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学习胡总书记关于“共建共享”论述的心得体会(模板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12:58:59 页码:12
2023年学习胡总书记关于“共建共享”论述的心得体会(模板15篇)
2023-11-12 12:58:59    小编:

撰写心得体会需要我们结合具体情境和实践经验,深入思考并提炼出有价值的观点和见解。心得体会要求结合实际经历,注重个人感受和思考,避免空洞和浮夸。这些范文涵盖了不同领域和不同主题的心得体会,可供我们进行参考和借鉴。

学习胡总书记关于“共建共享”论述的心得体会篇一

脱贫攻坚工作是习近平总书记记情之所系、心之所惦。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以习近平总书记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以下简称《摘编》)一书中,总书记记提出了关于扶贫方面的重要思想、重要论断、重要举措,对于如期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作为一名纪委书记,必须深入学习《摘编》,学思践悟,发挥好纪检监察机关职责定位,扎实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为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记强调:“现在脱贫攻坚已经进入倒计时,如果处于疲倦、厌战、涣散状态,就不可能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必须激发大家的拼搏精神,鼓劲加油、滚石上山,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纪检监察机关是党的政治机关,讲政治是最鲜明的站位,必须在思想和行动上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习近平总书记记和党中央明确将专项治理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的重大政治任务交给纪检监察机关,是对我们的高度信任和重托,更是对我们的鞭策和考验。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脱贫攻坚是重大政治任务;深刻认识到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深刻认识到切实加强专项治理是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保障,是各级党委政府和纪检监察机关的政治任务,是重大德政工程。

全力保障打赢脱贫攻坚战这一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当前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压倒一切的职责使命,全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特殊政治意义和重要职责使命,绝不能仅仅把脱贫攻坚、专项治理作为一般性工作任务,要从树牢“四个意识”、坚定“两个维护”的高度,把专项治理作为纪检监察工作“一号工程”来抓紧抓实抓细,坚决整治发生在贫困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群众基础,不断提升全县专项治理工作质量。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坚持把专项治理作为重要政治任务,作为十九届中央纪委谋篇开局的新招实招,制定印发了专项治理三年工作。

方案。

自治区纪委也制定了三年专项治理工作规划,全面实施“6+2”机制,今年重点围绕“6个聚焦,6大行动”部署开展专项治理提升年活动,强调要在“专”上做文章,在“治”上下功夫市纪委按照中央提出的“一年见成效、两年抓巩固、三年促提高”的专项治理目标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印发了专项治理三年行动计划,部署了“排查去存、重拳遏增、巩固深化”三年“战役式”治理行动,今年以“清风入户”行动全面落实专项治理工作提升年活动我县根据上级纪委的部署要求,结合实际相应制定印发了专项治理工作三年行动计划,今年是三年行动计划当中的“重拳遏增年”,我县以“大数据+微治理”工作模式为抓手,以开展“三查三改”活动为着力点,深入打造专项治理“一县一特色”,全面推进专项治理工作提升年活动。

“三查三改”活动是我县为打造专项治理工作“后半篇文章”而开展的一项独具特色的活动,“大数据+微治理”工作模式目前已代表我县向市委、市政府申请作为田林县创新亮点工作绩效加分项目,工作完成得好坏,关系到我县专项治理工作能否进一步深入推进。各主责部门、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切实把抓好“三查三改”、“大数据+微治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思想政治高度,按照工作。

方案。

的内容要求,各负其责,互相协作配合,确保活动开展有成效、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记在《摘编》一书中强调:“要加大惩治力度,对扶贫领域腐败问题,发现一起,严肃查处问责一起,绝不姑息迁就!”这是对扶贫领域腐败的严词批评,也是对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履行监督执纪问责的谆谆告诫。

我们要狠抓线索排查,解决“零移送”问题。认真落实“6+2”工作机制,采取主责部门大排查、专责部门蹲点查等措施全面推进专项治理。坚持问题为导向,加强与扶贫责任部门的沟通协调,加大指导村级工作站人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持续传导压力,健全工作联系、信息共享、情况互通机制,持续拓宽问题线索来源渠道。

我们要狠抓案件查处,解决“零立案”问题。目前,部分派驻纪检监察组存在“零立案”,在扶贫领域立案数则更少,“探头”作用不明显。14个乡(镇)中还有两个乡(镇)扶贫领域案件为0。今年是专项治理工作提升年,我们要强化工作责任感,充分发挥派驻机构职责职能作用,紧盯被监督单位的扶贫工作,擦亮监督“探头”。各乡(镇)纪委要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加大对村级工作站的指导,让村级工作站成为乡(镇)纪委办案的新生力量。各片区指导组要加大指导乡(镇)纪委办案的力度,对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实行“调度”,对脱贫攻坚中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相关职能部门搞形式、搞变通、弄虚作假的,将严肃问责,不仅要追究直接责任,还要追究领导责任。同时,加大对查处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通报曝光频率和警示力度,开展以案说纪、以案说法警示教育,达到查处一个、警示一批、教育一片的效果。

学习胡总书记关于“共建共享”论述的心得体会篇二

8月19日,中国教育学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联合举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座谈会。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郑富芝出席会议并讲话。

在会议上,郑富芝表示,7个学会协会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党组关于组织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部署安排,迅速行动,学深学透,举办了一场高水平的学习座谈会,充分体现了政治站位和研究水平。

郑富芝认为,要从政治性、人民性、方向性、系统性、实践性、科学性6个方面本质特征着手,深刻领会、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精髓要义。要结合治国理政思想学,结合教育工作实际学,结合“十四五”谋划学,充分利用《讲义》学,进一步增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针对性实效性。

“要充分发挥学会协会的特点和优势,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解读、研究、宣传不断深化。”郑富芝说,他表示,要分为三步进行。一是在解读阐释上再深化。要发挥好专家优势,在学深悟透的基础上,承担起解读任务,为教育系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提供权威解读和专业指导。二是在研究挖掘上再深化。要发挥好研究优势,结合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和习近平总书记最新讲话精神,做好跟踪研究,开展学理研究,形成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三是在宣传引导上再深化。要发挥好平台优势,加强统筹谋划,精心组织设计,持续推出系列宣传普及文章,着力打造“宣传矩阵”,为教育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朱之文、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杜玉波、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鲁昕、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会长高文兵、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王佐书、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执行会长孙霄兵、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秘书长沈雪松和《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主编杨晓慧在会上作交流发言。

学习胡总书记关于“共建共享”论述的心得体会篇三

中国教育学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联合举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座谈会。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郑富芝出席会议并讲话。

在会议上,郑富芝表示,7个学会协会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党组关于组织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部署安排,迅速行动,学深学透,举办了一场高水平的学习座谈会,充分体现了政治站位和研究水平。

郑富芝认为,要从政治性、人民性、方向性、系统性、实践性、科学性6个方面本质特征着手,深刻领会、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精髓要义。要结合治国理政思想学,结合教育工作实际学,结合“十四五”谋划学,充分利用《讲义》学,进一步增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针对性实效性。

“要充分发挥学会协会的特点和优势,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解读、研究、宣传不断深化。”郑富芝说,他表示,要分为三步进行。一是在解读阐释上再深化。要发挥好专家优势,在学深悟透的基础上,承担起解读任务,为教育系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提供权威解读和专业指导。二是在研究挖掘上再深化。要发挥好研究优势,结合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和习近平总书记最新讲话精神,做好跟踪研究,开展学理研究,形成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三是在宣传引导上再深化。要发挥好平台优势,加强统筹谋划,精心组织设计,持续推出系列宣传普及文章,着力打造“宣传矩阵”,为教育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朱之文、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杜玉波、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鲁昕、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会长高文兵、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王佐书、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执行会长孙霄兵、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秘书长沈雪松和《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主编杨晓慧在会上作交流发言。

学习胡总书记关于“共建共享”论述的心得体会篇四

党中央在北京召开全国教育大会,这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的大背景下,党中央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大会。***总书记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凸显了教育在党和国家事业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对动员全党全社会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影响,是我国教育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教育系统要认真学习宣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大会要求,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努力开创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

加强思想理论武装,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深入大中小学和幼儿园考察并同师生座谈,多次主持会议审议教育重大议题,就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和贺信回信,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重要讲话中深刻回答了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系统科学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把我们党对教育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提升到新的高度,为做好教育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全面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首要任务就是认真学习领会、全面准确把握***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要深刻理解和把握“九个坚持”,即: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切实增强办好新时代教育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要形成体系学。把学习贯彻总书记在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与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等结合学、打通学、融会学,深刻理解***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和精髓要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牢固树立“四个自信”。要带着问题学。坚持问题导向,抓住工作关键,聚焦中央关心、百姓关切、社会关注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广大干部师生结合工作岗位和思想实际,深入学习研讨,确保讲话精神往心里走、往实里走。要掌握方法学。通过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着力掌握贯穿其中的坚定信仰信念、鲜明人民立场、强烈历史担当、求真务实作风、勇于创新精神和科学方法论,全面增强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

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教育第一”,不断加大投资于人的力度。党的十九大再次强调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时代发展新态势和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的精准把握。在这次大会上,总书记深刻指出,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不断使教育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必须通过优先发展教育,把人口中蕴藏的智慧资源挖掘出来,转化为巨大的人才资源优势。要推动各地各部门落实优先发展教育的责任,在组织领导、发展规划、资源保障上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地位,做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投入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配置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办的是社会主义教育,培养的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十次强调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这次大会上,总书记深刻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要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深入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和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健全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格局。要着力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长效机制。实施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高教师专业素质能力。教育投入更多向教师倾斜,不断提高教师待遇,确保教师工资待遇落实到位。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努力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对教师队伍中存在的问题,要坚决依法依纪予以严惩。

坚持把改革作为根本动力,以改革激发教育事业发展的生机活力。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是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深入推进,已从“立柱架梁”进入到“内部装修”阶段。在这次大会上,总书记深刻指出,要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要深化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改革,充分激发教育事业发展生机活力。这些重要论述,贯穿着强烈的改革创新精神,明确了教育改革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要以高质量发展为根本要求,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系统深化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着力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坚决克服“五唯”顽瘴痼疾,切实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调整优化高校区域布局、学科结构、专业设置,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强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开展高水平合作办学,提升我国教育世界影响力。

毫不动摇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今年,中央成立了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意识形态工作,进一步加强教育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统筹和决策。在这次大会上,***总书记强调指出,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要坚定不移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各级党委要把教育改革发展纳入议事日程,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熟悉教育、关心教育、研究教育。各级教育部门党组织要切实履行好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加强各级各类学校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工作,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折不扣得到贯彻执行。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要把抓好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基本功,把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到学校工作各方面。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使基层党组织成为师生最贴心、最信赖的组织依靠,成为学校教书育人的坚强战斗堡垒。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维护政治安全和校园稳定。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反腐败斗争,加强党员日常教育管理,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教育事业描绘了蓝图、指明了方向。教育部门要切实抓好学习贯彻落实,履行好职责义务,迅速行动、主动担当,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取得实效。要坚持“新、高、实、深”的工作要求。着力做到“新”,跳出传统工作套路,从内容、形式、载体、方法、手段等方面,对贯彻落实工作进行改进和创新;着力做到“高”,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高度负责尽责,体现教育系统特点,提高学习宣传贯彻的质量和水平;着力做到“实”,紧扣***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大会精神,紧扣人民群众关切,紧扣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针对不同对象采取具体的、适宜的、分类指导的方式,确保大会精神落下去、出效果;着力做到“深”,加强理论概括、学理支撑和经验集成,不断推动学习宣传贯彻大会精神升华到规律层面,转化为加快教育现代化的强大动力。要把握“转时态、转语态、转状态、转心态”的工作方法。要“转时态”,一切工作都要进入十九大后的时间频道,进入教育大会后的工作节奏,以当前工作为中心,坚持当前和长远相衔接、重点和全面相结合,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分阶段逐步深化大会精神贯彻落实工作;要“转语态”,加强话语方式创新,坚持党言党语、民言民语、学言学语并举,坚持理论深度、实践力度、情感温度并重,更多运用生动鲜活的宣传方式,用大会精神统一思想、凝聚力量;要“转状态”,以奋进的状态、改革的办法、创新的思路,把学习宣传贯彻大会精神同推进实施教育“奋进之笔”结合起来,种好“责任田”;要“转心态”,把“四个自信”转化为办好中国教育的自信,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推动学习宣传贯彻大会精神不断往深里走、往实里走。要建立“五张清单”施工图。建立问题清单,围绕中央关心、百姓关切、社会关注的问题,列出近一两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找准切入点、突破口,集中力量、倾斜资源进行攻关;建立课题清单,围绕***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组织力量进行研究阐释;建立政策清单,对标中央的新精神新要求,系统梳理和诊断现有的规章制度和政策文件,认真做好废、改、立、释各项工作;建立任务清单,抓紧制定加快教育现代化的任务分工,明确各项工作进度安排、时间节点;建立责任清单,坚持政治任务和岗位职责相结合、一般要求和特殊规定相结合,把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学习宣传贯彻的责任明确下来,加强督查督办。

全国教育大会标志着中国教育进入了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开启了加快教育现代化的新征程。教育系统要牢牢抓住这次教育大会的历史新机遇,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教育工作,强化责任担当,着力攻坚克难,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学习胡总书记关于“共建共享”论述的心得体会篇五

***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体现了深厚的为民情怀,为抓牢抓实安全生产工作划定了底线和红线。

我认为,“生命重于泰山”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价值指向之一。时刻牢记安全生产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并时刻牢记只有保证安全才能可持续地进行生产,时刻牢记没有安全生产就不会有经济社会的健康高质量发展。

一,坚决落实到位,真正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增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坚决把做到“两个维护”、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体现在抓好安全生产的具体行动上。

二,不断深化认识,强化责任,实化措施,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抓好安全生产的具体行动和工作成果。主动担当作为,处理好发展与安全的关系,坚决守住安全红线。

三,时刻保持敬畏之心,汲取以往事故教训,把隐患当事故、把小事故当大事故,排查隐患、堵塞漏洞,举一反三、警钟长鸣,做到思想重视、措施扎实;全面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认真履行责任清单所明确的职责,坚持重心下沉、关口前移、防患未然,把功夫下在平时,把工作落到细处,真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四,始终坚持高的标准,强化统筹,抓早抓小、长抓抓常,从机制入手,层层压实责任,进一步完善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

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福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就反复强调要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就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为我们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现在正是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关键时期,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精神,让安全发展理念真正入脑入心入行,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学习胡总书记关于“共建共享”论述的心得体会篇六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到底什么是师德师风?所谓师德,就是教师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师风,是教师这个行业的风尚风气。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诲人不倦,有教无类,这都是师德。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怎样才能做一名好教师呢?我认为,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是教师最基本的道德素养。

一个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会依法执教,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才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竭尽全力地去教育学生;才会自觉自愿地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更好地做到为人师表、;廉洁从教。我国现代教育家夏沔尊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面对的不是冷冰冰的产品,而是一个个有着鲜活生命,正在茁壮成长的孩子。如果说智慧要靠智慧来铸就,那么爱心要靠爱心来成就。在我的身边,许多老师敬业爱生的事迹常常感动着我,尤其是那些班主任,他们是真正将自己的心掏出来给孩子们的,这样的老师怎能不赢得学生的爱戴!

古代教育家早就提出有教无类,同在一片蓝天下,孩子们应该有同等的受教育权利。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曾花10年时间,将一名有偷窃习惯的学生培养成一名成功的农庄主席。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尤其是那些家庭有过特殊变故的学生,容易形成特别性格,这就要求教师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帮助,用师爱的温情去融化他们心中的坚冰,让他们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虽然我们无法象太阳一样,将自己的光辉撒遍世界的每个角落,但我们却可以象母鸡爱护小鸡一样,关爱自己的每一个学生。

教师,代表了希望与未来,是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维系的基础,是社会进步的保障,是人类智慧和文明的薪火传递者。小学教师不但担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任,而且对国家道德建设也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作为教育者,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精深的学识,而且应有崇高的品行。同志曾指出: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可以说,思想道德修养和敬业奉献精神是教师的灵魂,是作好教书育人的根本。德国著名的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活生生的榜样。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道德是一面镜子,在育人中具有重要的心理导向、道德导向和价值导向作用。教师的高尚师德如春风细雨,潜移默化地陶冶青少年学生的品德。师德建设同样是学校校风的灵魂,它关系到学校的教风、学生的学风和全校师生的道德意识和道德风尚。

师德,即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履行教书育人职责时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邓小平同志说: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16年的教学实践,让我从领悟到笃信这样的信念:一个优秀的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优秀的人,一个爱国敬业、热情执著、人格独立、富有爱心、公正正直、品行端方的人。我想,这是作为一个优秀教师所必备的。教师的人格力量是影响教育质量的潜在因素,它比言语教育具有更强的心灵渗透力,它对教育质量的影响也是更持久,更深远,这就要求我们从自身做起,努力增强道德修养和人格魅力。

目前,我认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较好,其中许多优秀分子堪称楷模。但在社会趋于多样化的背景下,师德师风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新考验。韩愈在《师说》中将教师的责任明确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教师在人们的心目中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人师表则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然而,在商品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下,个别教师的道德观被扭曲。我们必须面对现实中存在的师德问题:一是重智轻德。在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指导下,学校教师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只教书不育人,只管教不管导,重分数,轻品质,重知识,轻能力的不良现象。

但值得思考的是:为什么老师对学生如此关爱,却得不到学生的理解和认可?高尔基曾说过:爱孩子,那是母鸡都会做的事,如何教育孩子才是一件大事。只有尊重学生,才能教育学生;没有尊重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在学生心目中,亦师亦友,民主平等,是好教师的最重要特征。具有爱心和具有知识,对学生来说,他们更喜爱前者。青少年学生特别渴求和珍惜教师的关爱,师生间真挚的情感,必定有着神奇的教育效果,会使学生自觉地尊重教师的劳动,愿意接近老师,希望与老师合作,向老师袒露自己的思想。让我们时常想想教育家们的谆谆告诫: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古人对教师的职责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这其实只指出了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中教书的一面,而“为人师表”则对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作为培养未来人才的教育工作者,“为人师表”成为新时期师德、师风建设的重点,如何在新的环境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更是重中之重。如何在教学中进行快乐学习,我认为主导因素在教师。

第一、要树立一个观念:把我们正在进行的工作上升到科学理论和科学实践的高度,使我们的工作更加有效、更加科学,因为人人都是教育工作者,人人都要研究怎样教书和育人,因为在未来的教育中,一个只会教书不会育人的教师同样会误人子弟。

第二、要赏识自己的学生,给学生信心:要经常鼓励学生“你能行”,教育学生会说“你最棒,我也还能比你棒”,要告诉学生永远向前看,遇到不顺心的事要教会学生说“没关系,一切都会好起来”。

第三、要教会学生做人、处事和负责:要创设适宜的情境、要用语言的感染力、用学生身边熟悉的小事,打动学生的心灵,教育学生在每一次值日中对他人负责,在每一项活动中对集体负责,在每一个言行举止中对自己负责。

第四、要研究学生的心理,善于培养学生全面的看问题。他们就像一粒粒即将破壳出土的种子,在来到地面之前,总要经历一个痛苦的裂变过程。因此,要善于引导学生去探索,去讨论,去争论,客观地分析身边和社会上发生的人和事,以积极的态度正确引导,使之逐渐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积极健康的心灵。

第五、要学会蹲下来看学生:老师要努力适应自己的学生,要用孩子的观点看孩子,这样就会拉平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要从每个学生的具体性格特点出发,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找准教育的切入点,这样就会体谅、容忍、欣赏学生,发现学生的可爱之处,从而使师生在情感和心灵上达到融为一体的境界。

第六、要牢记师与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老师要走近学生的身边,走进学生的心灵,走进学生丰富纯洁的情感世界。上课了,面对学生的问候:“老师好,”应充满真诚的感激之情再热情回以“大家好”,这是一种礼节,一种修养;为学生正确的回答了一个问题,号召全体学生为他鼓掌祝贺;原谅学生的一、两个错误;适时而真诚的指出学生的一个缺点;与学生共同评论他们关心的国内外大事等等,这些做法能够使师生之间更加了解,更加信任。

第七、要学会换个说法和做法。与学生进行心理换位,以师者良好的心境来体谅学生,努力做到把爱撒向学生心田。因为每个学生在师者的眼里,无论他们的个子有多高,年龄有多大,年级有多高,都是孩子,什么样的学生都需要爱、需要掌声。我们告诉老师要把目光放眼全体学生,要一视同仁。在老师的记忆中,不应该存在你没有提问过、没有与他谈过心的学生。要用精心设计的语言,与学生谈话,注意语言的感染力和教育性。“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所以,老师对学生不要体罚,不要训斥,不要高高在上,而应该做一个和气的人,一个严谨的人,一个值得尊敬的人,一个堪为师的人。学生也有自尊心,而且是很强烈的。老师对学生的批评,恰当的,就是一种激励;不恰当的,就会成为一种伤害,甚至还会导致逆反心理产生。教师应把握批评的“度”,变“忠言逆耳”为“忠言悦耳”。

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教师该如何培养崇高的职业道德哪?正如有人说的那样“要人敬的必先自敬,重师重在自重。”教师要自敬自重,必先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是改善教育发展环境,转变教育系统工作作风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工作,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不断的挑战自己,超越自己。

爱心是师德素养的重要表现。崇高的师爱表现在对学生一视同仁,绝不能厚此薄彼,按成绩区别对待。要做到“三心俱到”,即“爱心、耐心、细心,”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时时刻刻关爱学生,特别对那些学习特困生,更是要“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切忌易怒易暴,言行过激,对学生要有耐心,对学生细微之处的好的改变也要善于发现,并且多加鼓励,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有句话说的好,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就向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己,以求教好每一位学生。怎样提高自身素质呢?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与时俱进,孜孜不倦的学习,积极进取,开辟新教法,并且要做到严谨治学,诲人不倦、精益求精,厚积薄发。学生需要爱,教育呼唤爱。爱像一团火,能点燃学生心头的希望之苗;爱像一把钥匙,能打开学生心头的智慧之门;爱是洒满学生心灵的阳光,能驱散每一片阴坦,照亮每一个角落,融化每一块寒冰。

总之,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从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在行动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责任心,用一片赤诚之心培育人,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人,崇高的师德塑造人。只有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道德素养,才能培养出明礼、诚信、自尊、自爱、自信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师风,即教师的行为作风。教师是学生行动的标杆,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清楚地意识到:正确认识自身的职业价值,倡导爱岗敬业,强化职责意识,是社会对职业道德教育的必然要求。

教师的职业有苦也有乐,平凡中见伟大。我们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育事业尽心尽力。既然我们选取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取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用心进取,努力创新,不求,但求更好。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受到老师的影响而努力学习,不断进取。人们把教师比喻成“蜡烛”,是啊,教师的乐趣就是照亮了别人,充实了自己。汶川地震中为了学生而献身的老师们就是我们的楷模。他们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了社会,他们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换来了千万家人的幸福。正是这种成就感、幸福感,激励着千千万万的教师不辞辛劳地为教育事业而奉献自己的一生。

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和尊重。在教育教学当中,要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尊重学生,不歧视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核心。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伟大的,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我们应当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所以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在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这天,知识和技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每个人都会面临落伍的危险。在科学和技术发展速度如此之快的背景下,如果不经常处于学习状态,没有终身学习的意识,我们的知识结构很快就会落后于实践的要求。作为传道授业的老师,只有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地完善自己,才能教育好学生。要提高我们的自身素质,这要求我们要多学习,不断地给自己充电。年轻教师要多听取学生和老教师的各种意见,虚心学习,不断创新,开辟新的教学方法。所以,时代要求教师务必转变学习观念,确立“边学边干、边干边学、终身学习”的观念,紧跟当代知识和技术的发展步伐,做贴合社会发展的合格教育工作者。

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我的人生不需要过于轰轰烈烈,但要坚持耕耘好教师的责任田,并在不断自我剖析、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的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

学习胡总书记关于“共建共享”论述的心得体会篇七

党中央在北京召开全国教育大会,这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的大背景下,党中央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凸显了教育在党和国家事业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对动员全党全社会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影响,是我国教育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教育系统要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大会要求,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努力开创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

加强思想理论武装,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大中小学和幼儿园考察并同师生座谈,多次主持会议审议教育重大议题,就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和贺信回信,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重要讲话中深刻回答了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系统科学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把我们党对教育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提升到新的高度,为做好教育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全面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首要任务就是认真学习领会、全面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要深刻理解和把握“九个坚持”,即: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切实增强办好新时代教育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要形成体系学。把学习贯彻总书记在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与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等结合学、打通学、融会学,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和精髓要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牢固树立“四个自信”。要带着问题学。坚持问题导向,抓住工作关键,聚焦中央关心、百姓关切、社会关注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广大干部师生结合工作岗位和思想实际,深入学习研讨,确保讲话精神往心里走、往实里走。要掌握方法学。通过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着力掌握贯穿其中的坚定信仰信念、鲜明人民立场、强烈历史担当、求真务实作风、勇于创新精神和科学方法论,全面增强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

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教育第一”,不断加大投资于人的力度。党的十九大再次强调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时代发展新态势和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的精准把握。在这次大会上,总书记深刻指出,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不断使教育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必须通过优先发展教育,把人口中蕴藏的智慧资源挖掘出来,转化为巨大的人才资源优势。要推动各地各部门落实优先发展教育的责任,在组织领导、发展规划、资源保障上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地位,做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投入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配置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办的是社会主义教育,培养的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十次强调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这次大会上,总书记深刻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要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和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健全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格局。要着力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最重要的基础工作,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等一系列要求,为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在这次大会上,总书记深刻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要把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根本性民生工程,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实施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高教师专业素质能力。教育投入更多向教师倾斜,不断提高教师待遇,确保教师工资待遇落实到位。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努力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对教师队伍中存在的问题,要坚决依法依纪予以严惩。

坚持把改革作为根本动力,以改革激发教育事业发展的生机活力。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是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深入推进,已从“立柱架梁”进入到“内部装修”阶段。在这次大会上,总书记深刻指出,要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要深化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改革,充分激发教育事业发展生机活力。这些重要论述,贯穿着强烈的改革创新精神,明确了教育改革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要以高质量发展为根本要求,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系统深化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着力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坚决克服“五唯”顽瘴痼疾,切实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调整优化高校区域布局、学科结构、专业设置,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强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开展高水平合作办学,提升我国教育世界影响力。

毫不动摇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今年,中央成立了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意识形态工作,进一步加强教育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统筹和决策。在这次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要坚定不移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各级党委要把教育改革发展纳入议事日程,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熟悉教育、关心教育、研究教育。各级教育部门党组织要切实履行好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加强各级各类学校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工作,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折不扣得到贯彻执行。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要把抓好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基本功,把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到学校工作各方面。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使基层党组织成为师生最贴心、最信赖的组织依靠,成为学校教书育人的坚强战斗堡垒。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维护政治安全和校园稳定。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反腐败斗争,加强党员日常教育管理,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教育事业描绘了蓝图、指明了方向。教育部门要切实抓好学习贯彻落实,履行好职责义务,迅速行动、主动担当,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取得实效。要坚持“新、高、实、深”的工作要求。着力做到“新”,跳出传统工作套路,从内容、形式、载体、方法、手段等方面,对贯彻落实工作进行改进和创新;着力做到“高”,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高度负责尽责,体现教育系统特点,提高学习宣传贯彻的质量和水平;着力做到“实”,紧扣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大会精神,紧扣人民群众关切,紧扣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针对不同对象采取具体的、适宜的、分类指导的方式,确保大会精神落下去、出效果;着力做到“深”,加强理论概括、学理支撑和经验集成,不断推动学习宣传贯彻大会精神升华到规律层面,转化为加快教育现代化的强大动力。要把握“转时态、转语态、转状态、转心态”的工作方法。要“转时态”,一切工作都要进入十九大后的时间频道,进入教育大会后的工作节奏,以当前工作为中心,坚持当前和长远相衔接、重点和全面相结合,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分阶段逐步深化大会精神贯彻落实工作;要“转语态”,加强话语方式创新,坚持党言党语、民言民语、学言学语并举,坚持理论深度、实践力度、情感温度并重,更多运用生动鲜活的宣传方式,用大会精神统一思想、凝聚力量;要“转状态”,以奋进的状态、改革的办法、创新的思路,把学习宣传贯彻大会精神同推进实施教育“奋进之笔”结合起来,种好“责任田”;要“转心态”,把“四个自信”转化为办好中国教育的自信,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推动学习宣传贯彻大会精神不断往深里走、往实里走。要建立“五张清单”施工图。建立问题清单,围绕中央关心、百姓关切、社会关注的问题,列出近一两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找准切入点、突破口,集中力量、倾斜资源进行攻关;建立课题清单,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组织力量进行研究阐释;建立政策清单,对标中央的新精神新要求,系统梳理和诊断现有的规章制度和政策文件,认真做好废、改、立、释各项工作;建立任务清单,抓紧制定加快教育现代化的任务分工,明确各项工作进度安排、时间节点;建立责任清单,坚持政治任务和岗位职责相结合、一般要求和特殊规定相结合,把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学习宣传贯彻的责任明确下来,加强督查督办。

全国教育大会标志着中国教育进入了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开启了加快教育现代化的新征程。教育系统要牢牢抓住这次教育大会的历史新机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教育工作,强化责任担当,着力攻坚克难,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学习胡总书记关于“共建共享”论述的心得体会篇八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站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深刻回顾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系统总结了推进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九个坚持”,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工作作出了重大部署,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

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这“九个坚持”,深刻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思想深刻、内涵丰富,是我们党对我国教育事业规律性认识的深化,是我们党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来之不易,必须始终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事业,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到托儿所、幼儿园、小学、中学、职业学校、高等学校考察并同师生们座谈,给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和老师们回信,主持中央重要会议通过一系列涉及教育改革发展的方案,对推进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这些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概括起来就是“九个坚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事业之所以取得显著成就,根本就在于以“九个坚持”指导教育改革发展的实践,使教育事业中国特色更加鲜明,教育现代化加速推进,教育方面人民群众获得感明显增强,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加快提升,13亿多中国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升。

新时代新形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对教育和学习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不断使教育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最根本的就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牢牢把握教育改革发展的“九个坚持”,不断增强贯彻落实“九个坚持”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只有抓住机遇、超前布局,以更高远的历史站位、更宽广的国际视野、更深邃的战略眼光,对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总体部署,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我们才能筑牢建设教育强国这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不断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教育对于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牢牢把握教育改革发展的“九个坚持”,真抓实干,开拓进取,我们就一定能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伟大实践中,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灿烂前景。

学习胡总书记关于“共建共享”论述的心得体会篇九

在第36个教师节到来之际,图文信息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一书,使我收获颇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在第一次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用“九个坚持”,系统总结了和深刻阐述了中国教育改革发展实践中形成的新理念新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正是集重要论述之大成于一体,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指明了前进方向。

“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全书根据这“九个坚持”一一展开,深刻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思想深刻、内涵丰富。从自身角色上来说,强化专业技能、提升业务素养,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不但能够成就自身,更能为新时代学院教师队伍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仔细研读完此书,让我对“四有”好老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有理想信念是好老师的首要标准。习近平同志指出“正确理想信念是教书育人、播种未来的指路明灯”,老师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要责任,一个优秀的教师,既要精于“授业”、“解惑”,更要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递者、学生人生道路的引路人。梦想要以梦想去点燃,理想要用理想去唤醒。一个抱有理想信念的教师,才会在孩子、青年心中播下梦想的种子。在价值观取向日趋多远的时代,教师尤其要以理想信念为基,用远大的志向、纯粹的心灵、高尚的节操引领学生前行。好老师心中要有国家和民族,要明确意识到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要始终同党和人民站在一起,注重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积极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积极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践行者、积极传播者,用好课堂讲坛,用学识、阅历、经验和实际行动激励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和追求。

有扎实学识是好老师的基本素质。习近平同志提到“过去讲,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现在看,这个要求已经不够了,应该是要有一潭水”。一位优秀的教师要具备具教学专业知识、广泛的常识和广阔的视野,知识的积累和远见是教师授课的基本前提,尤其是在信息时代,许多教师都需要有“一潭水”。一个明智的老师,会通过丰富的实践经验来累解决教学难题,需具备学习,生活,处世、育人的智慧。一位优秀的教师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引领知识的发展,刻苦钻研、严谨学习,不断地丰富、培养、提高自己,为学生提供鲜活的知识清泉。

有仁爱之心是成为一个好老师的开始。习近平同志强调,“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好老师应该是仁师,没有爱心的人不可能成为好老师。”一位好老师,心中一定要有爱。成为一位好老师,要培育爱心、激发爱心、传播爱心,通过真诚的沟通,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温暖学生的心。要成为一个好老师,要做到教书育人、立德树人,就要承担爱护学生的责任,并把这种责任提现到平凡、普通、细微的教学管理之中。选择当老师,就要有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和宽容学生的品质,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理解学生的情感,包容学生的缺点和不足,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让所有学生都成长为有用之才。

《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对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新的时代、新的征程,我辈只有深植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锻造扎实学识、永葆仁爱之心才能无愧于党和祖国的培养,才能做好自己的事业,汇聚起教育教学改革的磅礴力量,培育出更多德才兼备、堪当重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习胡总书记关于“共建共享”论述的心得体会篇十

脱贫攻坚工作是习近平总书记记情之所系、心之所惦。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以习近平总书记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以下简称《摘编》)一书中,总书记记提出了关于扶贫方面的重要思想、重要论断、重要举措,对于如期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作为一名纪委书记,必须深入学习《摘编》,学思践悟,发挥好纪检监察机关职责定位,扎实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为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记强调:“现在脱贫攻坚已经进入倒计时,如果处于疲倦、厌战、涣散状态,就不可能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必须激发大家的拼搏精神,鼓劲加油、滚石上山,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纪检监察机关是党的政治机关,讲政治是最鲜明的站位,必须在思想和行动上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习近平总书记记和党中央明确将专项治理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的重大政治任务交给纪检监察机关,是对我们的高度信任和重托,更是对我们的鞭策和考验。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脱贫攻坚是重大政治任务;深刻认识到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深刻认识到切实加强专项治理是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保障,是各级党委政府和纪检监察机关的政治任务,是重大德政工程。

全力保障打赢脱贫攻坚战这一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当前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压倒一切的职责使命,全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特殊政治意义和重要职责使命,绝不能仅仅把脱贫攻坚、专项治理作为一般性工作任务,要从树牢“四个意识”、坚定“两个维护”的高度,把专项治理作为纪检监察工作“一号工程”来抓紧抓实抓细,坚决整治发生在贫困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群众基础,不断提升全县专项治理工作质量。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坚持把专项治理作为重要政治任务,作为十九届中央纪委谋篇开局的新招实招,制定印发了专项治理三年工作方案。自治区纪委也制定了三年专项治理工作规划,全面实施“6+2”机制,今年重点围绕“6个聚焦,6大行动”部署开展专项治理提升年活动,强调要在“专”上做文章,在“治”上下功夫。市纪委按照中央提出的“一年见成效、两年抓巩固、三年促提高”的专项治理目标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印发了专项治理三年行动计划,部署了“排查去存、重拳遏增、巩固深化”三年“战役式”治理行动,今年以“清风入户”行动全面落实专项治理工作提升年活动。我县根据上级纪委的部署要求,结合实际相应制定印发了专项治理工作三年行动计划,今年是三年行动计划当中的“重拳遏增年”,我县以“大数据+微治理”工作模式为抓手,以开展“三查三改”活动为着力点,深入打造专项治理“一县一特色”,全面推进专项治理工作提升年活动。

“三查三改”活动是我县为打造专项治理工作“后半篇文章”而开展的一项独具特色的活动,“大数据+微治理”工作模式目前已代表我县向市委、市政府申请作为田林县创新亮点工作绩效加分项目,工作完成得好坏,关系到我县专项治理工作能否进一步深入推进。各主责部门、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切实把抓好“三查三改”、“大数据+微治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思想政治高度,按照工作方案的内容要求,各负其责,互相协作配合,确保活动开展有成效、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记在《摘编》一书中强调:“要加大惩治力度,对扶贫领域腐败问题,发现一起,严肃查处问责一起,绝不姑息迁就!”这是对扶贫领域腐败的严词批评,也是对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履行监督执纪问责的谆谆告诫。

我们要狠抓线索排查,解决“零移送”问题。认真落实“6+2”工作机制,采取主责部门大排查、专责部门蹲点查等措施全面推进专项治理。坚持问题为导向,加强与扶贫责任部门的沟通协调,加大指导村级工作站人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持续传导压力,健全工作联系、信息共享、情况互通机制,持续拓宽问题线索来源渠道。

我们要狠抓案件查处,解决“零立案”问题。目前,部分派驻纪检监察组存在“零立案”,在扶贫领域立案数则更少,“探头”作用不明显。14个乡(镇)中还有两个乡(镇)扶贫领域案件为0。今年是专项治理工作提升年,我们要强化工作责任感,充分发挥派驻机构职责职能作用,紧盯被监督单位的扶贫工作,擦亮监督“探头”。各乡(镇)纪委要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加大对村级工作站的指导,让村级工作站成为乡(镇)纪委办案的新生力量。各片区指导组要加大指导乡(镇)纪委办案的力度,对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实行“调度”,对脱贫攻坚中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相关职能部门搞形式、搞变通、弄虚作假的,将严肃问责,不仅要追究直接责任,还要追究领导责任。同时,加大对查处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通报曝光频率和警示力度,开展以案说纪、以案说法警示教育,达到查处一个、警示一批、教育一片的效果。

雪克来提·扎克尔、肖开提·依明、努尔兰·阿不都满金、王君正、李鹏新、徐海荣、艾尔肯·吐尼亚孜、田文、李邑飞、沙尔合提·阿汗、张春林、王明山等出席会议。

会上,陈全国、艾尔肯·吐尼亚孜、田文和自治区扶贫办负责同志交流了学习体会,自治区教育厅、人社厅、住建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卫健委、自治区党委党校和喀什地委、和田地委等作了书面交流发言。大家一致表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挂帅、亲自出征、亲自督战,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为我们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南。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坚决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齐心协力、真抓实干,确保如期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在认真听取大家的发言后,陈全国作了发言。他指出,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保持攻坚状态、发扬优良作风,咬紧牙关不放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在统筹推进落实上持续用力。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落实落细监测预警机制,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抓住增收关键,紧扣“两不愁三保障”,努力克服疫情影响,有针对性地做好精准帮扶。要在完成目标任务上持续用力。强化挂牌督战,因村因户因人精准施策,坚决攻克南疆深度贫困最后堡垒;突出就业导向,坚持就近就地就业和有序转移输出就业有机结合,突出发展产业带动就业增收;深化问题整改,深入实施脱贫攻坚问题清零行动,全面彻底查漏补缺,做到问题见底、整改见效;抓好验收普查,严把贫困退出关,确保脱贫成果经得起历史检验。要在防止返贫监测动态帮扶上持续用力。坚持一手抓脱贫、一手防返贫,健全完善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制度机制,用好防风险基金,防止返贫和新的致贫,确保脱贫攻坚进度和质量不受影响。要在巩固脱贫成果上持续用力。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保持各级扶贫力量和帮扶关系不变,在提质增效上着力使劲,继续提高脱贫户增收能力,接续推进巩固拓展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陈全国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五级书记一起抓,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负总责、亲自抓;深度贫困地区党委和政府要落实主体责任,地县党委书记要当好一线总指挥;各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要充分发挥牵头抓总、宏观指导、综合协调的作用;各级纪委监委和相关职能部门要落实监督责任,以铁的纪律保障脱贫攻坚各项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落实具体责任,持续形成脱贫攻坚合力。要履职尽责、不辱使命,崇尚实干、不务虚功,真抓实干、埋头苦干,以实际行动坚决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让新疆各族群众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行百里者半九十,现在是最吃劲、最容易滑坡的时候,也是最容易跑偏的时候。”“要因地制宜研究实施‘四个一批’的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即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移民搬迁安置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通过医疗救助扶持一批,实现贫困人口精准脱贫。”习近平总书记的每一句话都掷地有声,让我感想颇多。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论述摘编》之后,一种紧迫感和使命感涌上心头。现在,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只剩不足两年了,脱贫攻坚工作已经到了最艰难的时候,但困难地区、困难群众还为数不少,“最硬的骨头”总是留在最后来啃,我们不仅要下大力气、更要找准策略,把握“稳”的内涵,强化“进”的举措,稳中求进,讲方式方法因地制宜的帮助贫困地区、贫困人口走上富强美好的康庄大道。

行百里者半九十,脱贫攻坚工作决不是轻轻松松,脱贫工作越是走到最后攻坚阶段越是重要,越是难做,越是感到肩上使命的沉重。我在做扶贫脱贫工作时就深刻感受到群众强烈的脱贫致富的愿望,但总有无数条绳子在捆绑着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群众有强烈的脱贫愿望,有恒心有毅力有脱贫志气,但过窄的生产产品销售渠道让农产品往往找不到销售渠道。比如养蜂,产出蜂蜜,目前大部分贫困户的蜂蜜由帮扶联系人帮助售卖,提高贫困户收入,但是当脱贫户的两年跟踪期限到期之后呢?如果没有一个稳定的销售渠道,贫困户的收入必受影响,生活质量也将下降。

习近平总书记身怀苍生,时刻惦记着群众百姓,希望他们不愁吃穿,希望他们有良好的教育有住房保障。“但愿苍生俱温饱”,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作为一名纪检干部,更要为脱贫事业献计献策,保驾护航,让腐败分子不敢动扶贫资金的“蛋糕”。

当下,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如何深刻领会理解把握其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目标要求?作为国家级深度贫困县的一名党员干部,特别是近一个月以来,在亲身参与脱贫摘帽具体工作中,通过读论述、学政策、听辅导,悟原理、深调查之后,真正学懂弄通做实的关键就是要紧紧围绕脱贫摘帽目标,坚持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在具体工作中务必要做到树立必胜信心、坚定克难决心、构筑上下同心、严守纪律戒心、赢得广泛民心,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决胜脱贫攻坚要树立必胜信心。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无论是党员干部还是基层群众,信心是做好精准扶贫工作、实现精准脱贫的先决条件。党的xx大以来,围绕脱贫攻坚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并代表全党向全世界、全国人民做出了庄严承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二〇二〇年实现‘两个确保’,即确保农村人口实现脱贫,确保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总书记同时告诫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农村人口全部脱贫是一个标志性指标。”这些新论断新思想新观点为我们做好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也给我们集中精力做好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强大信心。联系我县实际,随着上级各项精准扶贫政策的落实落地见效,经过全县干群近三年来的不懈努力,我县脱贫攻坚工作实现了连续两年稳居全省第一方阵的既定目标,脱贫攻坚工作成效明显、捷报连连。特别是近年来,我县紧紧围绕“南工北旅生态县”目标,进一步加大民生工程建设力度,全面提升工业核心化、城乡一体化、农业产业化、文化旅游特色化和县域发展信息化水平,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全县人民期盼的空港梦、高速梦、高铁梦、通江达海梦、生态梦和小康梦都已或即将成为现实,有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局面,也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坚实的物质、精神、生态基础和支撑。更难能可贵的是,全县近万名党员干部倾心尽力、克难攻坚、敢于担当、务实为民,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一线,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新时代脱贫攻坚壮丽赞歌。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打赢脱贫攻坚战、高质量高标准脱贫摘帽目标必将风雨无阻、指日可待、如期实现!

决胜脱贫攻坚要坚定克难决心。“脱贫攻坚本来就是一场硬仗,而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是这场硬仗中的硬仗。我们务必深刻认识贫困地区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艰巨性、重要性、紧迫性,采取更加集中的支持、更加有效的举措、更加有力的工作,扎实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总书记始终把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放在心里、念念不忘,并且一针见血的指出短板、切中要害。当前,我县的脱贫摘帽工作已经进入深水区、攻坚期、决战季,既不能躺在以往的功劳薄上沾沾自喜、盲目乐观,也不能面对困难畏首畏尾、停缩不前。面对各级越来越严格的考核验收,我们应当清醒的认识到,脱贫摘帽工作因地、因户、因人而异,没有现成的成功模式可以参照,不可能一撮而就、水到渠成。目前我县还有22154户、52557人需要脱贫,22个贫困村需要出列,今年如期实现摘帽对于全县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可以说是时间紧迫、责任重大、形势逼人,一刻也容不得懈怠。面对困难和压力,我们既要有正视自身短板和问题的勇气,更需要全体党员干部有着咬定目标不放松的决心,真正做到用足绣花功夫、措施精准有力、担当务实苦干、破解困境压力,努力在脱贫攻坚一线实现人生价值,贡献所有能量!

决胜脱贫攻坚要构筑上下同心。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会议上多次提出:“坚持社会动员,凝聚各方力量。脱贫攻坚,各方参与是合力,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面力量有机结合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这就明确了脱贫攻坚既要精准发力,也要注重协同配合,是一项目标明确、有章可循、广泛参与的系统工程。近年来,我县充分结合县域实际,通过实施脱贫攻坚“十大工程”等具体帮扶措施,一些专项领域的扶贫工作形成了一些具有寿县特色的经验和做法。但脱贫攻坚绝不是相关部门和单位关起门来,固步自封、各自为战、各行其是,更不能对基层在脱贫攻坚中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不闻不问,当甩手掌柜。过去提起基层工作,我们总是喜欢用“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来形容,脱贫攻坚工作也是这样,中央和省、市、县委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扶贫政策和措施,有关部门也根据各自所承担的工作职责,有针对性的制定了一系列更加细致的帮扶政策和措施,初衷就是希望这些政策和措施能够精准的落实到每一个贫困地区、贫困县、贫困村和贫困户。就我县来讲,强化对基层的督促检查和工作指导,掌握第一手情况和指标尤为关键。为此,我县于近期成立了脱贫摘帽专门工作机构,抽调了20多个部门的副科级党员干部,采取集中办公、集中督查、集中会诊的方式,增进了各部门之间的联动和互通,整合了工作力量,进一步形成了工作合力。而作为这个机构的具体工作人员,我们要坚持把全部的精力和重心放在基层、下到村、走进户、帮到人,点对点调研、面对面交流、手把手指导,用手中的“针”把上面的“千条线”串联起来,使足绣花功夫,补齐问题短板,用劲用情用力,努力构筑脱贫攻坚工作的向心力和同心圆,共同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决胜脱贫攻坚要严守纪律戒心。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是考量我们党员干部“四个意识”牢不牢,作风建设强不强,重规矩守纪律到不到位的一次重大实践,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但从近年来各级纪检监察部门通报的情况看,扶贫领域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问题以及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层出不穷。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时时刻刻给我们党员干部敲警钟,他指出:“从脱贫攻坚工作看,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急躁和厌战情绪以及消极腐败现象仍然存在,有的还很严重,影响脱贫攻坚有效推进”。他强调:“加强作风建设,党中央已经明确,将二〇一八年作为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要建立长效机制,对脱贫领域的突出问题,一经举报,要追查到底。对查实的典型案件,要坚决予以曝光,严肃追究责任。对发现的作风问题,要举一反三,完善政策措施,加强制度建设,扎紧制度笼子”。当前,各级巡视巡察反馈的问题中,我们可以发现,扶贫领域作风问题、腐败案例、违法违纪现象主要出现在基层,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优亲厚友、挪用侵占资金等突出问题仍然突出,并屡禁不止,这一点要引起我们足够重视和深刻反思。“无规矩,不成方圆”,归根结底,还是我们少数党员干部规矩意识不够,纪律意识不强,责任观念淡化的必然结果。“打铁还需自身硬、绣花还得手锦巧”,作为承担脱贫攻坚重要任务的党员干部,要时刻把讲规矩守纪律要求贯穿于脱贫攻坚的全过程,明底线、存敬畏、知行止,坚决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说不,有力筑起脱贫攻坚的“纪律防线”。

决胜脱贫坚方可赢得民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他在扶贫工作重要论述里多次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是脱贫攻坚,最突出的短板在于农村还有七千多万贫困人口。全党同志务必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实现‘两个确保’的目标上来,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这就要求我们党员干部时刻不能忘记坚持为人民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民满意作为衡量我们工作的唯一标准。具体到脱贫攻坚工作,最近人民日报关于江西瑞金县脱平攻坚一篇报道引起了广泛关注,该县以零漏评、零错退、群众满意度99.38%、综合贫困发生率0.91%的优异成绩顺利实现高质量脱贫摘帽,一组惊人的数据,让人羡慕、发人深思。瑞金县地处革命老区,和我们一样是深度贫困地区,在介绍脱贫摘帽工作经验时,除了精准有效的帮扶措施,这个县把党员干部务实为民的作风归结为主要原因,用他们自己的话说“是通过苦干实干、真情真意换来的”,朴实无华的一句话蕴含大道理。当前,我县正面临脱贫摘帽最关键的冲刺阶段,更加需要我们以抓铁有痕、时不我待、全心为民的工作作风,把各项扶贫政策措施落实落细落到位,真正赢得群众的认可与支持,体民意、解民忧、用真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兑现自己的承诺和初心。

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步入小康社会,这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向全世界和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详细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记关于精准扶贫、改善民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系列重要讲话、报告、论述内容,为全体共产党人纵深推进脱贫攻坚伟大工程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纪检监察机关作为党内政治监督的专责机关和管党治党的重要力量,应当提高站位,精准监督,执纪问责,以实际行动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纪律保证。

站位再提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记以人民为中心,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突出位置,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作出一系列新决策新部署,推动中国减贫事业取得巨大成就,对世界减贫进程作出了重大贡献。总书记记强调,越是进行脱贫攻坚战,越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在脱贫攻坚中,纪检监察机关应不断提高政治站位,自觉践行“两个维护”,自觉把总书记记有关扶贫论述作为方法论,作为忠诚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的工具书,精心研读《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每一章每一节。对标对表总书记记讲话精神,找准职责定位,勇于担当作为,敢于动真碰硬,不断探索创新监督方式方法,做到中央决策部署到哪里,监督就到哪里,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使群众充分享受到全面从治党带来的红利,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认同,确保兑现党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巩固党执政的政治基础。

监督再精准。《党章》对纪委的职责作了准确的定位,监督是指“维护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执行情况”,以及“对党员领导干部行使权力进行监督”。总书记记说到扶贫工作一定要精准,做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那么,纪检监察机关履行监督也要精准。德保县纪检系统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不断从《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找答案、找方法,以党中央脱贫攻坚部署要求和“六大纪律”为尺子,围绕着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的核心指标,按照自治区纪委“六个聚焦、六大行动”和市纪委“五紧盯行动”开展靶向精准监督。坚持问题导向,紧盯扶贫政策的精准落地、扶贫资金的精准使用和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等重要领域、环节,主动扛起责任,监督党员干部认真履行职责,不滥用权力,不违纪违法;紧盯扶贫领域腐败问题易发多发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对一些重要岗位党员干部、重要领域、重大项目及民生资金使用开展监督检查,深入基层,深入农户,及时主动发现问题,并及时督促整改。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及时提醒,该约谈的约谈,防止小问题发展成大问题。

问责再从严。总书记记指出“当前,脱贫攻坚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持续深入开展治理整顿,精准有效发力,坚决打好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硬仗,不获全胜决不收兵”。我们深刻领会总书记记把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定为“硬仗”的精神内涵,扎实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在“专”上做文章,“治”上下功夫,发挥好问责“撒手锏”作用,在全县“抓系统,系统抓”系统整治,倒逼脱贫攻坚责任落实。严肃查处主体责任缺失、部门监管责任落实不力、纪检监察系统监督责任缺位等问题;聚焦群众痛点难点焦点,严肃查处贪污挪用、截留私分、优亲厚友、虚报冒领、雁过拔毛、强占掠夺等动扶贫资金“奶酪”等问题;严肃查处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搞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用严明的纪律、严肃地问责,激发各级各部门在脱贫攻坚中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督促形成分工明确、各尽其责、协同发力的工作机制,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高效完成。同时,加大通报曝光力度,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真正起到“查处一起、通报一起、警示一片”的效果,持续释放严厉惩治扶贫领域违纪违法行为不手软、不停歇的强烈信号,确保精准扶贫政策落到实处,让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年以来,德保县共查处了153起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案件,收到了良好的政治效应、纪法效应、社会效应,充分证明了哪里有严实作风,哪里就有生动的脱贫实践。

4月24日上午,中国科协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2020年第四次集体学习扩大会议,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中国科协党组书记怀进鹏主持会议并作学习讲评。党组成员宋军作重点发言。党组、书记处其他同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科技部纪检监察组同志作交流发言。计财部主要负责同志围绕定点扶贫工作作引导发言。

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亲自挂帅、亲自出征、亲自督战,以空前的力度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史上的辉煌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统揽全局、高屋建瓴,深入分析了脱贫攻坚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科学谋划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的具体举措,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根本遵循。科协系统要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深刻领会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重要性和艰巨性,把高标准高质量做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和定点扶贫工作作为“两个维护”的试金石,坚定信心、直面问题、担当作为,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作出应有的贡献。

会议强调,2020年是脱贫攻坚战最后一年,是中国科协决战决胜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和定点扶贫大考之年。中国科协多年开展定点扶贫和实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程,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面对当前剩余脱贫攻坚任务艰巨、新冠肺炎疫情带来新的挑战、巩固脱贫成果难度很大、脱贫攻坚工作需要加强的客观形势,必须进一步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紧紧围绕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发挥优势、细化措施、狠抓落实。要充分发挥科协“一体两翼”人才智力和组织网络优势,突出精准扶贫、志智双扶,发挥好科技的力量和作用,广泛调动优势资源和积极因素,组织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深度参与科技助力精准扶贫,把科技创新的动能扩散到田间地头。要确保定点扶贫和科技助力精准扶贫高质量收官,对标对表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结合中央巡视指出的问题,全面排查梳理今年工作任务,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倒排工期、强力推进,逐项对账销号。既要有战的决心、战的能力,也要有督的氛围和督的力度,坚决防止脱贫攻坚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强化督导、督战、督查,将脱贫攻坚纳入党组巡视,督促落实脱贫攻坚政治责任,确保如期交出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和定点扶贫的满意答卷。

党组副书记徐延豪,党组成员束为、吕昭平、王守东、殷皓出席会议。书记处书记孟庆海,中国科协机关各部门、各直属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列席会议。会议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魏公村、北辰、白家庄、陶然亭办公区设分会场。

扶贫工作是一项具有针对性、方向性、普惠性的惠民政策,是为了普惠广大贫困偏远地区的群众,是为了促长贫困偏远地区人口的内生动力,是为了解放贫困偏远地区的生产力,是为了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强国。最终目的是为了让贫困偏远地区的群众在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中实现自己的价值,是为了让贫困偏远地区的群众在新时代赶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不同步调但至少要跟得上、赶得紧、不掉队;是为了让贫困偏远地区的群众同样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作出自己的一份努力。

扶贫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的任务是在2020年全面实现各地区的脱贫摘帽,但是即使到了2020年,也并不是能消除存在的绝对贫困,所以说到期任务并不能主观认为已经完成,只能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完成应该完成的任务。截止目前,至2020年,还有两年多一点的时间,当前阶段的任务是紧迫的。“脱贫攻坚”写入了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三大攻坚任务,各级党委政府都以此反复提在重要工作日程中作为研究专题,其他两项任务也是繁重的,“污染防治”、“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都是极其重要的,其他工作就不例举了。政策是层层部署,精神是层层传达,责任是层层压实,压力是层层传导,效果肯定是有的,成绩是看得到的。最终的目标任务还是靠一线基层干部亲自抓落实、抓效果,抓得好是典型、抓不好也是典型,就看怎么抓?肯定是真抓实干,不搞偷工减料,不搞形式、奢靡、教条三个主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是不变的硬道理。不过脱贫工作最终的落脚点还是看贫困偏远地区群众的实际评价和生活现状。我们会说,不断加强提升帮扶干部的综合能力——业务能力、专业能力、素质能力等等,当然也不是全盘否定这些方面,综合各地自身实际情况,提升能力是必须的,但是在基层这类工作、生活、学习三者兼顾并平衡得非常好的典型人才是很少的。我认为关键还在人,党员关键在以身作则,干部关键在以人民为中心,在以此前提下富有创造性的开展工作,肯定是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成效,这样也能体现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人民奔小康过程中的核心领导地位,还能体现人民公仆的根本宗旨。

脱贫攻坚工作是习近平总书记情之所系、心之所惦。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以下简称《摘编》)一书中,总书记提出了关于扶贫方面的重要思想、重要论断、重要举措,对于如期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作为一名纪委书记,必须深入学习《摘编》,学思践悟,发挥好纪检监察机关职责定位,扎实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为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提高思想政治站位,把专项治理工作作为“一号工程”抓紧抓实抓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现在脱贫攻坚已经进入倒计时,如果处于疲倦、厌战、涣散状态,就不可能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必须激发大家的拼搏精神,鼓劲加油、滚石上山,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纪检监察机关是党的政治机关,讲政治是最鲜明的站位,必须在思想和行动上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明确将专项治理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的重大政治任务交给纪检监察机关,是对我们的高度信任和重托,更是对我们的鞭策和考验。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脱贫攻坚是重大政治任务;深刻认识到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深刻认识到切实加强专项治理是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保障,是各级党委政府和纪检监察机关的政治任务,是重大德政工程。

全力保障打赢脱贫攻坚战这一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当前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压倒一切的职责使命,全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特殊政治意义和重要职责使命,绝不能仅仅把脱贫攻坚、专项治理作为一般性工作任务,要从树牢“四个意识”、坚定“两个维护”的高度,把专项治理作为纪检监察工作“一号工程”来抓紧抓实抓细,坚决整治发生在贫困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群众基础,不断提升全县专项治理工作质量。

突出特色亮点,找准工作措施,持续深入推进专项治理工作。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坚持把专项治理作为重要政治任务,作为十九届中央纪委谋篇开局的新招实招,制定印发了专项治理三年工作方案。自治区纪委也制定了三年专项治理工作规划,全面实施“6+2”机制,今年重点围绕“6个聚焦,6大行动”部署开展专项治理提升年活动,强调要在“专”上做文章,在“治”上下功夫。市纪委按照中央提出的“一年见成效、两年抓巩固、三年促提高”的专项治理目标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印发了专项治理三年行动计划,部署了“排查去存、重拳遏增、巩固深化”三年“战役式”治理行动,今年以“清风入户”行动全面落实专项治理工作提升年活动。我县根据上级纪委的部署要求,结合实际相应制定印发了专项治理工作三年行动计划,今年是三年行动计划当中的“重拳遏增年”,我县以“大数据+微治理”工作模式为抓手,以开展“三查三改”活动为着力点,深入打造专项治理“一县一特色”,全面推进专项治理工作提升年活动。

“三查三改”活动是我县为打造专项治理工作“后半篇文章”而开展的一项独具特色的活动,“大数据+微治理”工作模式目前已代表我县向市委、市政府申请作为田林县创新亮点工作绩效加分项目,工作完成得好坏,关系到我县专项治理工作能否进一步深入推进。各主责部门、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切实把抓好“三查三改”、“大数据+微治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思想政治高度,按照工作方案的内容要求,各负其责,互相协作配合,确保活动开展有成效、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

狠抓工作重点,强化责任担当,推动专项治理工作上新台阶。

习近平总书记在《摘编》一书中强调:“要加大惩治力度,对扶贫领域腐败问题,发现一起,严肃查处问责一起,绝不姑息迁就!”这是对扶贫领域腐败的严词批评,也是对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履行监督执纪问责的谆谆告诫。

我们要狠抓线索排查,解决“零移送”问题。认真落实“6+2”工作机制,采取主责部门大排查、专责部门蹲点查等措施全面推进专项治理。坚持问题为导向,加强与扶贫责任部门的沟通协调,加大指导村级工作站人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持续传导压力,健全工作联系、信息共享、情况互通机制,持续拓宽问题线索来源渠道。

我们要狠抓案件查处,解决“零立案”问题。目前,部分派驻纪检监察组存在“零立案”,在扶贫领域立案数则更少,“探头”作用不明显。14个乡(镇)中还有两个乡(镇)扶贫领域案件为0。今年是专项治理工作提升年,我们要强化工作责任感,充分发挥派驻机构职责职能作用,紧盯被监督单位的扶贫工作,擦亮监督“探头”。各乡(镇)纪委要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加大对村级工作站的指导,让村级工作站成为乡(镇)纪委办案的新生力量。各片区指导组要加大指导乡(镇)纪委办案的力度,对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实行“调度”,对脱贫攻坚中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相关职能部门搞形式、搞变通、弄虚作假的,将严肃问责,不仅要追究直接责任,还要追究领导责任。同时,加大对查处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通报曝光频率和警示力度,开展以案说纪、以案说法警示教育,达到查处一个、警示一批、教育一片的效果。

10月17日,省委宣传部、省扶贫办以“决战完胜在今朝、巩固成果蹚新路”为主题,举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工作重要论述”交流研讨会。会议宣读了2020年度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征文活动获奖名单,并颁发获奖证书。来自省直部门的负责同志、科研教育部门的专家教授、市县乡村的代表、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等参加交流研讨。

研讨会上,包括征文活动获奖者代表在内的15位同志,聚焦决战完胜脱贫攻坚,巩固拓展脱贫成果,结合各自学习和工作实践,就学用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和两次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作了十分精彩的发言。大家通过谈学习心得,讲思想认识,话攻坚成就,提工作建议,相互交流分享,相互启发借鉴。

与会代表认为,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工作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引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成就,是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的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大家表示,当前,脱贫攻坚已到了决战完胜、全面收官的关键阶段,要用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工作重要论述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决策部署,进一步强化交好总账政治意识,积极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巩固提升脱贫成果,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步入小康社会,这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向全世界和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详细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改善民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系列重要讲话、报告、论述内容,为全体共产党人纵深推进脱贫攻坚伟大工程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纪检监察机关作为党内政治监督的专责机关和管党治党的重要力量,应当提高站位,精准监督,执纪问责,以实际行动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纪律保证。

站位再提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突出位置,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作出一系列新决策新部署,推动中国减贫事业取得巨大成就,对世界减贫进程作出了重大贡献。总书记强调,越是进行脱贫攻坚战,越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在脱贫攻坚中,纪检监察机关应不断提高政治站位,自觉践行“两个维护”,自觉把总书记有关扶贫论述作为方法论,作为忠诚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的工具书,精心研读《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每一章每一节。对标对表总书记讲话精神,找准职责定位,勇于担当作为,敢于动真碰硬,不断探索创新监督方式方法,做到中央决策部署到哪里,监督就到哪里,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使群众充分享受到全面从治党带来的红利,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认同,确保兑现党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巩固党执政的政治基础。

监督再精准。《党章》对纪委的职责作了准确的定位,监督是指“维护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执行情况”,以及“对党员领导干部行使权力进行监督”。总书记说到扶贫工作一定要精准,做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那么,纪检监察机关履行监督也要精准。德保县纪检系统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不断从《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找答案、找方法,以党中央脱贫攻坚部署要求和“六大纪律”为尺子,围绕着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的核心指标,按照自治区纪委“六个聚焦、六大行动”和市纪委“五紧盯行动”开展靶向精准监督。坚持问题导向,紧盯扶贫政策的精准落地、扶贫资金的精准使用和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等重要领域、环节,主动扛起责任,监督党员干部认真履行职责,不滥用权力,不违纪违法;紧盯扶贫领域腐败问题易发多发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对一些重要岗位党员干部、重要领域、重大项目及民生资金使用开展监督检查,深入基层,深入农户,及时主动发现问题,并及时督促整改。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及时提醒,该约谈的约谈,防止小问题发展成大问题。

担当精神,督促形成分工明确、各尽其责、协同发力的工作机制,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高效完成。同时,加大通报曝光力度,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真正起到“查处一起、通报一起、警示一片”的效果,持续释放严厉惩治扶贫领域违纪违法行为不手软、不停歇的强烈信号,确保精准扶贫政策落到实处,让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__年以来,德保县共查处了153起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案件,收到了良好的政治效应、纪法效应、社会效应,充分证明了哪里有严实作风,哪里就有生动的脱贫实践。

脱贫攻坚越往后任务越重、工作难度越大,越需要全体党员干部不放松、不停顿、不懈怠,以更严实的作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纪检监察机关要找准在推动脱贫攻坚重大决策部署落实中的职责定位,把专项纪律检查作为保障脱贫攻坚、同步小康的重要抓手,聚焦纪律作风,强化执纪监督,为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提供坚强有力的纪律保障。

什么是幸福?农民说,幸福是丰收;学者说,幸福是学术研究有新突破;教师说,幸福是学生快乐地学习、成长;领导说,幸福是团队上下一心,工作有成效。人民幸福是根本!同时,xx大报告也指出:“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为政者要以群众之需为重。“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俯下身子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这首诗也阐述了为官之理,不论身处何地,身兼何职,到什么时候也不能忘了老百姓。

十九大报告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精准扶贫是新时期党和国家扶贫工作的精髓和亮点。

扶贫济困,是我们的责任。因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党和国家一直十分关心和重视扶贫工作。入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腾飞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扶贫开发工作依然面临十分艰巨而繁重的任务。古语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从根本上解决群众贫困问题,要么帮助他们掌握专业技术,要么为他们带来长久的就业机会,要么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发展机遇,这样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脱贫。各级政府在成立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的基础上,还应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加强部门间的有效配合,尤其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更应该加强部门间的联动机制建设。

扶贫济困,我们义不容辞。共建和谐,我们责无旁贷。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新时代,新目标。党员干部要撸起袖子加油干,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心系群众,为民造福。?广大党员干部要立即行动起来,在扶贫济困活动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用爱心点燃希望,用行动播洒阳光。

“行百里者半九十,现在是最吃劲、最容易滑坡的时候,也是最容易跑偏的时候。”“要因地制宜研究实施‘四个一批’的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即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移民搬迁安置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通过医疗救助扶持一批,实现贫困人口精准脱贫。”习近平总书记记的每一句话都掷地有声,让我感想颇多。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记关于脱贫攻坚的论述摘编》之后,一种紧迫感和使命感涌上心头。现在,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只剩不足两年了,脱贫攻坚工作已经到了最艰难的时候,但困难地区、困难群众还为数不少,“最硬的骨头”总是留在最后来啃,我们不仅要下大力气、更要找准策略,把握“稳”的内涵,强化“进”的举措,稳中求进,讲方式方法因地制宜的帮助贫困地区、贫困人口走上富强美好的康庄大道。

行百里者半九十,脱贫攻坚工作决不是轻轻松松,脱贫工作越是走到最后攻坚阶段越是重要,越是难做,越是感到肩上使命的沉重。我在做扶贫脱贫工作时就深刻感受到群众强烈的脱贫致富的愿望,但总有无数条绳子在捆绑着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群众有强烈的脱贫愿望,有恒心有毅力有脱贫志气,但过窄的生产产品销售渠道让农产品往往找不到销售渠道。比如养蜂,产出蜂蜜,目前大部分贫困户的蜂蜜由帮扶联系人帮助售卖,提高贫困户收入,但是当脱贫户的两年跟踪期限到期之后呢?如果没有一个稳定的销售渠道,贫困户的收入必受影响,生活质量也将下降。

习近平总书记记身怀苍生,时刻惦记着群众百姓,希望他们不愁吃穿,希望他们有良好的教育有住房保障。“但愿苍生俱温饱”,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作为一名纪检干部,更要为脱贫事业献计献策,保驾护航,让腐败分子不敢动扶贫资金的“蛋糕”。

学习胡总书记关于“共建共享”论述的心得体会篇十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提出了“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新要求。关于教育强国的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教育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建设教育强国的行动指南。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当今世界强国无一不是教育强国,在其发展过程中,都十分重视发展教育。教育也为其经济社会发展、确立和维持强国地位发挥了巨大作用。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懈奋斗的目标,也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梦想。教育强国是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基础。没有现代化的教育,就不会有现代化的事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改革开放四十二年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一直十分重视教育事业发展,先后提出并实施了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上,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大力推进教育事业发展,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使我国教育迈进世界中上行列,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促进了我国由人口大国向人才资源大国的转变,为加快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目前我国教育还明显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教育质量特别是人才培养质量相对滞后于教育规模的扩张,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还不完善,教育结构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一些不利于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明显存在,教育对外开放与合作办学的水平有待提高,优质教育资源不足,区域、城乡、校际、不同群体之间的教育差距还比较明显,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相对滞后,等等。总体上看,我国教育还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需要。与世界教育强国相比,尽管差距在不断缩小,但大而不强是当前我国教育的现实。

强国必强教,强国先强教。教育本质上是培养人的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教育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作用,同时也有周期长、效益滞后的特点。今天的学生是未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了光明前景,指明了前进方向。“时代越是向前,知识和人才的重要性就愈发突出,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就愈发凸显。我国正处于历史上发展最好的时期,但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更加重视教育,努力培养出更多更好能够满足党、国家、人民、时代需要的人才。”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为新时代我国教育提出了新的使命和要求,迫切需要“对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总体部署和战略设计”。

准确把握新时代加快教育强国建设的着力点。

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教育强国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加快教育强国建设必须找准着力点,系统推进,重点发力。

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培养人是教育的核心问题,人才培养的质量是衡量教育质量高低也是衡量教育能力强弱的关键指标。建设教育强国,必须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转变教育发展方式,推动教育从规模增长向质量提升的转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和年毕业人数已居世界首位,但规模扩张并不意味着质量和效益增长,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不仅高等教育如此,整个教育体系都应如此。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转变教育发展方式,一方面,要明确的是人才标准,也即培养什么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这种人才应当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样的人才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所需要的人才。另一方面,要明确如何培养这样的人才。这就必须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等六个方面下功夫。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培养出能够担当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的有用人才。

着力完善教育体系,努力建成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完善的教育体系和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是教育强国的重要内涵。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完善教育体系,要坚持德育为先,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五育并举、全面发展,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克服片面追求某一或某几方面教育的现象。要完善国民教育体系,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要加快发展学前教育,提高义务教育巩固率,提高高中教育普及率,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为青少年成长成才和提高民族素质奠定扎实的基础。“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要努力提高高等教育办学水平,加快“双一流”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着重创新型、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和高等学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要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重视培养具有工匠精神和就业创业能力的高技能人才,为青少年成功成才提供多样化的选择,逐步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和吸引力。要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学习型社会建设,充分发挥互联网功能,拓宽学习渠道,创造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环境。要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充分发挥家庭第一个课堂、父母第一任教师的作用,用优良的家风、良好的榜样、科学的教育方法,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建设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各级各类教育必须紧紧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任务,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全过程,科学设计和建设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把思想道德教育(或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作为重要内容贯通其中。

着力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改革创新是推动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和建设教育强国的动力。加快教育强国建设必须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坚决破除当前存在的各种不利于教育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形成有利于教育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首先要继续深化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激发教育事业发展的生机活力。要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加快落实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各项政策;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教育法律法规,加快形成政府宏观管理、学校依法办学的局面,健全现代学校制度,推进教育法治化;深化教育评价制度改革,克服各种阻遏教育健康发展的陈规陋习,加快建立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价制度,发挥教育评价的正向引导和激励作用;稳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在总结试点改革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改革方案并逐步推广实施,加快建成公平公正、科学合理的中国特色现代考试招生制度;深化经费投入体制和经费管理改革,拓展教育投入渠道,逐步增加公共财政投入,加大吸引社会投入力度;完善经费支出结构,保证公共财政教育经费向农村、教育发展薄弱地区、义务教育和教育教学一线倾斜,健全教育经费管理制度,加强教育经费预算和支出的审计和监管,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建设教育强国必须扩大教育开放,主动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在坚持扎根中国办教育的前提下,面向世界,融通中外,借鉴国外先进教育经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加强同世界一流资源开展高水平合作办学;加快留学教育事业发展,提高留学教育质量;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着力推进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一个教育发展差距较大、严重不公平的国家绝对称不上教育强国。加快教育强国建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理念,把推进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教育改革的重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不断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进教育公平,必须继续完善家庭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加大教育精准脱贫推进力度,重点解决贫困人口子女公平接受教育机会的问题,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进一步解决农村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特殊儿童的教育问题;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缩小城乡基础教育差距,特别是要提高占学生规模一半以上的农村和乡镇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缩小区域教育差距,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远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投入,优化高等教育布局,提升中西部地区高等学校办学水平和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缩小校际差距,加强薄弱学校建设,扩大和公平配置优质教育资源;加快教育信息化,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着力建设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强教必先强师。加快教育强国建设必须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着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如果说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那么,教师队伍建设则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基础工程。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需要我们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需要涌现一大批好老师。”建设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必须提高教师队伍的总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要按照“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标准,做好教师培养和培训工作,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加强专业能力建设。要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教师准入、招聘、交流和退出机制,改革教师职称和考核评价制度,科学合理配置教师资源。要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完善教师工资收入分配制度,不断提高教师生活待遇,大力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氛围,增强教师职业的吸引力和广大教师的获得感与荣誉感。要重视教师的作用,为广大教师提供施展才华的广阔空间和舞台,使其发挥“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人类文明传承者”的天职,担负起“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加快教育强国建设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教育强国重要论述为指导,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加快教育强国建设,筑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站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深刻回顾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系统总结了推进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九个坚持”,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工作作出了重大部署,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

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这“九个坚持”,深刻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思想深刻、内涵丰富,是我们党对我国教育事业规律性认识的深化,是我们党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来之不易,必须始终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事业,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到托儿所、幼儿园、小学、中学、职业学校、高等学校考察并同师生们座谈,给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和老师们回信,主持中央重要会议通过一系列涉及教育改革发展的方案,对推进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这些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概括起来就是“九个坚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事业之所以取得显著成就,根本就在于以“九个坚持”指导教育改革发展的实践,使教育事业中国特色更加鲜明,教育现代化加速推进,教育方面人民群众获得感明显增强,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加快提升,13亿多中国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升。

新时代新形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对教育和学习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不断使教育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最根本的就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牢牢把握教育改革发展的“九个坚持”,不断增强贯彻落实“九个坚持”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只有抓住机遇、超前布局,以更高远的历史站位、更宽广的国际视野、更深邃的战略眼光,对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总体部署,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我们才能筑牢建设教育强国这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不断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教育对于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牢牢把握教育改革发展的“九个坚持”,真抓实干,开拓进取,我们就一定能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伟大实践中,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灿烂前景。

党中央在北京召开全国教育大会,这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的大背景下,党中央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凸显了教育在党和国家事业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对动员全党全社会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影响,是我国教育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教育系统要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大会要求,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努力开创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

加强思想理论武装,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大中小学和幼儿园考察并同师生座谈,多次主持会议审议教育重大议题,就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和贺信回信,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重要讲话中深刻回答了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系统科学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把我们党对教育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提升到新的高度,为做好教育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全面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首要任务就是认真学习领会、全面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要深刻理解和把握“九个坚持”,即: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切实增强办好新时代教育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要形成体系学。把学习贯彻总书记在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与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等结合学、打通学、融会学,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和精髓要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牢固树立“四个自信”。要带着问题学。坚持问题导向,抓住工作关键,聚焦中央关心、百姓关切、社会关注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广大干部师生结合工作岗位和思想实际,深入学习研讨,确保讲话精神往心里走、往实里走。要掌握方法学。通过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着力掌握贯穿其中的坚定信仰信念、鲜明人民立场、强烈历史担当、求真务实作风、勇于创新精神和科学方法论,全面增强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

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教育第一”,不断加大投资于人的力度。党的十九大再次强调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时代发展新态势和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的精准把握。在这次大会上,总书记深刻指出,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不断使教育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必须通过优先发展教育,把人口中蕴藏的智慧资源挖掘出来,转化为巨大的人才资源优势。要推动各地各部门落实优先发展教育的责任,在组织领导、发展规划、资源保障上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地位,做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投入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配置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办的是社会主义教育,培养的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十次强调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这次大会上,总书记深刻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要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和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健全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格局。要着力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最重要的基础工作,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等一系列要求,为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在这次大会上,总书记深刻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要把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根本性民生工程,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实施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高教师专业素质能力。教育投入更多向教师倾斜,不断提高教师待遇,确保教师工资待遇落实到位。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努力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对教师队伍中存在的问题,要坚决依法依纪予以严惩。

坚持把改革作为根本动力,以改革激发教育事业发展的生机活力。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是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深入推进,已从“立柱架梁”进入到“内部装修”阶段。在这次大会上,总书记深刻指出,要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要深化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改革,充分激发教育事业发展生机活力。这些重要论述,贯穿着强烈的改革创新精神,明确了教育改革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要以高质量发展为根本要求,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系统深化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着力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坚决克服“五唯”顽瘴痼疾,切实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调整优化高校区域布局、学科结构、专业设置,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强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开展高水平合作办学,提升我国教育世界影响力。

毫不动摇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今年,中央成立了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意识形态工作,进一步加强教育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统筹和决策。在这次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要坚定不移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各级党委要把教育改革发展纳入议事日程,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熟悉教育、关心教育、研究教育。各级教育部门党组织要切实履行好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加强各级各类学校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工作,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折不扣得到贯彻执行。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要把抓好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基本功,把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到学校工作各方面。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使基层党组织成为师生最贴心、最信赖的组织依靠,成为学校教书育人的坚强战斗堡垒。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维护政治安全和校园稳定。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反腐败斗争,加强党员日常教育管理,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教育事业描绘了蓝图、指明了方向。教育部门要切实抓好学习贯彻落实,履行好职责义务,迅速行动、主动担当,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取得实效。要坚持“新、高、实、深”的工作要求。着力做到“新”,跳出传统工作套路,从内容、形式、载体、方法、手段等方面,对贯彻落实工作进行改进和创新;着力做到“高”,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高度负责尽责,体现教育系统特点,提高学习宣传贯彻的质量和水平;着力做到“实”,紧扣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大会精神,紧扣人民群众关切,紧扣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针对不同对象采取具体的、适宜的、分类指导的方式,确保大会精神落下去、出效果;着力做到“深”,加强理论概括、学理支撑和经验集成,不断推动学习宣传贯彻大会精神升华到规律层面,转化为加快教育现代化的强大动力。要把握“转时态、转语态、转状态、转心态”的工作方法。要“转时态”,一切工作都要进入十九大后的时间频道,进入教育大会后的工作节奏,以当前工作为中心,坚持当前和长远相衔接、重点和全面相结合,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分阶段逐步深化大会精神贯彻落实工作;要“转语态”,加强话语方式创新,坚持党言党语、民言民语、学言学语并举,坚持理论深度、实践力度、情感温度并重,更多运用生动鲜活的宣传方式,用大会精神统一思想、凝聚力量;要“转状态”,以奋进的状态、改革的办法、创新的思路,把学习宣传贯彻大会精神同推进实施教育“奋进之笔”结合起来,种好“责任田”;要“转心态”,把“四个自信”转化为办好中国教育的自信,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推动学习宣传贯彻大会精神不断往深里走、往实里走。要建立“五张清单”施工图。建立问题清单,围绕中央关心、百姓关切、社会关注的问题,列出近一两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找准切入点、突破口,集中力量、倾斜资源进行攻关;建立课题清单,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组织力量进行研究阐释;建立政策清单,对标中央的新精神新要求,系统梳理和诊断现有的规章制度和政策文件,认真做好废、改、立、释各项工作;建立任务清单,抓紧制定加快教育现代化的任务分工,明确各项工作进度安排、时间节点;建立责任清单,坚持政治任务和岗位职责相结合、一般要求和特殊规定相结合,把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学习宣传贯彻的责任明确下来,加强督查督办。

全国教育大会标志着中国教育进入了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开启了加快教育现代化的新征程。教育系统要牢牢抓住这次教育大会的历史新机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教育工作,强化责任担当,着力攻坚克难,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指明了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明确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六个方面的重点任务,是坚持立德树人的重要认识论和方法论,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

古今中外,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所强调的:“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推进教育现代化不能忘记初心,必须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健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体制机制,不断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管什么时候,为党育人的初心不能忘,为国育才的立场不能改。

我们要培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基本素质和精神状态?我们培养的人,必须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没有这一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不成立了;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我们培养的人,必须具有爱国情怀,时刻不忘自己是中国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我们培养的人,必须坚持立德为先、修身为本,具有大爱大德大情怀;非学无以广才,我们培养的人,不仅要有中国情怀,而且要有世界眼光和国际视野;任何时候奋斗精神都不能丢,我们培养的人,必须树立高远志向,具有勇于奋斗的精神状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全面发展,我们培养的人,必须具备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

如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要在六个方面下功夫: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入领会、全面贯彻。必须深刻认识到,只有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增强学生的“四个自信”,才能让他们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只有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才能让他们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只有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让他们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只有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增长见识、丰富学识,才能让他们沿着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的方向前进;只有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历练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精神,才能让他们做到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只有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才能让他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全力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社会发展、知识积累、文化传承、国家存续、制度运行所要求的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人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守政治忠诚,增强政治定力,历练政治能力,将忠诚铸入思想深处,以定力端正立场操守,用能力强化责任担当,确保政治上绝对可靠、绝对过硬。

“天下至德,莫过于忠。”政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基本政治伦理,对党忠诚是党员干部的首要政治品质和政治生命线。坚守政治忠诚就要忠诚于党的信仰。信仰是一个政党的精神支柱,马克思主义鲜明地写在了党的旗帜上,这就是我们共产党人坚定的政治信仰。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团结和带领人民,使国家逐步由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就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正如****所指出的:无论是处于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从未动摇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作为党员干部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信仰,不能有丝毫动摇。**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忠诚于党的信仰就要自觉运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守政治忠诚就要忠诚于党的组织。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作为党员干部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维护****党xx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xx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始终做到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坚守政治忠诚就要忠诚于人民。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作为党员干部必须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站在人民的立场上看问题、想问题、解决问题,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奋斗。坚守政治忠诚就要忠诚于党的事业。党的事业就是共产主义事业,是解放全人类的事业,在现阶段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为党员干部必须不折不扣地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指出,“检验一名干部理想信念是否坚定,主要看其在重大政治考验面前有没有政治定力”。政治定力是站稳脚跟的“定盘星”和经受风浪的“压舱石”,是对一名党员最基本的政治要求。当前,经济社会深刻变革、思想文化多元多变、利益诱惑交织叠加,面对“四大风险”和“四大考验”,作为党员干部只有以坚强意志、执着信念和道德操守,保持政治定力,坚守政治立场,树牢政治操守,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不陷入盲区、在原则问题上不误入歧途,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不为噪音所扰、不为歪风所惑、不为暗流所动、不为困难所惧、不为利益所俘,“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在纷繁复杂的形势变化中始终坚持正确方向。增强政治定力才能坚定政治立场,作为党员干部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四个自信”,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xx保持高度一致,在思想上充分信赖党、在政治上坚决维护党、在组织上自觉服从党、在感情上深刻认同党、在行动上始终跟随党,带头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做到不动摇、不迷失、不糊涂、不犯错,坚决反对和自觉抵制各种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的言行以及歪曲、丑化、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文化的言行,经受住各种政治风险和政治考验,做政治上的明白人,确保“吕端大事不糊涂”。增强政治定力才能坚守政治操守,作为党员干部必须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做党规党纪的守护人,始终把党的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对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常怀敬畏之心,自觉以党规党纪约束自己,注重从思想上和行为上绷紧讲政治这根弦,念牢政治纪律“紧箍咒”,恪守政治规矩“高压线”,确保廉洁用权、廉洁办公、廉洁为民。

****强调,看一名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的素质和能力,首先看政治上是否站得稳、靠得住。党员干部只有不断历练政治能力,才能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使命,体现责任担当。历练政治能力就要提升学习能力,作为党员干部必须主动认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特别是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既深刻理解其核心要义和丰富内涵,又深刻领会其实践功能和现实意义,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历练政治能力就要提升领悟能力,作为党员干部必须善于从政治上研判形势、分析问题,准确领会xx决策意图、吃透指示精神,自觉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下想问题、做工作。历练政治能力就要提升鉴别能力,作为党员干部必须善于以政治的视角透过复杂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对容易诱发政治问题特别是重大突发事件的敏感因素、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保持高度警惕。历练政治能力就要提升处险能力,作为党员干部必须坚持底线思维,强化忧患意识、风险意识,提高风险处置化解能力,防止非公共性风险扩大为公共性风险、非政治性风险演变为政治风险,做实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历练政治能力就要提升斗争能力,作为党员干部必须增强斗争精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在重大斗争中去经受锻炼,在搏击风浪中增长胆识和才干,练就真功夫、硬本领。政治能力需要历练,作为党员干部必须把实践作为增强政治能力的主渠道,在实践中反复锤炼,在考验中淬火加钢,在急难险重岗位上丰富人生阅历、经受锻炼考验,在攻坚克难中积累政治经验、提升政治智慧,真正锤炼和提高政治能力。

马克思主义政党力量的凝聚和运用,在于科学的组织。马克思主义认为,当无产阶级处于一盘散沙时,是没有力量的,只有组织起来才有力量,才能在争取自身利益的斗争中取得胜利。把分散的个体用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形成严密组织体系,实现力量倍增,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优势所在、力量所在。

在《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不断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明:“组织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基础”;“什么时候坚持正确组织路线,党的组织就蓬勃发展,党的事业就顺利推进;什么时候组织路线发生偏差,党的组织就遭到破坏,党的事业就出现挫折”。

在革命战争早期,我们党就科学认识到党的组织建设的重要性,著名的三湾改编,以建立了“支部建在连上”的制度而载入史册。如今,新时代的党组织建设已使“支部建到网上”、“支部建到产业链上”,等等。

先进分子,建立了由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构成的科学严密的组织体系,形成了强大的组织动员力和执行力。

党之所以能够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再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特别是新时代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组织严密、组织有力是重要保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针对党的组织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在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健全党的组织体系、完善选人用人标准和工作机制、健全党内政治生活和组织生活制度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同时,把党的组织建设同强化党的理论武装、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严肃党的纪律、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等相协调,推动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

在领导全面从严治党的伟大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系列重大思想、重要论断,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强调“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部工作要靠党的坚强组织体系去实现”;强调落实党管干部原则,着力培养选拔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强调“广开进贤之路”、“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努力建设一支矢志爱国奉献、勇于创新创造的优秀人才队伍,等等。这些重要论述,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组织建设理论,为确定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奠定了坚实基础。

造性地提出了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是: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着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着力集聚爱国奉献的各方面优秀人才,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是理论的也是实践的,对事关党的组织建设方向性、原则性、战略性问题作出科学回答,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学说,对更好地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做好党的组织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学习胡总书记关于“共建共享”论述的心得体会篇十二

脱贫攻坚工作是习近平总书记情之所系、心之所惦。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以下简称《摘编》)一书中,总书记提出了关于扶贫方面的重要思想、重要论断、重要举措,对于如期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1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作为一名纪委书记,必须深入学习《摘编》,学思践悟,发挥好纪检监察机关职责定位,扎实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为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提高思想政治站位,把专项治理工作作为“一号工程”抓紧抓实抓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现在脱贫攻坚已经进入倒计时,如果处于疲倦、厌战、涣散状态,就不可能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必须激发大家的拼搏精神,鼓劲加油、滚石上山,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纪检监察机关是党的政治机关,讲政治是最鲜明的站位,必须在思想和行动上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明确将专项治理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的重大政治任务交给纪检监察机关,是对我们的高度信任和重托,更是对我们的鞭策和考验。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脱贫攻坚是重大政治任务;深刻认识到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深刻认识到切实加强专项治理是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保障,是各级党委政府和纪检监察机关的政治任务,是重大德政工程。

全力保障打赢脱贫攻坚战这一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当前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压倒一切的职责使命,全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特殊政治意义和重要职责使命,绝不能仅仅把脱贫攻坚、专项治理作为一般性工作任务,要从树牢“四个意识”、坚定“两个维护”的高度,把专项治理作为纪检监察工作“一号工程”来抓紧抓实抓细,坚决整治发生在贫困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群众基础,不断提升全县专项治理工作质量。

突出特色亮点,找准工作措施,持续深入推进专项治理工作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坚持把专项治理作为重要政治任务,作为十九届中央纪委谋篇开局的新招实招,制定印发了专项治理三年工作方案。自治区纪委也制定了三年专项治理工作规划,全面实施“6+2”机制,今年重点围绕“6个聚焦,6大行动”部署开展专项治理提升年活动,强调要在“专”上做文章,在“治”上下功夫。市纪委按照中央提出的“一年见成效、两年抓巩固、三年促提高”的专项治理目标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印发了专项治理三年行动计划,部署了“排查去存、重拳遏增、巩固深化”三年“战役式”治理行动,今年以“清风入户”行动全面落实专项治理工作提升年活动。我县根据上级纪委的部署要求,结合实际相应制定印发了专项治理工作三年行动计划,今年是三年行动计划当中的“重拳遏增年”,我县以“大数据+微治理”工作模式为抓手,以开展“三查三改”活动为着力点,深入打造专项治理“一县一特色”,全面推进专项治理工作提升年活动。

“三查三改”活动是我县为打造专项治理工作“后半篇文章”而开展的一项独具特色的活动,“大数据+微治理”工作模式目前已代表我县向市委、市政府申请作为田林县创新亮点工作绩效加分项目,工作完成得好坏,关系到我县专项治理工作能否进一步深入推进。各主责部门、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切实把抓好“三查三改”、“大数据+微治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思想政治高度,按照工作方案的内容要求,各负其责,互相协作配合,确保活动开展有成效、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

狠抓工作重点,强化责任担当,推动专项治理工作上新台阶

习近平总书记在《摘编》一书中强调:“要加大惩治力度,对扶贫领域腐败问题,发现一起,严肃查处问责一起,绝不姑息迁就!”这是对扶贫领域腐败的严词批评,也是对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履行监督执纪问责的谆谆告诫。

我们要狠抓线索排查,解决“零移送”问题。认真落实“6+2”工作机制,采取主责部门大排查、专责部门蹲点查等措施全面推进专项治理。坚持问题为导向,加强与扶贫责任部门的沟通协调,加大指导村级工作站人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持续传导压力,健全工作联系、信息共享、情况互通机制,持续拓宽问题线索来源渠道。

我们要狠抓案件查处,解决“零立案”问题。目前,部分派驻纪检监察组存在“零立案”,在扶贫领域立案数则更少,“探头”作用不明显。14个乡(镇)中还有两个乡(镇)扶贫领域案件为0。今年是专项治理工作提升年,我们要强化工作责任感,充分发挥派驻机构职责职能作用,紧盯被监督单位的扶贫工作,擦亮监督“探头”。各乡(镇)纪委要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加大对村级工作站的指导,让村级工作站成为乡(镇)纪委办案的新生力量。各片区指导组要加大指导乡(镇)纪委办案的力度,对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实行“调度”,对脱贫攻坚中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相关职能部门搞形式、搞变通、弄虚作假的,将严肃问责,不仅要追究直接责任,还要追究领导责任。同时,加大对查处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通报曝光频率和警示力度,开展以案说纪、以案说法警示教育,达到查处一个、警示一批、教育一片的效果。

学习胡总书记关于“共建共享”论述的心得体会篇十三

师德是中华民族十分重视的美德之一。师德是一种职业道德。2013年5月,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对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作出了部署,建立师德评价档案。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用自身的榜样作用和人格魅力,让学生佩服,从而仿效。“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相信合格的教师才能塑造出合格的学生。

社会在发展,知识在更新,知识容量在扩大。不学习,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够不断充实自己,才能不断吸收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方法和教育途径。学校教育虽说由师生两个主体共同完成,但关键还是在于教师。教师的主导、导向作用是十分重要的。用什么样的教育思想、理念、模式、方法、途径来完成自己的教育、教导,将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育教学效果。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提升自己、完善自己。

教师的责任是教育学生,然而学生的思想品德在很大程度主要不是教出来的,而是感染出来的。教学中依赖的是富有感染力的课堂气氛以及教师的人格力量和起表率作用的言行举止。推进教育教学的融合管理的根本保证,是有一支思想过硬、品德高尚、为人师表的教师队伍。这支队伍要全员有意识、人人有责任,人人都要成为学生心目中的道德权威。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对学生道德纪律的实施需要借助的是教师的道德权威,而不是行政手段,更不是纪律强权。道德权威来源于教师的师德,教师的人格力量。

一个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会依法执教,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才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竭尽全力去教育学生,才会自觉自愿地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更好地做到为人师表,廉洁从教。

如果说过去的教育是以单纯的知识传授为主的应试教育,那么现代教育越来越强调以人的本身发展作为教育目的。热爱学生是教育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古往今来的优秀教师无不热爱自己的学生。“谁爱学生,学生就爱他,只有爱学生的人,他才能教育学生。”教师应用自己博大的胸怀去关爱每一位学生,教师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才能去精心地培养学生。

崇高的师爱表现在对学生一视同仁,绝不能厚此薄彼,按成绩区别对待。对待每个学生要做到“三心俱到”,即“爱心、耐心、细心,”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时时刻刻关爱学生,特别对那些学习特困生,更是要“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切忌易怒易暴,言行过激,对学生要有耐心,对学生细微之处的好的改变也要善于发现,并且多加鼓励,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而真正能够给学生以伟大启迪和深刻影响的往往是一些教育细节。

一个好老师受同学欢迎,其实并没有什么法宝,也许就是总能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及时的表扬,真诚地赏识他们。我们的教师队伍中,绝大多数责任心都很强,然而,仅仅有责任心是不够的,变单纯的“责任”为丰富的“情感”,去面对学生之间出现的各种情况。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个信息化时代,各行各业一日千里、日新月异,教师行业也不例外,所以,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让学生学得简便,教者教得愉快,确实是件不容的事。教师每一天担负着繁重的工作,在这种情景下,就更应加强师风师德建设。近段时间来,经过学习《中小学教师师德行为规范》,心中不由得产生一种对教育事业强烈的职责感和使命感,应集中精力、集中力量承担起培养下一代人的职责,塑造为人师表的良好形象。

一、爱岗敬业,乐于奉献。

教师要做到爱岗敬业,首先就应当热爱教育、热爱学校,树立坚定的教育事业心。仅有我们真正做到甘愿为实现自我的社会价值而自觉投身这种平凡工作,对教育事业心存敬重,甚至能够以苦为乐,以苦为趣,才能产生巨大的拼搏奋斗的动力。教师的劳动是平凡的,教师的生活是清苦、清贫的。但教师在知识结构的近善方面有自求自得的充实感,在精神寄托方面有育天下英才的自豪感。在思想、信息、交流方面有“究天下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独立感,在人际沟通方面有师生相处融洽谐和的亲切感。我们的工作,使无知的玩童变成了优秀学生,使迷惘的青少年成为祖国的栋梁,我感到欣慰。人的一生是应当有个明确的目的,为梦想而奋斗,虽苦但乐在其中。热爱教育事业,关心学校关注事业的发展,这是每个教师都应具备的。在实际工作中,珍视为人师表这份荣耀,严格要求自我,才能赢得学生的爱戴,家长的信赖和领导的认可。

二、善待学生,安于教学。

教育学生,最重要的是要倾注爱心。教师没有深切的爱就难以收到梦想的教育效果。用爱心架起师生心灵的桥梁,注意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的生活,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及时排解学生的思想困惑,公平地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纠纷。理解“差生”,从不冷嘲热讽,而是耐心地帮忙他们找差距,给他们安排适当的主角,让他们找到自我的位置,感觉到自我存在的价值。对于他们的一点点提高及时给予鼓励,使他们感到自信。

三、热爱学生,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热爱学生,是教师所特有的一种宝贵的职业情感,是良好的师生关系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坚实基础。教师对学生的爱,与一般的人与人之间的爱有所不一样。它不是来源于血缘关系,也不是来源于教师的某种单纯的个人需求,而是来源于人民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职责感,来源于教师对教育对象的正确认识、满腔热情和无限期望。所以,我们说,师爱是一种充满科学精神的、普遍、持久而高尚的爱。教师越是满怀深情地去爱学生,就越能赢得学生对自我的爱,良好的师生关系就越是能迅速地确立起来并得到健康的发展。这种爱的交流是学生成长的催化剂,它能够有力的把学生吸引到教育过程中来,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动力,推动学生朝着培养目标所指引的方向攀登。所以,作为教师在培植和处理师生关系的过程中,首先应当做到的就是热爱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也以往说过:“我一生中最主要的东西是什么呢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热爱儿童。”可见,乐于把爱奉献给全体学生是我们必备的道德素质。

热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个性、爱好和保密。仅有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才能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培养出人格健全的学生。任何简单、粗暴、片面的做法,都可能给学生带来消极的影响。所以不允许教师粗暴批评、压制、体罚、训斥、辱骂、讽刺学生。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就要用热情的话语鼓励他;当学生受窘时,不妨说句解围的话;当学生自卑时,别忘记用他的“闪光点”燃起他的自信心;当学生痛苦时,应尽量设身处地地说些安慰话;当学生犯错误时,换个角度想一想,假如自我是犯错学生时需要听哪些话。对学生要有友善的态度,与学生交谈常要换位思考,使学生从心底里体会到,教师的所作是为了学生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仅有坚持这样做,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树起良好的师德形象。

四、廉洁从教,严于律己。

廉洁从教是处理教育教学活动与个人利益之间关系的准则。在新的形势下,把廉洁从教作为教师道德规范,更具有鲜明的现实性和针对性。

廉洁从教就是要求教师在整个教育教学生涯中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教育本身作为一种育人活动,不能用经济活动规律代替教育活动规律,不把育人过程等同于商品交换过程。近几年来有些人把教育活动作为营利性活动,把赚钱当作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对教育事业和教师形象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廉洁从教是教师堪称人师的人格前提,是社会对教师素质要求的重要资料,也是教师育人的品德基础。教师廉洁从教有助于良好社会风气的构成和发展。

1、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坚持大义为先,私利居次,要抵制金钱、名利的诱惑,拒腐蚀、不取不义之财、非法之利,不贪受学生及家长的财物,不贪占团体与他人的财物,不沾染社会上的不良恶习,始终以廉洁的道德品行为学生与世人作出表率。

2、公正执教。廉洁从教,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能因学生性别、智能、家庭状况、学生家长等差异而采取不一样的态度和情感模式。教师从教的公正性,充分反映了教师人格的崇高性。

3、廉洁自律,洁身自好。教师应用廉洁的标准来进行自我约束,自觉坚持清廉纯洁的作风,这是廉洁从教的最深厚的思想基础。认真学习科学理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加强师德修养,养成廉洁自律、洁身自好的习惯。从小事情做起,不取一点一滴的不义之财,不索一针一线的非法之物。要长期坚持清廉自守,持之以恒,使教师廉洁自律的形象成为无形的教育力量。

总之,加强师风师德建设,塑造为人师表的良好形象。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需要长时间的教师自身的高尚人格来感染和教化学生,需要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用自我的言行去实践,以求得社会对教师的尊重和理解。故然,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经过学习我决心以于漪为榜样,时时处处为之高标准,严格要求自我,勤奋工作,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断提高自我的业务本事和水平,以饱满的热情和和蔼的工作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时刻关爱学生的健康成长,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为让每一位学生适应时代的发展作出自我应有贡献!

近来,我校在教师中深入开展了师德师风的学习座谈会,并就当前师德师风建设中的热点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通过此次深入的学习,我受益匪浅,感触颇多,对师德师风的含义有了更深一层的体会,并充分认识到师德师风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结合自己从教xx年多的教学经验和实践经历,现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既然我们选择了教书这个职业,就要全心投入到工作中,积极进取,不断创新,无私奉献,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不断的挑战自己,超越自己,做到不求最好,但求更好。

师爱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无限的师爱,可以开启每个学生的心灵。对学生冷漠,缺乏热情,一定不是一个有良好师德的好教师。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教师的爱与众不同,它是严与慈的有机体现。俗话说:“严师出高徒。”对学生不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是难以培育出跨世纪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的建设者。所以,对学生不严不行。当然,严要得法,严要有度。慈,就是对学生要关心、爱护、宽容、尊重。充分鼓励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进步,使学生全面发展。教师要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爱护学生、保护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既是教师高尚品德的自我表现,也是教师教书这个职业的具体体现。因此,在教育工作中,我们老师要把信任和的目光洒向每个学生,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呼声,和学生产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让一切学生的心灵都感受到师爱的温暖。

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使教学双方互相了解、互相配合,更好地搞好教学工作,并有利于帮助学生解决一些思想认识问题,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使他们健康地成长。也就是说,课堂不仅是教师教书的场所,也是教师育人的场所。小学生年纪小,很多认识是非常模糊的,需要我们去正确的引导。教师有做好学生思想工作、帮助他们解决思想问题的责任,而教学过程本身是师生交流的重要途径。在接触学生的过程中,如果发现学生有不良习惯或行为,应该及时加以制止并正确引导,指出其错误之处和危害;如果学生在学习上有什么疑问或困难,应该与他们一起分析,多多给予帮助并尽可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果学生在生活方面有什么因难,也应该多加以关心和帮助。事实上,教师多了解学生的想法,多听听学生的心声、疑问甚至意见,成为他们倾诉的对象和知心朋友,正是学生所希望的。从我的个人经历来看,坦诚对待学生,真心面对学生,是教师受学生欢迎的重要法宝之一。

俗话说,教师是园丁,学生是花朵,只有靠园丁辛勤无私的浇灌,花朵才能健康茁壮的成长。有人将教师比作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默默地牺牲了自己,却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因此,我们教师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我们付出了,但我们分享到的是更多人的快乐和喜悦,得到的是更多人的尊重和爱戴。总之,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不能把简单的把教书育人降低到只传授知识的层面上。所以,我要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时刻以“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核心,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水平、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用一片赤诚的心去培育学生,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积极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各项全面发展,争取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做一名人民满意的教师。

学习胡总书记关于“共建共享”论述的心得体会篇十四

意识形态领域是政治安全的前沿阵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的前途命运、国家长治久安、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战略高度,坚定推进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作出意识形态领域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和制度安排。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的重要论述,把我们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为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管好方向,把好导向,是党委(党组)抓意识形态工作第一位的责任。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强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全面领导,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再次体现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以贯之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高度重视。

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牢牢坚持党性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坚持党管媒体原则不动摇,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刊、办台、办新闻网站,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这些重要论述对于统一全党思想、明确工作方向、强化意识形态安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舆论工作关键是要理直气壮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他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新闻舆论工作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并用“一个必须,四个牢牢”为当代新闻工作者承担起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指明了方向。

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党管意识形态,既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方针。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统一领导,把判研形势作为增强战略预见性和主动性的基础,采取有力措施,不断加强意识形态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的重要论述为整合好各方力量,掌握新形势下的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提供了根本遵循。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的出台和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巡视工作安排,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坚持立破并举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战略思维。

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关于意识形态阵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阵地管理不懈怠”。围绕网络舆论阵地管理,强调“要提高网络综合治理能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企业履责、社会监督、网民自律等多主体参与,经济、法律、技术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治网格局”;围绕高校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强调“确保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围绕社科理论阵地管理,强调党校、干部学院、社会科学院等都要成为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宣传的重要阵地;围绕文艺工作,强调“要重视文艺阵地建设和管理,坚持守土有责,绝不给有害的文艺作品提供传播渠道”。习近平总书记对意识形态阵地管理的重要论述,对于拉起“高压线”,把好“准入关”,确保意识形态阵地可管可控具有重要意义。

以党内法规建设形成推进意识形态工作长效机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意识形态管理工作纳入国家治理框架,以党内法规建设形成推进意识形态工作长效机制。党中央印发了《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以党内法规形式,对意识形态工作作出制度规定。在国家立法中体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印发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立法修法规划》。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使建设网络强国、维护网络安全、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任务转化为一种可执行、可操作的制度性安排。

以政治巡视倒逼意识形态责任落实。针对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对意识形态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情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化意识形态领域的巡视和监督检查,推动意识形态领域全面从严治党。从十八届中央第十一轮巡视开始,中央把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纳入巡视工作安排,使《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与《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这两部重要党内法规有机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实践表明,巡视有效推动了意识形态工作不断加强。

话语权是抢占制高点、掌握主动权、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屏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创新话语体系,推动主流意识形态融入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国内国际话语权呈现战略主动态势。

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现代传播体系。新闻舆论工作具有政治属性和传播属性。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多次强调要把握好时度效,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大力推动新闻舆论工作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创新,牢牢掌握新闻舆论工作主动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媒体融合发展取得明显成绩,进一步壮大了主流思想舆论阵地,提升了意识形态话语权。

建设网络强国,推动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治网之道。党中央着力加快提升网络发展战略规划能力,加强顶层设计和组织领导,中央成立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快提升我国网络空间的国际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网上正面宣传,多次强调要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营造风清气朗的网络空间。习近平总书记明确了网络强国建设的战略目标和原则要求,为国际网络空间治理提供了重要遵循。

坚定文化自信,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西方一些舆论“捧杀”“棒杀”的情况,习近平总书记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正面回应西方“修昔底德陷阱”等,变被动为主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求讲好“中国故事”等,这些重要论述既是思想理念,又是工作方法,为对外宣传和国际传播指明了方向。

意识形态工作一直是我们党伟大斗争的前沿阵地,历来受到高度重视。毛泽东同志就曾说过,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总要先造成舆论,总要先做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管住“刀把子、枪杆子、印把子、笔杆子、钱袋子”的极端重要性,其中“笔杆子”主要就是指意识形态工作。在2019年初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列出了七个领域的重大风险,其中列在首位的就是政治和意识形态风险。这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风险一以贯之的忧患意识,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意识形态工作一以贯之的高度重视。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战略和全局高度,就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并亲力亲为,主持召开了多个意识形态相关领域的座谈会,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不断巩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带领全党从根本上扭转了意识形态领域一度出现的被动局面,保持和发展了意识形态工作向上向好的总体态势,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就必须全面准确地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并切实贯彻落实。

(一)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地位作用。习近平总书记用“一项极端重要”、“三个事关”、“三个关乎”强调了意识形态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他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在总结国际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意识形态风险失控的重大危害。他指出,“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政治动荡、政权更迭可能在一夜之间发生,但思想演化是个长期过程。思想防线被攻破了,其他防线就很难守住”。他指出,“苏联为什么解体?苏共为什么垮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十分激烈,全面否定苏联历史、苏共历史,否定列宁,否定斯大林,搞历史虚无主义,思想搞乱了,各级党组织几乎没任何作用了,军队都不在党的领导之下了。最后,苏联共产党偌大一个党就作鸟兽散了,苏联偌大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就分崩离析了。这是前车之鉴啊!”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新时代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意识形态工作的清醒认识和高度重视。

(二)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使命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大命题,也是全党特别是宣传思想战线必须担负起的一个战略任务。强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必须做好“两个巩固”,即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意识形态工作的历史使命和职责定位。

(三)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原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他反复强调要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指出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上,我们没有任何妥协、退让的余地,“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

(四)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主阵地主战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互联网日益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阵地、主战场、最前沿。在互联网这个战场上,我们能否顶得住、打得赢,直接关系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强调互联网是我们面临的“最大变量”,搞不好会成为我们的“心头之患”,“谁掌握了互联网,谁就把握住了时代主动权;谁轻视互联网,谁就会被时代所抛弃”,“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强调要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提高用网治网水平。强调要深入开展网上舆论斗争,严密防范和抑制网上攻击渗透行为,组织力量对错误思想观点进行批驳。要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强调要运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为做好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引。

(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体制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履行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强化各级党委主体责任,切实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指出“要压实压紧各级党委(党组)责任,做到任务落实不马虎、阵地管理不懈怠、责任追究不含糊”。这些重要论述为建立健全意识形态工作体制机制提供了基本遵循。

(六)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坚定“四个自信”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关键,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强调要把凝聚民心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既解决实际问题又解决思想问题,更好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强调要发扬斗争精神,坚持以立为本、立破并举,在涉及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上,要敢抓敢管、敢于亮剑、敢于斗争,强调要推动意识形态工作创新,提高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影响力、引导力;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强调要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意识形态工作队伍。这些重要论述,是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要求和方法指导。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内容丰富、思想深邃,把我们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们应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进行意识形态领域的伟大斗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切实增强做好新时代党史和文献领域意识形态工作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工作总体向上向好,理论武装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全党“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更加坚定,主流思想舆论不断巩固壮大,意识形态管理坚强有力,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主动权有效掌控,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持续提升。同时也要清醒看到,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风险挑战依然十分复杂严峻,特别是近一个时期以来,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一些西方国家将公共卫生问题政治化,偏执于以意识形态划线划圈,对我国极尽污蔑打压之能事。这都要求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强化底线思维,有效防范和化解意识形态风险。

(一)从国际上看,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对我国意识形态工作带来严峻挑战。

随着全球东升西降日趋明显,特别是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一些西方国家冷战思维回潮,对我国进行全面遏制和打压的势头有所加剧,其实质是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我国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的敌视和排斥。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不管世界格局如何变化,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全面的战略遏制不会改变,对我国搞“颜色革命”的图谋不会改变,对我国意识形态的围堵不会改变。在国际舆论话语权上,“西强我弱”的格局短时间里也难以扭转。特别是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大流行,加剧了西方一些政客对我国意识形态、发展模式和价值理念等方面的攻击。他们将疫情政治化,无视中国政府和人民在这场斗争中所付出的牺牲和努力,无视我国对其他国家做出的无私援助,将“枪口”不是对准病毒,反而瞄准中国。大肆散播政治病毒,抹黑中国、“甩锅”中国,炮制所谓“中国病毒论”“中国责任论”“中国赔偿论”等,对中国进行无端指责和污名化;大肆鼓吹疫情是中国的“切尔诺贝利时刻”,试图炒作“疫情版中国崩溃论”;指责“中国数字造假”,自以为占据“正义高地”;展开舆论战,散布中国向其他国家派遣医疗队是“意识形态计划的一部分”;等等。这些来势汹汹的政治病毒背后,包藏着西方一些政客的险恶用心,就是试图弱化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从而阻碍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战略清醒和高度警惕。

(二)从国内来看,脱贫攻坚收官之年遭遇疫情影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压力,并必然向意识形态领域传导。

2020年是我们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众志成城、顽强拼搏,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经济社会运行逐步趋于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受疫情冲击影响,我国经济出现严重下滑,社会就业压力不断攀升,因疫返贫致贫风险凸显,粮食能源安全隐患犹存,金融领域风险持续高启,一些地方基层运转受到财政收支掣肘,中小微企业、外贸企业、第三产业生存“报警”,因疫情造成的社会心理创伤急需抚平。这些问题相互交织,必然会向意识形态领域传导。比如,借疫情诋毁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有之,散布谣言制造恐慌情绪的有之,借热点事件制造对立矛盾的有之。反映出面对突发重大公共事件,社会舆论的分化、激烈,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尖锐和复杂。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坚持底线思维,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意识形态工作是“两个准备”的题中应有之义。

(三)从信息化发展及其趋势来看,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加速发展,有害信息渗透风险加剧,意识形态安全面临极大挑战。

随着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加速发展,有害信息渗透风险加剧,互联网日益成为各类风险的策源地、传导器、放大器,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主阵地、最前沿。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的运用,隐蔽性更强的暗网、信息加密传输技术、镜像网站和新型穿透技术等的产生,客观上为有害信息渗透提供了更多技术手段,看不见、管不住、删不掉、堵不严的风险凸显;社交媒体动员能力越来越强,各类网络应用也在不断拓展其社交功能,热点舆论可能瞬间实现跨平台传播,应急处置难度不断加大;别有用心的机构和个人运用数据分析指导热点、绑架民意、操纵舆论;伴随着5g商用,其超高速、超短时延、超大容量,将深刻改变信息的传播方式和受众的接受习惯,新的媒体形态、社交应用可能会应运而生,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风险大大增加,对我们的应对能力提出了极大挑战。

(四)从党史和文献工作领域来看,意识形态斗争同样尖锐复杂,而表现尤为突出的就是历史虚无主义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都强调要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已成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内容,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当前,历史虚无主义在党史和文献领域的具体表现和动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指向上看,历史虚无主义大都集中在攻击社会主义、割裂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颠覆权威历史结论等方面。历史虚无主义作为一种反动的政治思潮,其核心指向是非常明确的。有的攻击社会主义,一味将各种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统统归结于国家的根本制度,对社会主义极尽攻击之能事。有的抹黑党史军史,利用大众对历史的模糊认识混淆黑白。有的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互相对立,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的以“反思历史”为名,推翻对历史事件的权威结论。二是从手法上看,历史虚无主义大都采用伺机炒作、捏造史料、主观臆断、以偏概全等方式手段,具有很强的欺骗性。历史虚无主义的手法花样翻新、层出不穷。有的伪造各式各样的文件、档案、日记、信件、回忆录,在某些真实的事件或文献中夹带私货,张冠李戴、移花接木,编造耸人听闻的所谓“秘闻”。有的进行学术伪装,以看似周详的论证或考证宣扬错误观点。有的反复“炒冷饭”,用早已站不住脚的旧材料不断炮制新的文章。有的采用“牛皮癣”战术,帖子被删掉后,隔一段时间就改头换面或转换平台再冒出来,屡禁不绝。有的为躲避网络监管,使用各种暗语、隐语、代词。有的对历史文献歪曲解读,以主观臆测和推论取代历史事实。有的专找漏洞,断章取义、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等。三是从内容上看,历史虚无主义大都不遗余力地诋毁党和国家领导人、抹黑英雄人物,是我们面对的“重灾区”。通过诋毁、污蔑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英雄模范人物的生平、思想、品格、事迹,达到否定党的历史、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目的,是历史虚无主义的主要表现。2018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正式施行,这对于端正社会认知、依法保护英烈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以言论自由、学术研究、还原历史、人文关怀为幌子,以幽默、时尚为外衣,诋毁党和国家的领袖,污名化革命英烈,颠覆主流价值,消解民族精神,甚至以此否定中国革命,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否定社会主义道路的噪音杂音仍时有出现。面对历史虚无主义乱象,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坚决反对。

2019年9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马克思主义产生和发展、社会主义国家诞生和发展的历程充满着斗争的艰辛。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改革开放、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都是在斗争中诞生、在斗争中发展、在斗争中壮大的。胜利实现我们党确定的目标任务,必须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开展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做好党史和文献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导和基本遵循。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是一场严肃的政治斗争,也是广大党史和文献工作者担负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必须发扬斗争精神,勇于担当作为,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守住守好意识形态安全的底线红线。

(一)打赢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必须坚定斗争意志——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中不当“太平官”,不做“老好人”。

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中,党史和文献工作者要坚定斗争意志、增强斗争精神、强化政治担当,敢于亮剑、敢于斗争,对党史和文献领域的各种错误思潮、模糊认识、不良现象,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做到眼睛亮、见事早、行动快,发现违反政治纪律、危害政治安全的行为要毫不犹豫、坚决抵制,做勇于斗争的“战士”,不做爱惜羽毛的“绅士”。

斗争精神从何而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斗争精神不是与生俱来的,要经受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在复杂严峻的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真正锻造成为烈火真金。培育斗争精神,就是要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学习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和文献工作的重要论述,夯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思想根基。通过理论上的清醒,巩固政治上的坚定,这样斗争起来才有底气、才有力量;要坚持在重大意识形态斗争中磨砺,越是困难大、矛盾多的情况,越是形势严峻、情况复杂的时候,越能练胆魄、磨意志、长才干。

(二)打赢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必须夯实斗争基础——打牢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理论基础和制度基础,为打赢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提供有力支撑。

意识形态领域的激烈斗争,是涉及两条道路、两种制度的较量,从科学社会主义创立至今,这一较量就没有停止过,这一斗争必然是长期的和复杂的。党史和文献战线只有打牢斗争基础,才能在这场坚持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斗争中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才能站在风口浪尖上坚决斗争、有力斗争。

夯实斗争基础,一是要全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宣传阐释。以最严标准、最高质量编辑好出版好习近平总书记著作,加强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著作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阐释,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国际传播,为开展意识形态斗争、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提供源头活水和理论武器。二是要加强党史战略性、基础性项目研究。党史研究是党史工作的重要基础和关键环节。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由于对一些党史重大、争议问题没有定论、拿不出扎实有力的证据,在一定程度上为历史虚无主义错误思潮的衍生提供了可趁之机。要统筹党史研究力量,加强对党史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文件、重要人物的研究,组织编写好中央和地方党史基本著作,为开展意识形态斗争、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提供权威历史和理论依据。三是要不断完善意识形态工作制度体系,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构建齐抓共管意识形态的工作格局,为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四是要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阵地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依托,要统筹发挥期刊、出版社、网站以及“三微一端”等各类新媒体阵地功能,做强正面宣传,汇聚正能量,唱响主旋律,提高党史文献编研成果的传播力、引导力、公信力、影响力,挤压历史虚无主义的生存空间。

(三)打赢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必须把握斗争方向——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确保意识形态工作不“偏航”、不“触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凡是危害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核心利益和重大原则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各种风险挑战,只要来了,我们就必须进行坚决斗争,而且必须取得斗争胜利”。党史和文献工作必须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格按照党中央作出的两个历史问题决议、有关决定和文件精神、党中央审定的党史基本著作、各大重要时间节点的宣传口径为根本遵循,宣传好、维护好党的历史、党的基本理论和党的领袖人物,保持正确政治方向不动摇。

保持正确政治方向,一是要把握好基本的政治原则。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坚持用唯物史观认识和记述历史,尊重历史发展的客观逻辑和规律,坚持历史和逻辑的统一,牢牢把握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不搞一叶障目,从整体上看待历史发展过程及其规律。二是要把握好根本的政治导向。舆论导向是涉及宣传方向的大问题,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正确认识、把握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前30年后40年不能相互否定。三是要把握好敏感事件、敏感人物。历史是由事件和人物构成的,因此关注了敏感事件、敏感人物,对其进行正确的评价,也就把握住了做好党史和文献工作的正确方向。当然,事件和人物都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我们不能以今天的标准去衡量昨天的人和事。

(四)打赢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必须注重斗争策略——要讲求斗争艺术,善于斗争。

开展意识形态斗争,在原则问题上要寸步不让,在策略问题上要把握时度效。要通过行之有效的斗争,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一是要善用事实说话。要言之有据、言之有理、言之有物,将扎实的研究成果转化为说服力强的党史好声音、正能量,用真理的力量教育人、启迪人、打动人。二是要有理有利有节。要形成系统合力,根据斗争对象,合理选择斗争方式,是采用文章批驳、公开澄清还是宣传攻势,要提前判断、预有准备;要把握斗争火候,根据形势任务需要,及时调整时、度、效,该热的时候热,该冷的时候冷,掌握斗争主导权;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斗争中争取团结,在斗争中谋求合作,在斗争中争取共赢。三是要注意区分不同性质问题。要善于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不搞简单化、一刀切。对于政治原则问题,要毫不犹豫,坚决斗争;对思想认识不足出现的问题,不能随便打棍子、扣帽子,而是要做好教育引导工作,提高思想认识;对因学术观点不同而出现的争鸣,要用学术话语体系解决纷争,用扎扎实实的研究成果,以理服人。四是要会讲故事、讲好故事。注重用历史的细节感动人、鼓舞人,把历史事件写科学、写透彻、写出所以然,把历史人物写准确、写鲜活、写出历史感。以更多角度更多层面的微观研究和历史细节,挫败历史虚无主义的各种攻击。

(五)打赢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必须把握斗争重点——把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作为当前紧迫任务,大力反对网上历史虚无主义。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风险值得高度重视。”“掌握网络意识形态主导权,就是守护国家的主权和政权”。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一是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把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作为守土尽责的重要使命,适应网络新媒体传播方式和发展变化趋势,提高懂网用网管网能力,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释放“最大正能量”,使之成为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强大助力。二是要坚持政治家办网。坚持管用防并举,全面落实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统筹发挥“三微一端”等网络阵地功能。三是要坚持内容为王。要适应网络时代的审美规律和传播特点,把握“重大题材轻传播、深刻道理浅叙述”的原则,紧紧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这条主题主线,通过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积极制作一批面向社会、面向大众、面向青少年的新媒体作品,增加优质内容供给,克服自说自话式的表面繁荣和审美疲劳,进一步扩大党史和文献成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让党的理论和历史成为网络空间主流。

(六)打赢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必须提高斗争能力——建设一支政治过硬、素质过硬、本领过硬的意识形态工作人才队伍。

绳短不能汲深井,浅水难以负大舟。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没有几把刷子是干不了的,没有高素质、好把式、真功夫是干不出漂亮活的。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人才队伍,是提高斗争能力、打赢意识形态斗争的基础。一是要政治过硬。对党史和文献工作来讲,没有脱离业务的政治,也没有脱离政治的业务。因此,要特别注意提升政治思想理论素养,旗帜鲜明讲政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同时,对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涉及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的重要论断,要及时跟进学习、加深理解认识,将最新的论断精神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二是要素质过硬。首先,政治鉴别力要强。意识形态工作的政治性很强,在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实践中,真假交织、虚实交织,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迷惑性。必须增强政治鉴别力,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处理问题,站稳政治立场、保持政治定力、把准政治方向;其次,时代敏锐性要强。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传播格局的深刻变革,新应用新业态不断涌现,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正在重塑。面对新时代新要求,要发扬自我革命精神,夯实业务基础、拓宽眼界思维、加快知识迭代,特别是要深学网、真懂网、勤上网、会用网、能管网、善治网,更好应对新时代的新挑战。三是要本领过硬。要有“本领恐慌”,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打牢业务基本功。要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始终保持思想的敏锐度,用深邃的思想吸引人、感染人、影响人;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判断,在业务工作中要以符合时代需要、契合现实国情、满足受众需要为衡量标准,实现历史与现实的同频共振;写出的文章要有新的时代特点、新的表述形式、新的语言词汇;尤其要走出机关,深入一线,将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相结合,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党史和文献工作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为党存史述史、树碑立传、传经弘道的重要作用,是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阵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为统领,坚持底线思维,直面风险挑战,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善于斗争、善于胜利,坚决打赢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党史和文献工作者的更大贡献。

自治区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2020年第十二次集体学习,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进行深入研讨交流。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石泰峰主持集体学习并讲话。

集体学习会上,林少春、王莉霞、白玉刚、孟凡利、段志强、张恩惠、郑宏范结合自身思想和工作实际作了重点发言,交流了心得体会,提出了意见建议。其他中心组成员作了书面发言。

石泰峰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深刻回答了新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的方向性、全局性、战略性问题,为我们做好新形势下的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准确理解把握其思想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努力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不断取得新进步新成效。

石泰峰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提高政治站位、保持政治警觉,认清复杂形势和繁重任务,认清工作中的问题和差距,进一步增强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须臾不可懈怠放松,丝毫不能麻痹大意。要紧紧围绕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坚持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在基础性、战略性工作上下功夫,在关键处、要害处下功夫,树立底线思维,突出问题导向,深入扎实做好意识形态各项工作。要持续深化理论武装,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教育人民。要做大做强正面宣传,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尊重新闻传播规律,不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要紧盯重点领域及时排查化解各类风险,抓好意识形态风险评估,切实做到有力有效管控风险。要严格落实主管主办和属地管理原则,坚决守好各级各类意识形态阵地。要坚持管、用、防并举,依法依规加强网络空间管理,走好网络群众路线,确保网络安全。要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的重要内容,融入管党治党全过程和各方面、融入党委日常工作和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全面领导,凝聚工作合力,夯实基层基础,真正把党管意识形态要求全面具体落到实处。

毛泽东同志就曾说过,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总要先造成舆论,总要先做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管住“刀把子、枪杆子、印把子、笔杆子、钱袋子”的极端重要性,其中“笔杆子”主要就是指意识形态工作。在2019年初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列出了七个领域的重大风险,其中列在首位的就是政治和意识形态风险。这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风险一以贯之的忧患意识,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意识形态工作一以贯之的高度重视。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战略和全局高度,就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并亲力亲为,主持召开了多个意识形态相关领域的座谈会,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不断巩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带领全党从根本上扭转了意识形态领域一度出现的被动局面,保持和发展了意识形态工作向上向好的总体态势,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就必须全面准确地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并切实贯彻落实。

(一)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地位作用。习近平总书记用“一项极端重要”、“三个事关”、“三个关乎”强调了意识形态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他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在总结国际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意识形态风险失控的重大危害。他指出,“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政治动荡、政权更迭可能在一夜之间发生,但思想演化是个长期过程。思想防线被攻破了,其他防线就很难守住”。他指出,“苏联为什么解体?苏共为什么垮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十分激烈,全面否定苏联历史、苏共历史,否定列宁,否定斯大林,搞历史虚无主义,思想搞乱了,各级党组织几乎没任何作用了,军队都不在党的领导之下了。最后,苏联共产党偌大一个党就作鸟兽散了,苏联偌大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就分崩离析了。这是前车之鉴啊!”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新时代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意识形态工作的清醒认识和高度重视。

(二)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使命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大命题,也是全党特别是宣传思想战线必须担负起的一个战略任务。强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必须做好“两个巩固”,即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意识形态工作的历史使命和职责定位。

(三)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原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他反复强调要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指出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上,我们没有任何妥协、退让的余地,“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

(四)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主阵地主战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互联网日益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阵地、主战场、最前沿。在互联网这个战场上,我们能否顶得住、打得赢,直接关系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强调互联网是我们面临的“最大变量”,搞不好会成为我们的“心头之患”,“谁掌握了互联网,谁就把握住了时代主动权;谁轻视互联网,谁就会被时代所抛弃”,“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强调要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提高用网治网水平。强调要深入开展网上舆论斗争,严密防范和抑制网上攻击渗透行为,组织力量对错误思想观点进行批驳。要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强调要运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为做好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引。

(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体制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履行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强化各级党委主体责任,切实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指出“要压实压紧各级党委(党组)责任,做到任务落实不马虎、阵地管理不懈怠、责任追究不含糊”。这些重要论述为建立健全意识形态工作体制机制提供了基本遵循。

(六)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坚定“四个自信”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关键,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强调要把凝聚民心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既解决实际问题又解决思想问题,更好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强调要发扬斗争精神,坚持以立为本、立破并举,在涉及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上,要敢抓敢管、敢于亮剑、敢于斗争,强调要推动意识形态工作创新,提高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影响力、引导力;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强调要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意识形态工作队伍。这些重要论述,是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要求和方法指导。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内容丰富、思想深邃,把我们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们应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进行意识形态领域的伟大斗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切实增强做好新时代党史和文献领域意识形态工作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工作总体向上向好,理论武装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全党“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更加坚定,主流思想舆论不断巩固壮大,意识形态管理坚强有力,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主动权有效掌控,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持续提升。同时也要清醒看到,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风险挑战依然十分复杂严峻,特别是近一个时期以来,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一些西方国家将公共卫生问题政治化,偏执于以意识形态划线划圈,对我国极尽污蔑打压之能事。这都要求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强化底线思维,有效防范和化解意识形态风险。

(一)从国际上看,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对我国意识形态工作带来严峻挑战。

随着全球东升西降日趋明显,特别是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一些西方国家冷战思维回潮,对我国进行全面遏制和打压的势头有所加剧,其实质是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我国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的敌视和排斥。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不管世界格局如何变化,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全面的战略遏制不会改变,对我国搞“颜色革命”的图谋不会改变,对我国意识形态的围堵不会改变。在国际舆论话语权上,“西强我弱”的格局短时间里也难以扭转。特别是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大流行,加剧了西方一些政客对我国意识形态、发展模式和价值理念等方面的攻击。他们将疫情政治化,无视中国政府和人民在这场斗争中所付出的牺牲和努力,无视我国对其他国家做出的无私援助,将“枪口”不是对准病毒,反而瞄准中国。大肆散播政治病毒,抹黑中国、“甩锅”中国,炮制所谓“中国病毒论”“中国责任论”“中国赔偿论”等,对中国进行无端指责和污名化;大肆鼓吹疫情是中国的“切尔诺贝利时刻”,试图炒作“疫情版中国崩溃论”;指责“中国数字造假”,自以为占据“正义高地”;展开舆论战,散布中国向其他国家派遣医疗队是“意识形态计划的一部分”;等等。这些来势汹汹的政治病毒背后,包藏着西方一些政客的险恶用心,就是试图弱化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从而阻碍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战略清醒和高度警惕。

(二)从国内来看,脱贫攻坚收官之年遭遇疫情影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压力,并必然向意识形态领域传导。

2020年是我们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众志成城、顽强拼搏,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经济社会运行逐步趋于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受疫情冲击影响,我国经济出现严重下滑,社会就业压力不断攀升,因疫返贫致贫风险凸显,粮食能源安全隐患犹存,金融领域风险持续高启,一些地方基层运转受到财政收支掣肘,中小微企业、外贸企业、第三产业生存“报警”,因疫情造成的社会心理创伤急需抚平。这些问题相互交织,必然会向意识形态领域传导。比如,借疫情诋毁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有之,散布谣言制造恐慌情绪的有之,借热点事件制造对立矛盾的有之。反映出面对突发重大公共事件,社会舆论的分化、激烈,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尖锐和复杂。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坚持底线思维,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意识形态工作是“两个准备”的题中应有之义。

(三)从信息化发展及其趋势来看,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加速发展,有害信息渗透风险加剧,意识形态安全面临极大挑战。

随着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加速发展,有害信息渗透风险加剧,互联网日益成为各类风险的策源地、传导器、放大器,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主阵地、最前沿。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的运用,隐蔽性更强的暗网、信息加密传输技术、镜像网站和新型穿透技术等的产生,客观上为有害信息渗透提供了更多技术手段,看不见、管不住、删不掉、堵不严的风险凸显;社交媒体动员能力越来越强,各类网络应用也在不断拓展其社交功能,热点舆论可能瞬间实现跨平台传播,应急处置难度不断加大;别有用心的机构和个人运用数据分析指导热点、绑架民意、操纵舆论;伴随着5g商用,其超高速、超短时延、超大容量,将深刻改变信息的传播方式和受众的接受习惯,新的媒体形态、社交应用可能会应运而生,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风险大大增加,对我们的应对能力提出了极大挑战。

(四)从党史和文献工作领域来看,意识形态斗争同样尖锐复杂,而表现尤为突出的就是历史虚无主义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都强调要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已成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内容,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当前,历史虚无主义在党史和文献领域的具体表现和动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指向上看,历史虚无主义大都集中在攻击社会主义、割裂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颠覆权威历史结论等方面。历史虚无主义作为一种反动的政治思潮,其核心指向是非常明确的。有的攻击社会主义,一味将各种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统统归结于国家的根本制度,对社会主义极尽攻击之能事。有的抹黑党史军史,利用大众对历史的模糊认识混淆黑白。有的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互相对立,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的以“反思历史”为名,推翻对历史事件的权威结论。二是从手法上看,历史虚无主义大都采用伺机炒作、捏造史料、主观臆断、以偏概全等方式手段,具有很强的欺骗性。历史虚无主义的手法花样翻新、层出不穷。有的伪造各式各样的文件、档案、日记、信件、回忆录,在某些真实的事件或文献中夹带私货,张冠李戴、移花接木,编造耸人听闻的所谓“秘闻”。有的进行学术伪装,以看似周详的论证或考证宣扬错误观点。有的反复“炒冷饭”,用早已站不住脚的旧材料不断炮制新的文章。有的采用“牛皮癣”战术,帖子被删掉后,隔一段时间就改头换面或转换平台再冒出来,屡禁不绝。有的为躲避网络监管,使用各种暗语、隐语、代词。有的对历史文献歪曲解读,以主观臆测和推论取代历史事实。有的专找漏洞,断章取义、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等。三是从内容上看,历史虚无主义大都不遗余力地诋毁党和国家领导人、抹黑英雄人物,是我们面对的“重灾区”。通过诋毁、污蔑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英雄模范人物的生平、思想、品格、事迹,达到否定党的历史、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目的,是历史虚无主义的主要表现。2018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正式施行,这对于端正社会认知、依法保护英烈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以言论自由、学术研究、还原历史、人文关怀为幌子,以幽默、时尚为外衣,诋毁党和国家的领袖,污名化革命英烈,颠覆主流价值,消解民族精神,甚至以此否定中国革命,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否定社会主义道路的噪音杂音仍时有出现。面对历史虚无主义乱象,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坚决反对。

2019年9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马克思主义产生和发展、社会主义国家诞生和发展的历程充满着斗争的艰辛。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改革开放、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都是在斗争中诞生、在斗争中发展、在斗争中壮大的。胜利实现我们党确定的目标任务,必须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开展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做好党史和文献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导和基本遵循。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是一场严肃的政治斗争,也是广大党史和文献工作者担负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必须发扬斗争精神,勇于担当作为,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守住守好意识形态安全的底线红线。

(一)打赢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必须坚定斗争意志——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中不当“太平官”,不做“老好人”。

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中,党史和文献工作者要坚定斗争意志、增强斗争精神、强化政治担当,敢于亮剑、敢于斗争,对党史和文献领域的各种错误思潮、模糊认识、不良现象,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做到眼睛亮、见事早、行动快,发现违反政治纪律、危害政治安全的行为要毫不犹豫、坚决抵制,做勇于斗争的“战士”,不做爱惜羽毛的“绅士”。

斗争精神从何而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斗争精神不是与生俱来的,要经受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在复杂严峻的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真正锻造成为烈火真金。培育斗争精神,就是要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学习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和文献工作的重要论述,夯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思想根基。通过理论上的清醒,巩固政治上的坚定,这样斗争起来才有底气、才有力量;要坚持在重大意识形态斗争中磨砺,越是困难大、矛盾多的情况,越是形势严峻、情况复杂的时候,越能练胆魄、磨意志、长才干。

(二)打赢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必须夯实斗争基础——打牢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理论基础和制度基础,为打赢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提供有力支撑。

意识形态领域的激烈斗争,是涉及两条道路、两种制度的较量,从科学社会主义创立至今,这一较量就没有停止过,这一斗争必然是长期的和复杂的。党史和文献战线只有打牢斗争基础,才能在这场坚持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斗争中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才能站在风口浪尖上坚决斗争、有力斗争。

夯实斗争基础,一是要全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宣传阐释。以最严标准、最高质量编辑好出版好习近平总书记著作,加强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著作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阐释,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国际传播,为开展意识形态斗争、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提供源头活水和理论武器。二是要加强党史战略性、基础性项目研究。党史研究是党史工作的重要基础和关键环节。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由于对一些党史重大、争议问题没有定论、拿不出扎实有力的证据,在一定程度上为历史虚无主义错误思潮的衍生提供了可趁之机。要统筹党史研究力量,加强对党史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文件、重要人物的研究,组织编写好中央和地方党史基本著作,为开展意识形态斗争、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提供权威历史和理论依据。三是要不断完善意识形态工作制度体系,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构建齐抓共管意识形态的工作格局,为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四是要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阵地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依托,要统筹发挥期刊、出版社、网站以及“三微一端”等各类新媒体阵地功能,做强正面宣传,汇聚正能量,唱响主旋律,提高党史文献编研成果的传播力、引导力、公信力、影响力,挤压历史虚无主义的生存空间。

(三)打赢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必须把握斗争方向——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确保意识形态工作不“偏航”、不“触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凡是危害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核心利益和重大原则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各种风险挑战,只要来了,我们就必须进行坚决斗争,而且必须取得斗争胜利”。党史和文献工作必须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格按照党中央作出的两个历史问题决议、有关决定和文件精神、党中央审定的党史基本著作、各大重要时间节点的宣传口径为根本遵循,宣传好、维护好党的历史、党的基本理论和党的领袖人物,保持正确政治方向不动摇。

保持正确政治方向,一是要把握好基本的政治原则。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坚持用唯物史观认识和记述历史,尊重历史发展的客观逻辑和规律,坚持历史和逻辑的统一,牢牢把握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不搞一叶障目,从整体上看待历史发展过程及其规律。二是要把握好根本的政治导向。舆论导向是涉及宣传方向的大问题,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正确认识、把握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前30年后40年不能相互否定。三是要把握好敏感事件、敏感人物。历史是由事件和人物构成的,因此关注了敏感事件、敏感人物,对其进行正确的评价,也就把握住了做好党史和文献工作的正确方向。当然,事件和人物都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我们不能以今天的标准去衡量昨天的人和事。

(四)打赢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必须注重斗争策略——要讲求斗争艺术,善于斗争。

学习胡总书记关于“共建共享”论述的心得体会篇十五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站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深刻回顾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系统总结了推进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九个坚持”,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工作作出了重大部署,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

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这“九个坚持”,深刻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思想深刻、内涵丰富,是我们党对我国教育事业规律性认识的深化,是我们党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成果,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来之不易,必须始终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事业,***总书记先后到托儿所、幼儿园、小学、中学、职业学校、高等学校考察并同师生们座谈,给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和老师们回信,主持中央重要会议通过一系列涉及教育改革发展的方案,对推进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这些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概括起来就是“九个坚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事业之所以取得显著成就,根本就在于以“九个坚持”指导教育改革发展的实践,使教育事业中国特色更加鲜明,教育现代化加速推进,教育方面人民群众获得感明显增强,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加快提升,13亿多中国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升。

新时代新形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对教育和学习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不断使教育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最根本的就要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牢牢把握教育改革发展的“九个坚持”,不断增强贯彻落实“九个坚持”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只有抓住机遇、超前布局,以更高远的历史站位、更宽广的国际视野、更深邃的战略眼光,对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总体部署,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我们才能筑牢建设教育强国这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不断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教育对于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牢牢把握教育改革发展的“九个坚持”,真抓实干,开拓进取,我们就一定能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伟大实践中,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灿烂前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