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信息教育心得体会范本(模板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3 06:27:51 页码:14
最新信息教育心得体会范本(模板13篇)
2023-11-13 06:27:51    小编:ZTFB

通过反思自己的行动和决策,我在心得体会中认识到了自己的成长和变化。写心得体会时,可以运用修辞手法提高表达的效果。小编认为这些心得体会范文的观点和见解较为独特和中肯。

信息教育心得体会范本篇一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教育信息已经成为了现代教育发展的重要方面。教育信息提供了全新的教学方式和资源,使得学生学习更加高效,方便和多样化。在今天的信息社会,教育信息不仅仅能够为学生提供便捷的学习环境,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优秀的教育资源和教学工具。因此,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地研究和探讨教育信息的重要性,并就此进行一些心得体会。

第二段:教育信息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教育信息的最大优势就是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是由教师口述、黑板板书,学生通过笔记等手段记录下来。这种方式存在着固定的时间、地点和数量限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一定的约束作用。通过教育信息技术的引入,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地获取学习资源,大大提高了学习的灵活性和自主性。同时,现代的在线学习平台及时提供互动式学习体验等更加高效的教学资源,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教育信息不仅使学习更加便利和自由,同时也为学生创造了更加丰富和乐趣的学习体验。

第三段:教育信息能够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育信息并不是简单地为学生提供了学习资源,更重要的是在方方面面的细节中帮助学生提高其综合素质。丰富多样的教育信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接触到各种不同的知识领域,这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可以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学生在使用教育信息的过程中需要具备良好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四段:教育信息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

对于教师来说,教育信息同样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教育信息提供了大量的教育资源和教学工具,使得教师更加便捷和灵活地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通过在线教学和互动式教学等更加先进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更加准确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此外,教育信息也为教师提供了更加广泛的教学平台,可以便捷地与其他地区的教育工作者进行交流和互动,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果和专业水平。

第五段:结语。

教育信息对于当今的教育来说,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意义。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和研究教育信息技术,积极探索教育信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效率。同时,也需要为教师提供更好的教学平台和资源,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率。在教育信息的推动下,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教育将会走向更加美好和高效。

信息教育心得体会范本篇二

5月17日我有幸参加了石泉县中小学教师信息化能力提升培训会,聆听了东北师范学朱玉民教授的讲座,我对教育信息化有了新的认识,当今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技术正飞速的发展,改变我们的学习方式,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应用的能力将作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质的标志。特别是对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现在已不只停留在课本知识课件的制作上。作为一名教师应积极主动吸纳当今最新的技术,并把它们应用于教学活动之中,在这短短的培训中我深深的体会到:

一、理念上应更新。

1、这次教育信息化能力提升培训,我真正的认识到活到老学到老,只有更新观念,不断学习新知,从根本上提升专业素养,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2、作为一名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终生学习、不断完善自我的需要。还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网络、电脑等)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加工、组织、运用,这些素质的养成就要求我们不断地学习,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信息化素养成了终生学习的必备素质之一。

二、专业知识方面。

1、聆听了朱教授“数字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基本模式及应用方法创新”专题与案例分析的学习,使我充分认识到作为老师,要具备基本的信息化素养,掌握信息操作的基本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还应具备信息收集处理以及表达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同时,认识到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了解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情况,信息化教学环境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几种常用的教学模式和软件的基本应用。

2、教育的实质是通过传播、交流信息,有目的的影响他人的活动,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五感官对信息的获取,并按一定的目的要求,选择一定的合适的信息内容,通过有效的载体把经验,知识,方法传给学生。发挥信息传递视角的六功能,方可创造情境,变静为动,变可见为不可见,变抽象为直观,模拟场景,转化信息,课堂教学效率才会不断提高。

3、利用现代技术,解决传统教学手段传统信息技术教学目的的那些关键性的教学因素和教学环节。有效达成教学目标的困难点和影响有效达成教学目标的哪些关键性的教学因素和教学环节是整合点的.不同定义。正确运用整合点的诊断方法,才能在现代教学设计中,找准有效达成教学目标的困难点。把握整合的三项原则:紧扣学习目标;适合用啥就用啥;先用传统细信息技术后用现代信息技术。

4、学习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效整合的八基本模式:优化新课堂教学设计;掌握信息技术“潜在”的教育教学功能;理解整合的实质;明确整合的目标;准确诊断确定“整合点”;优化“整合点”内容的资源设计;物化“整合点”资源设计的成果,将其转化为媒体资源,工具软件,智能软件等;恰当有效的应用整合资源达成有效的教学目标。

5、要“以人为本,育人为本,发展为本。”作为教师要尊重终身教育观,做好解析者,示范者,组织者,启迪者,指导者,给渔者,促进者。学生终身学习、发展观。做到主动参与,自主,探究,交互,合作,会学习,会活用。要以优质的数字化学习环境为支撑创新,因材施教。处理好尊重鼓励,平等,学会合作的师生关系。

三、细节上的渗透。

本次培训中,朱教授注重细节上的教学渗透,他通过专题讲座与案例分析和演示操作的方式,不仅教给我们知识和技巧,更在无形中用自己的言行来引导家,在一些细节的讲解上十分细致,恰当地渗透各学科的常识,使不同程度的老师都能得到提高,真正的学有所获。

5月18日,罗局长精辟的总结报告,使我深深体会到我们必须站在教育教学需求的角度,融会贯通朱教授的讲座内容,不断学习、消化,对技术的应用要把握好度,不能将电子白板代替黑板,更不能被技术捆绑。教育信息化在两个课堂的建设中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要把两个课堂的建设做好做实,使教育信息化能力不断提升,真正达到教育信息化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教育也要时代化,要融入到现代的生活之中,融入到这个信息的时代,这个信息的社会。

总之,培训时间虽然短暂,但我受益匪浅。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努力把所学到的教育信息化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去,使之真正为教育教学服务。

信息教育心得体会范本篇三

随着互联网及其普及,信息时代已经来临。而教育是社会进步的基石,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改善教学质量成为了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命题。我在教育信息化的道路上有了一些体会和心得。首先,教育信息化可以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其次,教育信息化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使学习变得更高效便捷;再次,教育信息化可以定制个性化教育,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最后,我认为教育信息化应该与传统教育相结合,发挥各自的优势,促进教育的全面发展。

首先,教育信息化可以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传统教学往往面临资源有限的困境,教师很难提供全部的学习资料给学生。而教育信息化通过互联网的普及,使得大量的学习资源得以公开、共享。学生们可以通过网络获取到丰富的教学视频、电子书籍等,使得学习内容更为丰富多样。这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还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教育信息化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使学习变得更高效便捷。传统教学中,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备课、批改作业,而且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学效率往往不高。而教育信息化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将教师和学生连接起来,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和交流,使得教学变得更加高效便捷。教师只需上传课件和作业,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和提交作业,大大节省了教师和学生的时间成本。

再次,教育信息化可以定制个性化教育,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是不同的,传统教学往往只能提供一种标准化的教学内容。而教育信息化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爱好,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教学方案,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学习资源,学习进度可以根据个人情况进行调整,使得学习更加贴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最后,我认为教育信息化应该与传统教育相结合,发挥各自的优势,促进教育的全面发展。教育信息化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与传统教学相比,具有很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传统教学强调师生之间的面对面交流,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因此,我认为教育信息化应该在保持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创新教学方式,促进教育的全面发展。

总之,教育信息化是时代的潮流,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提高教学效率、定制个性化教育和与传统教育相结合,教育信息化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体验。然而,教育信息化也面临一些挑战,需要教育界和社会共同努力,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实现教育的现代化。

信息教育心得体会范本篇四

如今,人们所接触到的信息源多种多样,而其中教育信息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它是能够影响我们的思想和价值观的一种信息形式。通过合理的教育信息获取,我们可以充实自己,拓宽视野,提升自己的素养和思考能力。教育信息的重要性便在于它的价值性和普适性。教育信息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真理、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还能够指导我们如何更好地实践和践行这些知识。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时代的优势,去发掘并利用更多的教育信息。

教育信息的影响力并不局限于社会和学术领域,它也直接或间接影响了个人的成长。教育信息能够激起个人的求知动机,将个人的知识水平提升至更高的层次。同时,它也改变并刺激个人的思考方式和行为习惯。接受教育信息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重塑自我、锤炼自身素养和提升能力的过程。因此,我们应该以个人成长为主导,摆脱传统的学习方式,大胆利用教育信息的优良特点,加强自身的成长和提升。

第三段:教育信息的角色与价值。

教育信息不仅影响着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还与国家的发展密不可分。教育信息的重要性和角色在现代化建设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重视。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性的公共制度,学习成果和教育资源以信息的形式传递,这也是教育信息能够发挥价值和作用的重要原因。通过合理的教育信息传递和人才培养,国家才能培养更多的人才,创造更多的社会生产力,进而提高国民素质,带动国家的发展和繁荣。

第四段:教育信息的获取与应用。

在信息时代,获取教育信息变得越来越简单、便捷。不同的媒介形式,如网络、书籍、音像资料等,都可以成为教育信息的来源。我们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学习交流与分享等方式得到所需的信息。然而,教育信息只有在应用中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一方面,我们应该根据自身的学业规划和生涯规划,选择符合自己需求和兴趣的教育信息去学习和应用。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适时地共享、传递自己的学习成果,让教育信息产生更为广泛的效应和更为丰富的意义。

第五段:教育信息的发展与展望。

教育信息的发展还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如信息真实性、教育资源平等性、安全性等问题。同时,教育信息需要不断克服固有的学科分割、部门套路和知识孤立等局限。未来,我们应该围绕着发展本身,有效去构建教育信息的体系和平台,强化信息网络价值和有益性,改善现状,创新发展模式。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注重提高人的素质、智力、道德和体质,真正实现人信息化和智慧化的共同发展,打造出更美好、更高效和更可持续的信息时代。

信息教育心得体会范本篇五

新时代的教师不仅要掌握教育教学技术,而且还要掌握信息技术,要把二者有机的整合在一起,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促进教育现代化。通过这次计算机中级培训,我收获很多:

1、在教学中以主题单元的方式进行教学,它有许多优势:如教案、学案更详细、更全面也更精细化,能够促进学生的多元发展,能够全方位地培养学生查找资料、合作学习、自评与他评等能力;更能把握整个教材的脉络,让教师和学生掌握整体的知识结构和分布,更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整合。

2、在研究性学习实施的过程中,教师的指导应该贯穿在整个活动的各个环节。如:首先分组,自主分配,在小组活动中,提示学生要合理分工,团结协作;在选定了活动主题之后,指导学生制定一个可行的研究方案;在学生研究遇到困难的时候,启发学生多思考,平时遇到问题是怎么解决的?教师的每一步指导都应体现能力的培养和方法的渗透。

3、在教学过程中,要进行多元教学评价,这能够使我们更多的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能够促使学生形成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

4、学会了新的教学软件思维导图简单操作,学会了网页制作,会利用它们制作相关的课件,也在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

我校去年安装了交互式电子白板,在电子白板软件打开的前提下,可在电脑的任意界面上进行板书;各种标准的和非标准的图形随意画,颜色、粗细等均可调节;还有辅助教学工具:幕布、聚光灯、放大镜、照像机、图形编辑、电子词典、手写识别、测量工具等等,不同学科、不同年级均可用得到,这些教学工具完全是为了使课堂教学变得的有趣味和生动而制作的,增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效果,也能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

信息技术在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辅助教学,比如展示更多的学习材料、促进学生讨论和作品分享。但技术的运用不能占用太多的课堂教学时间,所以应该设计高质量的引导问题,因为高质量的引导问题,能提高课堂实效性,使学生进行有效的深度思维。应该合理使用信息技术,不应该只关注技术工具,而忽略了学习内容本身。由于探究活动安排不合理使得课堂时间不够用。最好将收集资料的过程在课前完成。探究解决新问题。实实在在的教学不是只注重课堂热闹,教师应深入专研,注重课堂实效。

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让我充分体会到了理论学习与课堂实践要紧密结合是非常重要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可以实现教与学的最优化组合,但不能夸大信息技术的作用,在教学中应用要适当和适度。上课准备一定要充分,还要有娴熟的操作技术,课时安排的要合理,()设计过程要用心,只有把信息技术与课堂有效整合起来,才能使课堂更优化。

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要有利于缩短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

信息技术与学科之间的整合,给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它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从而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营造最理想的教学环境。

短短的几年随着信息化媒体的高速发展,让我见证了信息化给教育带来的便捷。比如,利用多媒体平台可以非常生动地展示教学内容,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所学内容,像英语课上我们可以提供更加生动的场景进行教学。

现代信息技术极大地改变了学校与家庭的关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学校与家庭不受时空限制,联系更加紧密了。借助校讯通,家长可以轻松地获取孩子到校、离校时间,收到老师布置的作业、学校的通知,及时得知学生学业情况,如此等等。教师可以非常方便地对学生进行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可视化处理。校讯通不仅改变了传统的家校联系方式,还改变了教师间的交流方式。学校的通知等可以快速地发到每一位老师的手机里。

借助管理软件,可以对校园广播进行自动化管理,既提高了准确性,又省时省力。若能跟网络连接,则可以根据天气自动选择播音策略(比如下雨天,停止播放进场曲)。这要在十几年、二十年前是无法想象的。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给教育带来的革命性变化是不胜枚举的,这也得益于科技工作者的努力以及国家对教育的投入。我想,将来,信息技术会更加广泛地应用于教育,有一天可以用自动化的评价平台来代替人为的传统的纸质评价;甚至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配置优秀的教学资源,解决目前的择校问题。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视频与优秀教师进行教学互动,等等。

对于我校而言,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还没建设学校网站,没有办公系统,还没有真正实现无纸化办公。当然,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过度依赖不一定是好事,比如教学上对多媒体的过度依赖往往会使传统的优秀的教学方式散失。因此,我觉得,信息技术始终是一种工具,一种为教育服务的工具。我们应该合乎适宜地使用它,且最终的目标是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信息教育心得体会范本篇六

开学初,在学校的要求和自身发展的需要下学习了信息技术课程新课标,加上自己参加工作两年的实践教学,得到了一些新的认识:

1、关于信息技术常规教学课应该怎样上的心得:

45“信息技术课堂怎样控制?”、“如何让分钟学生收获的更多?”、“进行教学环节转换时怎样将学生‘‘抓''回到课堂?”等等。这些一直是我经常遇见的问题。作为信息技术教师的.我平时课堂教学中如何做到调控课堂游刃有余呢?下面提供两种策略以供研讨:

a、激励策略一一利用各种手段鼓励学生,把学生的注意力带回到课堂。

上来。

b、运筹帷幄策略一一提前备好课(备好学生、备好教材备好教学准备、备好教学设备设施、备好教学中所用的教学资源)对所要发生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2、关于课堂教学中如何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突破教学重难点的心。

得:

教师要深入理解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内涵,针对具体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条件和教师自身特点,合理选用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并优化组合、取长补短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确保达成教学目标。

下面提供几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以供研讨:。

吃透教材、拓展教材,合理组织教学资源。

抓住学生特点,精心运用教学方法。

a、以“任务驱动”贯穿教学过程。

“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提出了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的学习途径,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

b、推行协作学习法。

协作学习是一种通过小组或团队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策略。要求教师具有新型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以“学”为“主”,同时积极为学生创建协作学习环境。

c、运用案例教学法。

目前我们的机房大多具备多媒体电子教室功能,我们要充分利用其展示功能,讲练结合,仅靠教师讲,学生很难理解,而利用极域多媒体电子教室软件中的广播教学,教师边讲边演示,学生就听得很明白、看得很清楚,更容易掌握;像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利用实例作品进行教学,向学生展示一些实践中做得较好的作品,让学生在欣赏作品时得到感悟,引起共鸣。同时教师可构建信息技术教育,将教案、课件和操作难点录成视频文件(可用“屏幕录象专家”)放在上,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掌握情况来浏览网页和选取下载内容,使课堂教学与网上教学相结合。

信息教育心得体会范本篇七

20xx年2月22日、23日,我有幸参加了惠农区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和惠农区第三批骨干教师培养对象的培训。为期2天的培训,深感自己与当今先进的教育信息技术的差距,也深刻的认识到了先进的教育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可发挥重要的作用,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深刻的认识到了只有不断的学习,接受新理念、新技术、新事物,学会并运用新理念、新技术,才能跟上现代教育的步伐。现将参加这次培训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第一天上海师范大学鲍贤清教授微时代的教育创新的讲座,第二天宁夏教研室信息教研员杨宏轩老师?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的讲座,让我认识到:教师的教学是一门科学,需要研究,需要创新,教育信息技术也是一门科学,更要研究,创新。同时,我也认识到教师的成长也离不开教育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使老师面临着如何合理运用教育信息技术,如何使教育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发挥最大的成效。通过此次培训,让我认识到,学会把教育信息技术应用在教学中能使自己的教学过程条理更清晰,学生更明白易懂,让教学过程更明朗化,可以为教学增添光荣和活力。

这次给我们培训的老师,他们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等专业知识水平、敬业精神都是一等一的。经过他们耐心细致的讲解,让我认识到学无止尽,教育思想、教学观念还有待于不断地提高。特别是2天培训所学到的东西,更要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地尝试、运用。真正的把教学和教育信息技术整合,融会贯穿。

通过2天得培训,使我逐步更新了教育教学观念,了解了先进的教育信息技术理论,在教学活动中更能如鱼得水、调整自身的角色和教学方式、方法,联系学校及学生的实际合理地把教育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切实提高教育教学的能力和水平。也使我发现了自己在教育信息技术中需解决的问题,发现了在教学中运用教育信息技术的差距与缺乏。

总之,通过这次培训,使我对教育信息技术的理论与方法掌握得更有深度,使我感到比原来站得高了,看得远了,有一种“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的感觉。我一定把这些感悟用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并不断的完善它。把教育信息技术合理地融入课堂教学中,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教学实效。

在学校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开展这样一个新背景下,作为学校领导必须具备信息化领导力——根本的信息素养和利用信息化设备组织教学,合理评价教师、学生和学校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及其效果的能力,引领和示范合理高效地使用信息化资源的能力,简言之就是使学校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投入取得应有的成效的能力。学校领导的信息化领导力,是在信息化环境中,学校领导所表达出的一种综合影响力和领导气质。

教育信息化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成功与否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要想加强信息化领导力,推动教育信息化的整体开展,学校应当系统规划、有序行动,对以下方面要有所关注和思考:

教育改革和新课程的挑战。教育信息化的领导力应当表达在全面了解我国根底教育改革与教育信息化的现状,并进而认识到教育信息化与根底教育新课程教学改革是密切相关、互为促进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正是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信息化实践创新的具体表达。

创新教学与教学改革。教育信息化的领导力表达在应当了解信息化教学在课堂实现的根本模式,认识到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需要以教学方式的改革为根底,认识到高价值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应用要确保表达技术的有效整合。

信息化与学生的全面开展。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开展。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创设以“学”为中心的信息化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开展应是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关注和思考的出发点——应该了解如何创造将学校、社区、家庭紧密联合的信息化教育体系;了解如何利用网络技术开展教师、学生、家长多方参与的评价与家庭学校互动:了解实现学生的电子成长记录与全面开展轨迹;了解如何将社会信息化开展和新课程改革对学生开展的新要求,转化为教师、学生的行为和根本素养。

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成长。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应该表达在——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教师的专业开展面临着新的要求和新的机遇。教师需要掌握根本的技术应用能力,需要掌握将信息技术整合到课程中的教育技术能力,需要掌握借助信息技术寻求终身开展的学习能力。学校领导要认识到,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成长,是教育领域系统规划信息化开展的重要组成局部,需要为教师的专业开展制定相应方案,以内化为教师自觉利用教育信息化的执行力。

信息化教育环境与学校文化建设。学校领导们该认识到,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效果表达之一,是教育文化的变革。如何在学校信息化环境建设与校园文化之间取得协调和共同促进开展,以取得信息化投入的最正确效益。

区域教育信息化投入的效益评估。教育信息化是一件经济、人力、物力投入都极大的工作。学校领导应当清醒并深刻地认识到,教育信息化系统规划需要对技术投入的效益进行关注,需要对教育信息化各系统要素效果和整体效益进行通盘考虑和认真评估。

只有对这些方面真正思考,从硬件设施、软件资源、应用队伍、课程改革、教学应用、规章制度等多维度进行系统设计,才能有效地推进学校的信息化开展与建设,真正具备教育信息化的领导能力。

当前,教育信息化已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学校的职责就是要寻找能够使每个学生到达最正确学习状态、学习水平并得以健康成长和开展的条件。校长作为学校的领导者,是学校工作的掌舵者,学校信息化的有效应用和使用水平,取决于校长及中层领导因素、教师因素和环境因素。其中学校的引领作用是关键。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学校领导的认识层次决定了学校信息化工作的开展方向,学校的信息化的'制度的制定符合教学规律,要贴近教学实际,符合教师的工作需求,才能够被教师认可,才能有效地得到执行,因此学校有关信息化方面制度建设和鼓励机制的的健全是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要保障。

学用结合是深入推进信息化的法宝。学校领导的身体力行是学校信息化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校领导必须清楚各学科教师的学习情况,做好信息化推进中的对全体教师培训指导工作,能及时利用数据对课堂教学及质量进行分析,化解难点和教师的困惑,让教师切实体会信息技术的魅力。

信息化的管理效劳是效率的保证。学校领导和相关管理人员要密切合作,协调做好效劳和管理工作,推动学校信息化工作的快速开展。

为信息化搭建、打造必要的环境。学校要从硬件建设和软件提升方面为教师的使用提供便利,解决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学校专业信息技术人员的学习和教师的专业培训必须符合教师的实际需求,确保优质资源能为教师正常教学所用,能为学生平等地共享。

利用信息化,推进校本教研。学校要着眼教师的专业开展,拓展学科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实践研究,促进教师开展信息化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研究,激发教师的成就感,为教师更好的开展创造条件。

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是一项长期的,逐步完善的工程,只有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在行动上积极地践行,才能使信息化发挥最大的效用。

信息教育心得体会范本篇八

通过开设信息技术教育,意在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培养学习具有收集、传输、处理、应用现代信息的能力和具有应用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进行学习和工作的能力。这是"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培养适应新世纪人才和满足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的需要"。

事实上,信息技术课最终教学目标是什么?是要求学生掌握纯计算机理论知识吗?不!应该是教会学生一种学习方法。信息技术始终是一种工具,对学生而言,是一种高效的学习工具。如果明确了这一点,信息技术课就不该是简单教会学生几个简单的基本操作,而是让学生在信息技术技术下掌握如何学习的方法;在学习中遇到技术困难,再去了解并掌握相应的技术操作。

一、信息技术课要立足普及学生电脑知识,树立信息意识。

对于青少年学生来说,由于已有的知识和社会经验较为不足,对计算机的理论和原理仍感到很高深莫测,我们的教学如果重理论而轻应用,结果只能是学生害怕电脑。因此,我们的教学目标应是立足于普及电脑知识,树立他们的信息意识。

以"从网上获取信息"这一单元课为例,来说明如何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按常规教学,是先讲一节因特网基础知识课,向学生灌输什么是浏览器?什么是ip地址和域名?什么是……?几个名词解释下来,学生早就厌烦了。而对没有上网基础的同学,也吓得不敢上网了。如果接下来再讲搜索、下载等操作,已经上过网的同学不用老师讲他也早已会操作了,而没有上过网的同学,看着那么多的内容,怎么也掌握不了。学生对这种课当然感到反感。

如果以任务驱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有兴趣去做,例如:了解一下西藏的风土人情,通过网络搜索点击便可得知,观察地址,再输入ip地址来观察。学生们就轻松的理解域名与ip的区别。

二、注重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

信息技术课最突出的特点是:实践性很强,一定不能用教师的讲来代替学生的学和动手,要大胆让学生去探索、去操作,要让学生在动手中学习知识,熟练基本操作技能和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应用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对于从未操作过电脑的同学,是老师教学过程中较为难处理的一个方面。采用上述教学方法后,平时上课辅导的重点,我会放在操作基础较差的同学那儿,对他们的作品制作要求也相对低一些。事实上,电脑基本操作也就只有建立一个文件夹、复制与粘贴、保存一个文件等。通过一对一的指导,从未操作过电脑的同学也能很快地掌握这些基本操作。而对于上网、搜索、下载及word制作上的操作,即使这些同学当时未掌握,但当他要用到的时候自然会去问周围的同学,因此这些同学如果在主题内容的策划上下点功夫,单元成绩不一定比操作熟练的同学低。

三、要建立灵活的成绩评价体系。

评价的内容与方式必须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与方法、学习中的交流与合作、动手实践和操作能力。

怎样让学生去迎接学习上的挑战?怎样培养他们勇敢地去面对和熟悉一个复杂、令人迷惑不解、始终变幻的世界?思考着这些问题的同时,我深信: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育他们健康成长,比教给他们知识本身更重要。当学生个性得到发展、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健康成长以后,他们的创造力无疑会得到最充分的开发。

信息教育心得体会范本篇九

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质的标志。特别是对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现在已不只停留在课本知识课件的制作上。作为一名教师应积极主动吸纳当今最新的技术,并把它们应用于教学活动之中,在这短短的培训中我深深的体会到:

1、这次教育信息化能力提升培训,我真正的认识到活到老学到老,只有更新观念,不断学习新知,从根本上提升专业素养,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2、作为一名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终生学习、不断完善自我的需要。还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网络、电脑等)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加工、组织、运用,这些素质的养成就要求我们不断地学习,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信息化素养成了终生学习的必备素质之一。

1、聆听了朱教授“数字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基本模式及应用方法创新”专题与案例分析的学习,使我充分认识到作为老师,要具备基本的信息化素养,掌握信息操作的基本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还应具备信息收集处理以及表达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同时,认识到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了解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情况,信息化教学环境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几种常用的教学模式和软件的基本应用。

2、教育的实质是通过传播、交流信息,有目的的影响他人的活动,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五大感官对信息的获取,并按一定的目的'要求,选择一定的合适的信息内容,通过有效的载体把经验,知识,方法传给学生。发挥信息传递视角的六大功能,方可创造情境,变静为动,变可见为不可见,变抽象为直观,模拟场景,转化信息,课堂教学效率才会不断提高。

3、利用现代技术,解决传统教学手段传统信息技术教学目的的那些关键性的教学因素和教学环节。有效达成教学目标的困难点和影响有效达成教学目标的哪些关键性的教学因素和教学环节是整合点的不同定义。正确运用整合点的诊断方法,才能在现代教学设计中,找准有效达成教学目标的困难点。把握整合的三项原则:紧扣学习目标;适合用啥就用啥;先用传统细信息技术后用现代信息技术。

4、学习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效整合的八大基本模式:优化新课堂教学设计;掌握信息技术“潜在”的教育教学功能;理解整合的实质;明确整合的目标;准确诊断确定“整合点”;优化“整合点”内容的资源设计;物化“整合点”资源设计的成果,将其转化为媒体资源,工具软件,智能软件等;恰当有效的应用整合资源达成有效的教学目标。

5、要“以人为本,育人为本,发展为本。”作为教师要尊重终身教育观,做好解析者,示范者,组织者,启迪者,指导者,给渔者,促进者。学生终身学习、发展观。做到主动参与,自主,探究,交互,合作,会学习,会活用。要以优质的数字化学习环境为支撑创新,因材施教。处理好尊重鼓励,民主平等,学会合作的师生关系。

本次培训中,朱教授注重细节上的教学渗透,他通过专题讲座与案例分析和演示操作的方式,不仅教给我们知识和技巧,更在无形中用自己的言行来引导大家,在一些细节的讲解上十分细致,恰当地渗透各学科的常识,使不同程度的老师都能得到提高,真正的学有所获。

5月18日,罗局长精辟的总结报告,使我深深体会到我们必须站在教育教学改革需求的角度,融会贯通朱教授的讲座内容,不断学习、消化,对技术的应用要把握好度,不能将电子白板代替黑板,更不能被技术捆绑。教育信息化在两个课堂的建设中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要把两个课堂的建设做好做实,使教育信息化能力不断提升,真正达到教育信息化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教育也要时代化,要融入到现代的生活之中,融入到这个信息的时代,这个信息的社会。

总之,培训时间虽然短暂,但我受益匪浅。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努力把所学到的教育信息化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去,使之真正为教育教学服务。

信息教育心得体会范本篇十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了教育界的热点话题。近年来,我在教育信息化的实践中有了一些体会与感悟。通过利用教育信息化的工具和资源,我发现它对教育和学习过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在教育信息化中的心得体会。

首先,教育信息化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和工具。在过去,教师主要依靠教科书和手写的教学材料进行授课。如今,教育信息化已经改变了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通过互联网,教师们可以通过搜索引擎、在线课件和教学视频等途径,获取更丰富、更实用的教学资源。此外,还有许多教育类的应用程序和软件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工作。这些工具和资源不仅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能力,也让教学更加有趣和生动。

其次,教育信息化也为学生提供了更自主、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在过去,学生只能通过听讲和自学来获取知识。然而,有了教育信息化的工具和资源,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自由地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形式。例如,学生可以通过在线课程进行自主学习,他们可以随时随地的学习,不再受到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同时,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自主选择学习资源和工具,以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

另外,教育信息化也促进了学校和家庭之间的有效沟通。在过去,学校和家庭之间的沟通主要通过书面通信和面谈来进行。然而,有了教育信息化的手段,学校和家庭之间的沟通变得更加方便和高效。学校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短信或社交媒体等工具,向家长发送学校通知和家庭作业等信息。同时,家长也可以通过在线教育平台,随时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和学校的动态。这种有效沟通不仅能够促进学校和家庭的合作,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发展。

然而,教育信息化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首先,教育信息化的不平衡发展导致了数字鸿沟的存在。在一些地方和学校,由于师资力量不足、设备条件差等原因,教育信息化的进程相对较慢。这使得一些学生无法享受到教育信息化所带来的好处。其次,教育信息化也暴露出网络安全问题。随着学校和学生的上网时间的增多,网络安全问题成为了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如何保护学生的个人信息和网络安全,将成为教育信息化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总之,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了教育发展的趋势。它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教学资源和工具,为学生提供了更自主、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促进了学校和家庭之间的有效沟通。然而,教育信息化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因此,教育者和决策者需要共同努力,合理引导和利用教育信息化的力量,以促进教育的进步和发展。

信息教育心得体会范本篇十一

国家要实现信息化,教育信息化必须先行。教育信息化是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其基本特征是开放、共享、交互、协作。在国家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今天,信息技术正全面进入教育教学领域。《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__—20__年)》明确提出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这一全新理念。深度融合是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更深层次的应用,而从目前来看,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所产生的影响却不显着,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学习方式等还没有从根本上发生变化。这需要我们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策略,并加以实施。

一、大力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构建优质信息化教育教学环境。

营造设施一流、技术先进、资源充足的优质信息化外部环境是开展有效信息化教学的先决条件。优质的信息化环境,必须要充分满足教师持续开展信息化教学活动所需要的条件,充分满足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需要的能促进有效学习的条件。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内容和方向就是要大力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三通两平台建设的完备程度和技术水平直接决定着信息化教学环境的优劣。

二、教师要转变思想,提升素质。

教师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思想,在内心深处真正认识到信息技术对传统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大意义和作用,愿意学习信息技术并将之付诸于教学实践中。只有教师的思想转变了,信息化教学才会真正顺利进行。以学生为主体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并不意味着教师的角色变得无足轻重,相反,它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师应当扮演好以下角色:学生的良友、学习的引导者、学生的帮促者、课堂组织者和协调者、激励者。

同时,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必须具备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信息化教学实施能力和信息化教学评价能力。

三、学校应加强机制和制度建设。

(一)做好顶层设计,保证经费投入,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工程。

学校应成立信息化领导小组,下设由专业人员、管理人员、一线教师等组成的信息化建设办公室,建立日常工作制度,负责制定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规划和推进方案,研究解决建设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当前,各学校应按照国家、省市对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工作部署,保证建设经费足额投入,做好三通两平台的建设工作,争取早日搭建好学校的信息化软硬件教学环境。

(二)加强信息化师资队伍建设。

开展信息化教学,教师资源是最重要的资源。学校要把信息化师资队伍建设摆在战略高度上,加大新教师职前培养和教师在职培训的力度,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加强对信息化资源开发、应用、管理和服务人员的专项培训,将信息化教育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和信息化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作为主要培训内容。学校应鼓励并支持更多的教师参加国家及省级信息化教学大赛、课件制作大赛、微课程大赛等信息化比赛,从备赛、参赛等过程快速提升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对在各级信息化比赛中获奖的教师及在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要予以奖励。学校应严格执行教师职称评聘中有关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相关政策要求,对信息技术考核不合格的教师要限期整改。

四、构建网络环境下的三段式教学模式。

网络环境下的三段式教学模式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一种有益尝试。三段式教学是把教与学的过程划分为课前、课上和课后三个部分。对教师而言,就是教师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课后反思;对学生而言,就是学生的自主学习(预习)、课堂学习、知识拓展与延伸。

(一)三段式能够有效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1、教学设计。三段式教学设计既要考虑到教师、学生、技术、媒体,又要考虑知识内容等多种因素。可利用数字校园教学平台、网络学习空间等信息化平台或常规的网络通讯工具,比如qq空间、博客等这些学生易于接受、耳熟能详的网络工具,将预习要求、教学视频、重点难点、教学课件、知识拓展等内容上传到空间,以方便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和自主学习。

2、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信息技术应用的主战场,应该尽可能让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真正发挥作用。三段式所呈现的课堂教学是:课堂上学生相互交流学习体会、每个学生都呈现自己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收获,教师解难答疑。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主动参与,而教师只是参与者和指导者,真正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育理念。

3、课后反思。教师的教学反思、学生的学习体会、知识巩固与拓展延伸,可以不同的形式呈现在教师或学生的空间,师生可以互访,并实时交流沟通。

(二)三段式能够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

对学生而言,课前就是学生根据教师网络学习空间提供的学习指导,合理地利用课余时间,预习新知、自主学习;课上就是利用课堂有效的时间,交流预习、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其他同学和教师那里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课后就是学生完成所学知识的巩固,并按照教师的要求,利用网络实现知识的拓展和延伸。借助网络环境,即使在课外时间,也可以与教师沟通和交流,实现个性化教学,并实现同学之间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三段式解决了传统教学的弊端,把更多的时间还给了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五、实施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讲求实效,勿流于形式。

要避免无限夸大技术的作用,不能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造成形式脱离内容的现象。应根据课程特点、本次课教学内容和授课班级学生特点,来确定合适的信息化教学实施方案。

(二)因地制宜,结合实际。

当前,多数学校信息化建设水平不高,距离理想的信息化教学环境还相差甚远,但这不应该成为消极对待信息化教学的理由,要根据现有条件积极开展信息化教学。

(三)以点带面,全面推广。

开展信息化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个有效的信息化教学受制于信息化环境、任课教师的信息化素养、所教学生的素质能力等条件因素。较好的做法是:在学校中率先选择少数专业、少数班级、少数信息素养高的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试点,积累经验、找出不足,为后续的信息化教学闯出新路,待经验成熟以后在学校全面推广信息化教学。

教育信息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决不会一蹴而就。学校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按照国家、省市的统一部署付诸行动,不能完全照搬其他学校的做法和经验,要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并兼顾长远发展。教学改革是学校发展的永恒主题,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提高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要结合学生特点,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积极培养学生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能力,提高学习兴趣、质量和效率。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探索适合国情、省情、校情的信息化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信息教育心得体会范本篇十二

信息技术教学的地位已经越来越重要。信息技术课列为中学必修课。下面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信息教育。

供你参考!

通过开设信息技术教育,意在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培养学习具有收集、传输、处理、应用现代信息的能力和具有应用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进行学习和工作的能力。这是"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培养适应新世纪人才和满足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的需要"。

事实上,信息技术课最终教学目标是什么?是要求学生掌握纯计算机理论知识吗?不!应该是教会学生一种学习方法。信息技术始终是一种工具,对学生而言,是一种高效的学习工具。如果明确了这一点,信息技术课就不该是简单教会学生几个简单的基本操作,而是让学生在信息技术技术下掌握如何学习的方法;在学习中遇到技术困难,再去了解并掌握相应的技术操作。

一、信息技术课要立足普及学生电脑知识,树立信息意识。

对于青少年学生来说,由于已有的知识和社会经验较为不足,对计算机的理论和原理仍感到很高深莫测,我们的教学如果重理论而轻应用,结果只能是学生害怕电脑。因此,我们的教学目标应是立足于普及电脑知识,树立他们的信息意识。

以"从网上获取信息"这一单元课为例,来说明如何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按常规教学,是先讲一节因特网基础知识课,向学生灌输什么是浏览器?什么是ip地址和域名?什么是……?几个名词解释下来,学生早就厌烦了。而对没有上网基础的同学,也吓得不敢上网了。如果接下来再讲搜索、下载等操作,已经上过网的同学不用老师讲他也早已会操作了,而没有上过网的同学,看着那么多的内容,怎么也掌握不了。学生对这种课当然感到反感。

如果以任务驱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有兴趣去做,例如:了解一下西藏的风土人情,通过网络搜索点击便可得知,观察地址,再输入ip地址来观察。学生们就轻松的理解域名与ip的区别。

二、注重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

信息技术课最突出的特点是:实践性很强,一定不能用教师的讲来代替学生的学和动手,要大胆让学生去探索、去操作,要让学生在动手中学习知识,熟练基本操作技能和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应用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对于从未操作过电脑的同学,是老师教学过程中较为难处理的一个方面。采用上述教学方法后,平时上课辅导的重点,我会放在操作基础较差的同学那儿,对他们的作品制作要求也相对低一些。事实上,电脑基本操作也就只有建立一个文件夹、复制与粘贴、保存一个文件等。通过一对一的指导,从未操作过电脑的同学也能很快地掌握这些基本操作。而对于上网、搜索、下载及word制作上的操作,即使这些同学当时未掌握,但当他要用到的时候自然会去问周围的同学,因此这些同学如果在主题内容的策划上下点功夫,单元成绩不一定比操作熟练的同学低。

三、要建立灵活的成绩评价体系。

评价的内容与方式必须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与方法、学习中的交流与合作、动手实践和操作能力。

怎样让学生去迎接学习上的挑战?怎样培养他们勇敢地去面对和熟悉一个复杂、令人迷惑不解、始终变幻的世界?思考着这些问题的同时,我深信: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育他们健康成长,比教给他们知识本身更重要。当学生个性得到发展、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健康成长以后,他们的创造力无疑会得到最充分的开发。

作为一名工作了多年的老教师,自己在在这次远程研修学习中,能按时观摩学习了每一个专题的讲座,认真听取了专家们对小学科学教学的指导和解读。在这段时间的培训学习中,我通过看视频、听讲座、认真阅读了简报,学到了很多新知识,理解了信息技术对改进课堂教学的作用,具有主动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意识。了解多媒体教学环境的类型与功能,熟练操作常用设备。探索使用支持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网络教学平台等技术资源。真是受益匪浅啊!

原来自己在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所用的教学方法有些过于陈旧,网络知识比较缺乏,通过这次远程培训,让我能够在网络教学、移动学习等信息化环境中,合理利用通用软件、学科软件、数字教育资源和网络教学平台等技术资源,有效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发展综合素质。

专家们那讲座的视频、精辟独到的分析给我今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那一个个生动的教学课堂,让我知道了教学中应该注意什么。使我站在了一个崭新的教学平台上。这一次培训活动后,我要把所学的教学理念,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我要不断搜集教育信息,学习教育理论,增长专业知识。

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我要多学习,多学别人的优点,要主动适应信息化社会的挑战,充分利用各种学习机会,更新观念、补充知识、提升技能,不断增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要养成良好的应用习惯,积极反思,勇于探索,将信息技术融于教学和师生交流等各个环节,转变教育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和个性化发展。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拓宽成长路径,实现专业自主发展,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九天的紧张的培训结束了,我对这次培训很满意。这次现代信息技术教师培训,为提高教师的自身水平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我都要不断地给自己“充电”,加强基本功的新修炼,才能不断的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才不至于被社会淘汰。

通过这次培训,我对今后的教育教学方法产生极大影响,感受到教学工作的艰巨。同时对我各方面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特别是对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现在已不只停留在。

课件。

的制作上。使我认识到做为一名教师应积极主动吸纳当今最新的技术,并致力于把它们应用于课堂内的教与学活动中,在第九天的培训中我深深的体会到:

1.观念上的更新。

本次信息技术培训虽然只有短短九天的时间,但是每一天的培训都使我在观念上有一个更新。计算机的使用在往常对我而言就是一个进行文本操作的工具而已,本来我平时也不太注意对计算机技能的学习,总是有了问题就打电话求助,从没有想过要自己去掌握这样的技术。

2.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教育系统本身的需要。

在迅猛发展的信息社会,信息日益成为社会各领域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在教育系统中,教育信息则成为最活跃的因素,成为连接教育系统各要素的一条主线;而教育系统的一项主要职能就是由教育者把教育信息传递给受教育者。因为从信息论的角度看,教学过程是一个教育者(主要是教师)对教育信息的整理、加工和传播的过程。教师是这一过程中主要的信源和传输者,在教育信息的准备和传递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教育系统本身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

3.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终生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的需要。

信息素养是终生学习者具有的特征。在信息社会,一名高素质的教师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网络、电脑)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组织、运用;通过网络与学生家长或监护人进行交流,在潜移默化的教育环境中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这些素质的养成就要求教师不断地学习,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信息素养成了终生学习的必备素质之一,如果教师没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就不能成为一名满足现代教学需要的高素质的教师。

九天的培训,短暂的学习虽然结束了,但我相信教师教育将是不断探究,不断发展,不断完善自我的永远研修平台。

信息教育心得体会范本篇十三

九天的紧张的培训结束了,我对这次培训很满意。这次现代信息技术教师培训,为提高教师的自身水平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我都要不断地给自己“充电”,加强基本功的新修炼,才能不断的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才不至于被社会淘汰。

通过这次培训,我对今后的教育教学方法产生极大影响,感受到教学工作的艰巨。同时对我各方面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特别是对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现在已不只停留在课件的制作上。使我认识到做为一名教师应积极主动吸纳当今最新的技术,并致力于把它们应用于课堂内的教与学活动中,在第九天的培训中我深深的体会到:

1.观念上的更新。

本次信息技术培训虽然只有短短九天的时间,但是每一天的培训都使我在观念上有一个更新。计算机的使用在往常对我而言就是一个进行文本操作的工具而已,本来我平时也不太注意对计算机技能的学习,总是有了问题就打电话求助,从没有想过要自己去掌握这样的技术。

2.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教育系统本身的需要。

在迅猛发展的信息社会,信息日益成为社会各领域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在教育系统中,教育信息则成为最活跃的因素,成为连接教育系统各要素的一条主线;而教育系统的一项主要职能就是由教育者把教育信息传递给受教育者。因为从信息论的角度看,教学过程是一个教育者(主要是教师)对教育信息的整理、加工和传播的过程。教师是这一过程中主要的信源和传输者,在教育信息的准备和传递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教育系统本身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

3.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终生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的需要。

信息素养是终生学习者具有的特征。在信息社会,一名高素质的教师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网络、电脑)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组织、运用;通过网络与学生家长或监护人进行交流,在潜移默化的教育环境中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这些素质的养成就要求教师不断地学习,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信息素养成了终生学习的必备素质之一,如果教师没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就不能成为一名满足现代教学需要的高素质的教师。

九天的培训,短暂的学习虽然结束了,但我相信教师教育将是不断探究,不断发展,不断完善自我的永远研修平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