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中秋节散文(模板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0 22:39:46 页码:12
2023年中秋节散文(模板8篇)
2023-11-10 22:39:46    小编:

教育是培养人才、传承文明的重要途径,但如何进行优质教育是我们所需要思考的。怎样培养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总结范文中的写作技巧和语言表达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中秋节散文篇一

今天是中秋,在这里祝愿全天下的人节日快来!

中秋节里,男人与男人之间有聊不完的话题。其实,我每天都有和男人接触,和男人聊天,说话,和男人开心,和男人做事,和男人谈女人,看男人写这样那样的文章;背后看男人窃喜,看男人耍小聪明,看男人言不由衷,看男人自相矛盾,看男人有时歇斯底里,看男人流泪的模样。

男人天生就是简单而又复杂的尤物。有的男人在人前衣冠整洁,谈吐从容,好面子,以为男人生当做人世的王子;有的男人好抽烟,在云雾袅绕里品赏超凡尘世的极乐,把历史锈迹斑斑到牙齿和喉咙,意念依附白悠悠的烟雾升腾,男人味飘渺成一种深沉;有的好饮酒,在酒里品读知己,在酒里品读现今的矛盾,在酒里漫品历久的沉醇,有的情愿和酒化为一滩泥,酒承载心志超凡脱俗,美了意念的春夏秋冬,醒来后依然是现实的自己;有的好赌博,赌钱赌名声赌地位赌江山赌美人赌生命,痴迷赌的惊险,喜于失的春风拂过,乐于成的大度从容,饮着悲喜交加的大彻大悟;有的男人想入非非,痴迷自己的一方领空,有的婉约有的豪迈,有的以超前的哲理,有的以能说话的漂亮文字,或含蓄或深沉或激扬,把岁月、把季节、把自然、把人文、把情描摹的通透;有的偏于谋略,把人物、人情、事情、世界、摆成有机的阵图,在来来去去之中把玩尽出风云一样的乐趣;有的务实,依着自然和社会的定律一笔一划的临摹,不投机不越轨,一步一步拖着家庭、社会、历史的车轮向前进;有的男人偏爱玩一些小窃喜,以致玩出意想不到的不能掌控的烂摊子,有的有些收敛就大错不犯小错不断,有的没法收敛就只得硬着玩下去,以致成了大奸抑或大恶;有的喜持序安规则,不异想天开也不突破自己环境的界线,一辈子在衣食住行里生儿育女平平常常,这些就是男人中的主体了。

男人的爱情简单而又复杂。有的男人天生爱玩一些窃喜,女人也最喜欢这类男人,这类男人爱情言谈举止满是暧昧,无处不是心机,因为暧昧无需负责,只需调情迷惑,空窗期的男人是寂寞难耐玩暧昧,恋爱中的男人是自恋耍帅玩暧昧,已结了婚的男人是追求新欢旧爱玩暧昧,暧昧本质省钱安全 ,这类男人往往乐此不彼逍遥自在,也正应了男人不坏女人不爱的矛盾本质;有的男人爱情一本正经,女人也往往错误地不喜欢这类男人,这类男人踏实、本分、忠诚、负责,爱情不转弯抹角直奔婚姻和生活的主题;有的男人天生外表迷女人,这类男人由于外表的这些优势轻而易举就有了所谓的爱情,在爱情的领空里少了磨砺、少了曲折,多了容易、多了便捷,因之人就相对少了 成熟、少了坎坷、少了大气,多了幼稚、多了迷茫,多了和外表不和谐的高度,因之有的在迷迷茫茫之中爱情几多波折,现今的爱情泛滥、离婚泛滥多数是这类男人;有的男人相对外表欠佳,这第一印象就在女人的心中大打折扣,因之这类男人往往要几经曲折才能在爱情和事业中 凭内在的功夫照亮爱情和事业的路,这类男人后来多数沉稳、从容、淡定、大气,这类男人用勤俭、努力、勇敢、顽强书写着男人的惊天大字。

男人的心灵简单而又复杂。男人有的外表强硬、牛气冲天、是乎不可一世,有的外表谦逊、彬彬有礼、是乎又有点弱不禁风,普遍的男人本质都是长不大的孩子,有极其脆弱的暗暗流泪;男人天生就需要女人的搭配才能为一个人的完整体,这不单单是生理的互需,是 男人与生俱来的对母爱的依附,因之一个女人往往更能塑造一个男人;男人天生喜欢做强者,喜欢扮演保护女人、老弱的`使者,并以此为使命、以此为荣耀,心甘把温暖、把舒适、把安详留给女人和老弱,把危险和压力搭在自己的身心,所以男人不容易、很累!

男人的世界是真; 男人自来到这个世界就把女人叫母亲、 叫妻子、叫女儿,男人对女人至始至终充满了无限的感激,跪在女人的膝下、躺在女人的怀里,一辈子恭恭敬敬接受着女人的淳淳教诲,一辈子在女人的关怀下为征服世界和改变世界,直到流尽最后一滴汗、流尽最后一滴血。

男人的世界是善:男人建立起正常的持序,维护着和平,一个一个女人的健康和伶俐是男人们呕心沥血的创造,一个一个女人跨出家庭撑起半边天的大气是男人的最爱, 国泰民安万家祥和、男人的头顶着天。

男人的世界是美:男人有女人的婉约和细腻,男人有女人无法企及的粗旷,男人把女人捧得知性,把女儿捧的娇艳,男人在山崩地裂面前沉着冷静,男人在多大的灾难、危险和失落面前绝不流泪,男人虽膝下有黄金却一辈子只乖乖跪在父母面前,男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书写着万古风流。

解 读男人,就是解读历史的厚重;解读男人,就是读现今的和谐。

一个女人能塑造一个好男人,一个好男人能捧起女人的无限美!

中秋节散文篇二

夜风习习,皓月当空,中秋八月,月圆情浓。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月亮像个羞怯的少女,轻移着莲步,也牵引着我的视线。我仿佛看见了凄冷的广寒宫里那轻舞广袖的嫦娥,看见了这位月华仙子幽怨的眼神,还有她腮颊上思乡的`泪痕。她把寂寞惆怅,痛苦彷徨,全都融在了自己曼妙的舞姿里。相思的人儿也许可以在苏东坡的词阕里,可以寻求到一种心灵的抚慰:“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穿过那铺满石子的小径,走上一座石桥。触摸着石栏上绵软的青苔,像捧握着你温柔的小手。亲爱的,你还记得吗?那次,就在这里,娇巧的你依偎在我温暖宽阔的怀里,仰起你明月般的脸庞,那长长密密的睫毛下,一双丹凤眼像夜空中闪烁的星星,晶莹透亮。我轻抚你如瀑的秀发,凝视你的双眸,捧你的手在我胸前,让你感受我火热的心跳。那是一个男人对一个女子的无限深情!就那样长久地凝视着你,要把你融化在我温柔的眼波里,一直到把你看得不好意思,一头埋进我的怀里,嗔怪着说道:“你坏,你坏。”亲爱的,我好爱你!因为你不仅有江南女子的温柔婉约,也有北国女孩的豪爽热情。你娇媚的容颜如花般俏丽,你婀娜的身姿似春风拂柳,你的声音银铃般清脆悦耳,你生了气的模样又是那样楚楚可怜。

亲爱的,你就是我永远的爱恋,纵然相隔遥远!星移斗转,岁月沧桑,吾爱永恒!如果愿意,我的臂弯就是你疲惫是休憩的港湾,我的怀抱就是你无助时寻求的温馨家园!亲爱的宝贝,昨天我打开邮箱,收到了你的电子邮件,里面是你送给我的温馨浪漫的中秋祝福!谢谢你了,我可爱的天使!每当我收到你的消息,总有一种温暖潜入心怀。

你在信里说,那里有个男孩想追求你,你觉得谁都无法和我相比。宝贝,那是因为没有谁比我更爱你!走下石桥,被阵阵馥郁的花香吸引,闻着那香味,绕过石栏,来到一棵桂花树下。那白色的小花缀满枝头,在月光下变成了柔和的鹅黄色。一朵朵,挨挨挤挤,争相吐芳,装扮着这中秋之夜。我记得第一次认识你,也是在这丹桂飘香的季节。后来,你为了深造,到千里之外的另一城市工作学习。

分别的日子,心儿时常被思念包围,你多次叮咛我要抛开思念的忧伤,但我在思念的日子里尝到了美丽的幻想。因为有了思念就有了盼望,有了思念也就有了感慨的时光,有了思念更懂得彼此珍惜,有了思念也就明白了今生最多的向往是在何方!!又是一年中秋佳节,在这月圆之夜,默默的想你。

情寄明月,让风儿捎去祝福与问候:“远方的爱人,中秋快乐,身体安康!”

中秋节散文篇三

一场场疏雨将仲秋唤至眉睫,不知君处是否亦看到了莲已成篷月桂开?记得你曾说,喜极了莲子的清新与桂花的幽香,因它与仲秋的团愿,月饼的香甜还有一个古老的传说有关。我亦因君所念有所念,总是喜欢在每一个或阴或晴或浓或淡的仲秋时,沿古老的传统入俗,洗手捏面,且采来各色甜果与面粉相嵌,纤指熟稔的为这个传统的节日添薪续稠,将所有的悲欢离合包裹,为君烘一炉的微甜的饼香,待月欲盈时,遣予君前,请君笑尝。

珑心伴月,冰糖桂花馅。

如布一场来去都走不出的圆径,将一颗饱满圆润的冰糖,嵌在密密匝匝的桂花间与糖汁相融,面粉作衣有牡丹凤鸟题了花好月圆的水印于其上。以冰糖为月,桂花作星,满满的相盛,放入炉中经文火慢慢的烘烤,待色至泽黄的暖色时,甜香慢慢漾开,就如那时玲珑样的心事,散在睛日的温和里,分分秒秒间,坦然的生出许多天长之息,地久之念。打开那泽黄色的锦衫时,便看到一际清晰的繁星,层层拥趸着那轮圆圆的明月,像极了珑心将眨动的思念煨暖,烘出伴月的贪恋,紧紧的依附和夹杂在清新的饼间,如这个将至的仲秋里,我为你捏制的面球,点一轮家乡的明月为眼。一团锦绣里,即使有圆有缺,君都可以感受到珑心伴月的清香,就如君那满满的不自觉溢出的记忆。

豆语甜心,枣泥红豆馅。

红枣如珊瑚,晶莹剔透。传言,红枣具有神奇的养颜功效,可以永葆青春不褪,那么,在这个仲秋临近时,采一串红颜如玉的枣子,为君先碾成微甜的枣泥与南国的红豆相掺,在素手的搅动之下,慢慢粘合,渐渐成了缠绵的模样,再无分界。豆蔻红颜,如恋君时的痴贪,再融了白沙糖少许,丝缕间更添缠心绵意,最后在火的烤炼下,颜色由清白转到金黄,饼间却融了永不褪色的红艳,在心向处牵暖熏香。做一个豆语甜心饼送你,缠绵的红枣,轻嚼,润齿留香;剔透的红豆,轻咽,益气养血。君尝时,豆语甜心全嵌在金色饼衣里面,落齿处,枣香豆香,在君的唇舌间涌动成潮。我尝过的红枣中的蜜甜和红豆中的甘酸,而今我将它遣予君前,涂在君的手上,让君再一次贪恋儿时食指的诱惑。

莲心如意,梅子莲容馅。

将莲子辗碎、曝暖,压成泥作蓉状,带着儿时玩泥人般的趣致捏成团,将其身以面粉和蛋液镶衣,再嵌两颗梅子为如意,最后放入金黄的热油中烘成月亮的模样。尽管以锦衣华服相裹,仍带着莲子般的清纯,梅子样的盈润。那夹在饼间的莲蓉,是莲子甘心的碾压,而那嵌在莲容间的梅子,则映着娇生生的晴朗,像那时春日里我们一起行过的半亩花田,我将如花的笑容捧到你而今也许望不到的前端。记得共食时的梅子,藕丝相连般的粘甜。记得同采莲子时,拈丝成链,圈起旧时的纤腕。泥莲芳倩,如昔年曾见。而今,将那时的莲心与莲意和着莲子一并碾作泥蓉,在饼的中间醉卧。思念如梅子青,摊开时,酸甜已如醇酒般溶在月饼间。如那午夜仲秋时的月色,清了旧时的嗔怨,唯余莲心如意缕缕相牵。

祈,在这个安静的仲秋夜,你我的笑靥如一月倾城,清净而淋漓的徜徉在这有你有我的尘世,彼此伸手,掬起那饼间众馨的味道,在同一轮绝美的月色间,细细品尝我们曾经的微酸如今虔诚,而后的幸福安好。

中秋节散文篇四

月儿或圆或缺,不是挂在天上,实在是刻在我们的心里。

能有记忆的中秋月,不多。却总有那么些印象留在记忆的深处。

那年的中秋有点不应景,一直淅淅沥沥的下着雨,有朋友说,晚上到他家赏月。那时,年轻,年轻得对一切充满好奇和冲动。就去了,三个人,在资江的一个临河的小房子里。我们吃着月饼,月饼是朋友特意定制的,大大的,有两斤吧。是一个整的。朋友定了两个,一个给了年迈的父母,一个给了我们。

资江的水声,哗啦啦的响,我看不到她的真实的面貌,只是透过窗的缝隙,看到灯光的照耀,闪闪的,波光粼粼,变幻莫测,让人犹如在时光的隧道里摸索,不知尽头在哪里。

月亮是不肯出来的,我们微微的叹息着,但也仅仅是一霎那间的叹息。因为下雨,下雨,能有什么办法呢。虽然,我们是以赏月的名义相聚,作为自然的一分子,融入自然才是道理呀。

但我分明是看到了月的光辉。那是我们在话语断流的时候,我看到了月的身影。真的,我激动的站了起来。我大声的囔了起来,看,我看到月亮了。

朋友们还在笑我是想月亮想疯了吧。其时,我已经跑出去了。我的头一直仰视着,跟着那月的踪迹,没有考虑脚下的路是那么的坎坎坷坷。

朋友们也惊奇了,跟着我跑出来了。他们也看到了月的身影,感叹着万物的造化。

月儿只是一闪念,就消失了。

真是来去匆匆。

好多年过去,我有时独自一人,无端的想,那年的中秋月,只怕就只有我们几个人见到了的呀。这何尝不是一种难得的幸福呢。想想,竟然有一丝笑挂在我的嘴角,原来,我就是那个幸运的人啊。

中秋节散文篇五

蟋蟀声稀,桂香渐浓,说明了岁月的脚步已经迈入了真正的秋天。

又是一年一度的月满中秋时,节日的氛围浓了江南,也浓了我的心海。望着蓝天云中月,细数流年月中水,情不自禁,情不自禁地回眸一眼那岁月深处的时光码头,月光最柔最美的还是在童年的中秋时节。

童年的中秋节,有着记忆里最香的那碗大米饭。前河口原是一个沿海盐碱滩涂之地,一直种植着高粱、玉米等旱作物,到了我七岁那年才开始种植水稻。老队长刻意安排一种叫着珍珠尔的水稻种,虽然相对产量较低,但它成熟得早,赶在中秋节的前几日就金谷飘香,恰恰不迟不早地舞上中秋节那天的餐桌上。无怪有着珍珠的美名,不仅每粒饭晶莹剔透,而且绵甜可口,老远就闻到诱人的香味。也因为我爱上了那碗大米饭,冥冥之中的那双手也把我送进并流连在江南的鱼米之乡。

在家乡港城,自古中秋节就有着团圆节的说法。农事再忙,生产队也会安排一天的休息时间,孩童们又恰逢秋假(那是农村的中小学都有一个十五天的秋季假期),在外地工作的人也早早调休,大包小裹地回家过节。所以,前河口从大清早就会喧闹起来,家家户户都在忙活着。

清淡的早餐一过,主妇们就会烧上一些开水,准备去杀扣在笼子里的大公鸡,围在一起观看的孩童,不失时机地拔下一把自己认为漂亮的鸡毛,去做毽子。家主们总是要到集上去买上几斤猪肉回来,留下一部分做上一碗肥美的红烧肉外,余下的在一阵阵乒乒乓乓的刀砧声里,剁成为肉馅,准备做肉圆和馅饼。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家老宅前后就各有一个水塘,前面的养着鱼,后面的种植着荷藕。二哥拿出炫网,一个圆弧就在鱼塘里溅起了银白的花朵,须臾的功夫,就捞起了数条活蹦乱跳的鲤鱼。中秋时分,婆娑的荷叶已经被秋拿走了神韵,七零八落地卷曲在水面,塘水也显得清凉起来,可四哥不怕,举起一瓶云山白酒,咚咚两口,一个猛子潜下去,不一会就摸上一组臂膀粗的荷藕。左邻右舍的人,在笑声中要求再来一猛子,好让他们家的餐桌上也多上一碟下酒菜。

久居灌西盐场的三哥骑车回来了,一下车就慌忙地解下一个鱼篓子,倒出了蠕动的海虾和横行的海蟹,并亲自下厨,烹饪出地地道道海滩味。大哥是一个转业军人,一直在县城工作,他总是不紧不慢地坐上公交车,在中饭前赶到。老五是一个急性子,一大早他就担起水桶,去挑满两大缸水,再拿起斧头锯子,劈上一大推柴火,准备烧饭炒菜之用。只有我和妹妹两个人没有事,蜻蜓一般地一会儿东飞飞,西躲躲,准备着午餐的大快朵颐。

母亲从天一亮就开始忙碌着,菜园中拔起一把葱,砍来几棵菜,剥皮洗净,手上的水气还没有干,就和我两个姐姐一起忙里忙外。一会儿做红烧肉,一会儿做红烧鱼,这两盘菜一般是要首先烧好,然后放在蒸笼里保温。一会儿炸肉,一会儿炸藕饼,说起藕饼吃起来好吃,可做起来远比其它菜费事,首先要选择粗大而又内孔偏细的藕,去除二头不规则的地方,再切成为半公分厚的片,再用刀从中间破开到五分之四的位置,然后塞进肉馅,再放进装着蛋清的容器里浸一下,捞起后还要让外表再沾满生粉,并迅速地放进滚开的油锅里,炸透后又要迅速捞起,摊开存放,一连串的动作,基本上是在须臾之间完成的,只有掌握好火候的人做出的藕饼,才会外酥,中脆,内香。

袅娜的炊烟刚一停下舞步,午餐就开始了。如果有客人在,一般会分为两桌就餐,没有时父亲会直接安排:将两张八仙桌并在一起,一家人总是团聚一桌就餐。酒,是午餐少不了的,而且不会是当地的云山白酒,常常是久负盛名的洋河大曲。一贯谈笑风生的父亲,此时往往是举着酒杯,笑而不语,一会儿看一眼这个,一会儿又望一眼那个,只有我们这些儿女向他敬酒时,他才慌忙地说:“好,好好……”六儿三女,真不知道,父母为我们花费了多少精力!

尽管中午吃得十分丰美,可,家乡一直有着包团圆饼的习俗。午餐一过,母亲还没有喘口气,又开始忙碌起来,刚刚揣完面后,又开始安排三位嫂子剁菜砧肉,然后将它们在和成为馅。一旦面发好,就得迅速去包团圆饼。团圆饼广义上包括了甜馅和咸馅圆形状的饼,而从我们家乡的寓意上讲,只是中秋节晚上用来赏月的那一大八小的糖饼,才能够称为团圆饼。

由于忙碌,中秋节的晚餐,大多是食用一些馅饼和稀米粥,就在家人都在用餐的时候,母亲还独自一人继续在厨房里炕团圆饼。团圆饼的馅就是绵白糖,条件好的人家会兑进一些芝麻糊,包着外面的皮就是发酵过的面,薄薄的,几乎可以看到馅,要保证馅融饼脆,更不能够有缺损,肯定要掌握好灶膛里的火候。所以每到此时,母亲总是打发别人去吃晚饭,小心翼翼地独自操作。

一旦用过晚餐,父亲让我们将八仙桌抬到庭院里,开始了拜月赏月仪式。首先将直径最大的、象征月亮的糖饼放在八仙桌的中间,四周围放着八块小糖饼,取义于众星捧月。然后将园田果树上摘下苹果、柿子、石榴和梨子端来,摆在四个桌面,供奉月神。一家人默默地围坐着,在心里许着愿。一旦玉轮般地月亮爬上树梢时,父亲立即站起来,点上一支烟,去点燃一条长长的鞭炮和八个爆竹。只要有一家的鞭炮响起,瞬间,前河口就会沸腾起来,电光炫目,欢天喜地。

说起月饼,当时应该属于城里人享受的,农村的孩童一般一年就能够见到一次,因此对于我们农村的孩子是一种奢侈品,当时是绝不会立即吃掉它,不仅中秋夜会枕头月饼睡觉,甚至还会收藏数日。就是开始吃了,也会先从背面开始一层一层地剥下吃,因为正面当时都模压着嫦娥或者月兔的图案,只有在外皮吃尽后,才会小心翼翼地拨下一点,含在嘴里,慢慢品味着百果的韵味,味蕾享受后,才开始咀嚼。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第二天的早餐才是真正吃团圆饼的时光,那小的糖饼往往是一人一块,而那大的则是要用刀细心分开的,要做到人人有份,象征着一家人团团圆圆。

中秋节散文篇六

中秋节快到了,另一个人聚集在月亮周围...未经许可,不得复制edu的特殊条款。

中秋节就要到了。这是人们聚集在月球周围的又一天。尽管今晚月亮是圆的,那些应该团聚的人没能实现他们的愿望。他们的爱和记忆只能托付给不理解人类感情的月亮。

似乎每天天黑时,月亮从太阳升起的地方升起。月光下的树枝被萧瑟的秋风吹动。在这些秋风中,总有人们的思想和悲伤。那些思念和悲伤是思念亲人和朋友的祝福。这种情况怎么能使人不想到王建的一句话&;今晚月亮很亮。我不知道秋思是谁的家。&但是谁知道在月亮出来之前,秋思已经下降到了几千万?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期待着今晚的中秋节,在明亮的月光下带着甜蜜的幻想。全家人聚在一起,享受耶稣的甜蜜蛋糕,敞开心扉谈论他们平日不想谈论的事情。但是今晚怎么样?我所有的幻想都成了泡影。我的亲戚还没有团聚。我是这个月唯一生产月饼的人。孤独只会增加悲伤。

这样,我越想你,就越难过。如果我不去想它,我会被这样一个夜晚所伤害。我不禁想知道为什么过去的日子总是让我想你,但我现在生活的日子是如此多愁善感。

过了很久,月亮升得又高又亮,屋顶上所有的瓦片都变成了白色。外面的温度正在逐渐降低。对于那些站在外面乘凉的人来说,很难放弃这个满月之夜。他们想增加更多的衣服,但他们不想破坏笼罩在秋思的气氛。我只是静静地站着,仰望着满月,默默地想着我在其他地方的亲戚。我不知道我的远房亲戚是否像我一样喜欢今晚的月亮。我认为任何关心自己亲人的人都应该这样做。

中秋节散文篇七

不管是谁。

都想站在自己的角度。

欣赏这一轮圆圆的意蕴。

也许你站在窗台。

迎接明月对你微笑。

想伸开双手。

把她接进自己的窗台。

与你共赏中秋的天籁。

也许你站在山巅。

等待明月向你走来。

在你准备相握时。

她一个挥手别离。

就把你抛在悬崖天边。

让你走进孤旅背影。

也许你坐进飞机。

想到天上撩开面纱。

在你掀起盖头时。

嫦娥的明眸。

为你打开天窗。

让你飞入澄净悠扬。

也许是田野的馨香。

沉醉了我的思想。

任由她漂泊到海湾。

才打捞起故乡的味道。

我把她放生到眼前的池塘。

让她慢慢游进故乡的港湾。

中秋节散文篇八

我从小生活在黄海之滨的一个农村,那时家境还不是太好,父母整天忙着挣工分。我最盼望的事就是过年过节,只有在那时候家里才会买些好吃的东西,尤其是吃月饼,那甜甜的滋味至今令我回味无穷。记得小时候,在离中秋节还有一个月的光景,我就迫不及待地扳着手指等待着中秋,似乎睡梦里都在为那个只有中秋节才吃得到的红月饼而“魂牵梦萦”。好不容易盼到中秋节,那天就会早早把家里收拾干净,无比兴奋地等待去店里买月饼的父亲,看他买回了多少月饼以及早就垂涎三尺的水果、糖块。傍晚,望着父母在灶台边忙碌的身影,我兴奋之极,巴不得早点吃上丰盛的饭菜,美美地享受一次。

时间就这样一年年在我们的企盼、等待与笑声中过去。渐渐的我们长大了,童年的美好时光一去不复返,繁重的学业、工作,快节奏的生活,不再允许我像儿时一样腻在父母的身边,陪他们过一个像样的中秋节。偶然一次,我在父亲的黑发中间看见了丝丝白发,挺直的身板也渐渐弯曲了,那瞬间,我才发现我的父母已经老了。他们的肩膀已经不能再为我们扛起那一片天,我已经成为了他们的依靠。但我却在五光十色的城市忙于工作,忙于应酬,把最需要我关爱的父母排在了最后。

现在,每次一到过节,父母总是早早地打电话问我回不回家,深深地流露出他们的渴望与期待。但每次都是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未能成行,在我的一声“忙”后就没有了续言。他们除了理解就是一声寂寞的叹息。妈妈也曾告诉我,每当中秋,爸爸总是一言不发的站在屋前的梧桐树下,守望着我回家的路,很久很久,直至月升中天。然后就在母亲的呼唤声中仰首望月,月亮是那么的圆润、光洁,但老人的心里呢?我不敢想象,也不愿想象,父亲那无奈的叹息至今仍在我的耳边回响……我想这就如我曾经依恋他们一样,父母同样充满对我的无限挂念吧!

养育的儿女,长大了振翅高飞,这是父母用无言的寂寞为代价换回的骄傲!自从在城市有了属于自己的一方小天地,我已经连续三年没有在家陪父母过中秋节了。今天,父亲给我打电话,欲言又止地问我,今年中秋回不回家?我使劲地对着话筒说:“回!爸,今年我们一定回!”话音刚落,眼前一片模糊,泪珠顺着脸颊滚落下来。

月缺了,又圆了。今年,沉寂了很久的乡村老屋门前的那棵梧桐树下,或许能少掉一个痴痴守望的老人的身影。

儿时的中秋节是我心里最美丽的节日,我长大了,独立了,它却离我越来越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