与校长领导力》万玮老师《班级管理中的教育智慧》等。
培训班非常关注教育教学中的焦点问题,如:开展《教育教学中是以优良的职业道德为重还是以精湛的职业能力为重》的辩论赛,点燃了学员的教育教学热情,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师以德为先;有针对性地开展《外国教育经典解读》的读书交流会,为自己的实践经验找到有力的理论支撑。
这些不仅开阔了我们的视野,让我们获取了教育发展的前沿信息,更让我们明晰了教育实践中的核心问题、关键问题,习得了如何开展有效研究的方法,以不断提升自我的实践智慧。
二、在听课评课中思辨。
导师亲自上阵给我们上研究课《认识分数》、《正比例和反比例》、《圆的周长》、《确定位置》,课堂中流淌着的幽默的教学语言,发人深思的课堂提问,有深度的思维训练无不拍案叫绝,开拓创新的教学构思无不敬佩。杨老师的教学热情、灵动的教学智慧、深厚的教学功底、精益求精的钻研精神深深地感染着、激励着我们。
三、在交流互动中提升。
组员都是各校的优秀教师,在她们的课堂教学中,感受到的是对教学设计的深入思考、对活动环节的精心架构、对关键问题的反复推敲……正是有了课前的精心预设才使课堂亮点闪烁。
活动之后的互动中,我们有观点的交锋、思维的碰撞、理念的认同。在评课环节时常会听到组员独到的点评,让我茅塞顿开。
此外,进修学校还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功效,学员在各自的博客平台中发表各类研究性文章,有教学经验、活动点评、读书心得、课题研究等,让我们可以随时随地浏览学习,汲取他人之长,提升专业素养。
感谢名师基础工程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学习平台,感谢导师团队对我们的悉心指点,让我们在学习、思辨中不断成长。
农业现代化心得体会报告篇十八
通过七天黔东南设施农业技术“千人培训计划”培训的学习实践,我收获颇多,感触颇深,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认识到了自己在理论素质、工作水平、思想观念中存在的差距和不足;通过吴总、徐总亲临授课与实践指导,让我开阔了视野、进一步丰富了理论知识,实践经验。真是受益匪浅。
(一)是收获大。经过台湾农技专家的言传身教,获取了多方面的知识,学到了很多新观点、新思路和新方法,提高了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增强了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大局眼光。
(二)是学风正。在学习过程中,让我感受到了台湾农技人员把农业工作当成事业来奋斗的精神,他们种植蔬果就像栽培下一代、呵护生命那样认真。这种务实朴实作风,感染着我们每一个学员,让我们始终以积极饱满的热情,严谨求实的学风,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着眼于解决实训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认真做好笔记,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是改善了理论知识结构。授课的老师都是台湾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具有现代农业意识的农家人员。他们全面系统地讲解了现代农业发展方式、现代设施农业种植技术等,使我们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路,使我们的理论基础、实践知识有了进一步提高,并增强了我们对学习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提高了个人素质。
二是加强了学习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通过此次培训,使我认识到设施农业将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将充分利用电子化、网络化、数字化等手段操作,实现农业现代化。其知识更新、知识日益加快。要适应和跟上现代农业的发展,唯一的办法就是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三是理论与实践必须相结合。
经过这次设施农业技术“千人培训计划”培训班的学习,不仅使我在理论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充实,更使我进一步认识到农业工作实践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与台湾农业技术员的交流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农业工作,特别是我们基层农技干部必须要深入实践;在实践中总结经验,通过经验解决自己工作中的问题。我们这次学习设施农业这方面的知识较多,这对于全县发展设施农业有着较大的帮助,我将以此次培训学习为契机,用学到的新知识去指导工作实践,积极创新,勤奋工作,为我县设施农业的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一)以人为本,创新农民教育培训形式。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用科学发展观推动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关键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了解阻碍农民增收的主要瓶颈,了解农民的实际需求,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从内容、形式、方法和手段上贴近农民、适应农民和方便农民。一是要根据农民的实际需求和农业生产特点,做好“四个结合”,即:农闲集中培训和农忙分散指导相结合,理论培训与生产观摩相结合,专家讲授与印发资料相结合,热线电话与进村入户相结合;二是利用集中培训、现场指导、内外交流并重,讲究针对性,突出实效性;三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组织观摩交流,让农民开拓视野,坚定信心;四是文字教材、音像教材都应浅显易懂,使之学了就会,会了能用,用了就可以致富。要改变以往教材大、本子厚、理论多、实践少,不适合农民学习的弊端;五是农民科技培训要紧密结合运用多媒体、多途径、多手段,进村入户搞培训,田间地头做指导。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农民科技书屋、科技直通车、科技大集、vcd光盘等行之有效的手段,大面积普及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大范围开展农民培训,大规模培养农村实用人才。
(二)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保障农民培训经费。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是一项公益性社会事业,农民培训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需要各级政府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要努力把农广校工作切入到政府和农业部门关注的问题上,切入到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服务上,切入到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上,积极争取地方财政支持和上级项目扶持,保障农民培训经费,促进办学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
(三)统筹兼顾,科学整合农民培训资源。科学发展观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农民科技培训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涉及社会方方面面,只有统筹兼顾,科学整合培训资源,才能取得实效。根据农业部的统一要求,我市农广校普遍加挂农民科技培训中心的牌子,具体承担起农民培训职能,基本建立起覆盖全市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要实现“培养新农民,服务新农村”的目标,农广校(农民科技培训中心)必须充分发挥其农民科技培训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科学整合农技校、成人学校、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等农业科技培训资源和师资力量,打破行业和部门之间的界限,做到资源共享,壮大农民科技培训体系。把科学发展观运用到本职工作当中,提升职业道德水平和专业素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电子商务课程的心得体会范本(大全15篇)
- 银行人员的培训心得体会范文(大全13篇)
- 4s店培训心得体会报告(大全14篇)
- 最新高中语文教师心得体会(精选18篇)
- 村主任群众路线心得体会实用 简单村主任的心得体会怎么写(六篇)
- 法治会的心得体会简短(优质12篇)
- 能力提升学习心得体会怎么写(精选8篇)
- 最新国防与军队建设心得体会(优秀8篇)
- 幼儿园教师学心得体会(汇总20篇)
- 党章第七章心得体会(模板8篇)
- 探索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重要性(汇总14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体会与收获大全(20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实用指南(热门18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模板(优秀12篇)
- 个人简历电子版免费模板推荐(通用20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制作教程(模板17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通用23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重要性范文(19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核心要点(专业16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申请流程(热门18篇)
- 法制教育讲座心得体会大全(17篇)
- 教育工作者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模板18篇)
- 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案例(专业13篇)
- 教师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精选18篇)
- 单位趣味运动会总结(模板21篇)
- 礼品店创业计划书的重要性(实用16篇)
- 消防队月度工作总结报告(热门18篇)
- 工艺技术员工作总结(专业18篇)
- 大学学生会秘书处工作总结(模板22篇)
- 医院科秘书工作总结(专业1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